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12年 24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2-10-18

子午工程专题
科苑快讯
系列讲座
物理知识
科技经纬
教学参考
中学园地
科学源流
“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
子午工程专题
4 空间环境及其探测手段 Hot!
黄朝晖, 丁凯
空间环境是除陆地、海洋和大气以外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 与人类活动和发展息息相关。
2012 Vol. 24 (5): 4-10 [摘要] ( 1530 ) [HTML 1KB] [PDF 4499KB] ( 1860 )
11 空间环境之光学探测
袁(韦华)
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纷繁变幻的光学现象激励人们不断认知和探索丰富的未知世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 存在一个叫做“空间环境”的领域, 它涵盖从离地面大约20 km 开始一直延伸到太阳的广阔空间。
2012 Vol. 24 (5): 11-15 [摘要] ( 1673 ) [HTML 1KB] [PDF 4417KB] ( 1541 )
16 空间环境之无线电探测
王霄
20世纪初, 爱德华·阿普尔顿等用连续波和脉冲波的试验方法证实了电离层的存在, 开创了用无线电方法探测电离层的技术的历史。
2012 Vol. 24 (5): 16-21 [摘要] ( 1742 ) [HTML 1KB] [PDF 8059KB] ( 1396 )
22 空间环境之地磁(电)探测
燕春晓
地球磁场是随着地球的演化而形成的。
2012 Vol. 24 (5): 22-24 [摘要] ( 1666 ) [HTML 1KB] [PDF 5678KB] ( 1474 )
25 空间环境之火箭探测
刘成, 姜秀杰
null
2012 Vol. 24 (5): 25-28 [摘要] ( 1616 ) [HTML 1KB] [PDF 3296KB] ( 1878 )
科苑快讯
15 给正在进食的黑洞称重
高凌云
去年, 天文学家在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中心观测到一颗恒星被一个巨大黑洞撕碎时发出的遇难光焰。光焰因发现它的“雨燕”(Swift)卫星而被命名为雨燕J1644+57, 雨燕卫星给出了其位于天龙座的天体坐标。现在, 正像研究者在《科学》网站上报道的那样, 死去恒星的光焰仍然盘旋在黑洞周围, 并放射出X 射线, 从而暴露了凶手的质量。
2012 Vol. 24 (5): 15-15 [摘要] ( 1613 ) [HTML 1KB] [PDF 1213KB] ( 1113 )
33 基因测序拯救香蕉
高凌云
关于香蕉可能灭绝的说法似乎有些夸张。香蕉的基因测序工作最近已完成, 科学家希望借此获得新的抗性基因, 以使香蕉免受黄叶病和黑斑病这两种真菌疾病的威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香蕉都属于一个称为“卡文迪什”的品种, 没有种子而且不能进行有性繁殖, 这意味着它们在遗传基因上是相同的, 都要遭受这些真菌的威胁。
2012 Vol. 24 (5): 33-33 [摘要] ( 1691 ) [HTML 1KB] [PDF 8210KB] ( 1233 )
40 白矮星中的另类分子
高凌云
与太阳质量相当或更大的恒星步入老年后会坍缩成行星大小, 这就是白矮星。而最近《科学》网站发表的论文报道, 白矮星周围的极强磁场中存在特殊化学键。
2012 Vol. 24 (5): 40-40 [摘要] ( 1805 ) [HTML 1KB] [PDF 1508KB] ( 1016 )
40 人造珍珠母
高凌云
最近, 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人造珍珠母。这种具有彩虹光泽的多层材料, 呈线状分布于皱纹盘鲍(图左)等无脊椎动物的壳内。很多试图人工合成这种材料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只能以再结晶的方法从珍珠母中提取。失败原因主要是各层之间不能牢固结合, 就像劣质胶水黏合起来的三合板。
2012 Vol. 24 (5): 40-40 [摘要] ( 1989 ) [HTML 1KB] [PDF 1508KB] ( 1561 )
44 月球来自一次正面撞击
高凌云
大约45.3亿年前, 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猛烈撞击地球, 形成年轻炽热的月球。但是这个过程是正面撞击还是侧面撞击呢?新的计算机模拟证明这是一次正面撞击, 而且比以前所设想的角度更陡, 速度更高。另外, 向太空中喷射出的地球碎片也远多于以往模型, 同时温度也更高。
2012 Vol. 24 (5): 44-44 [摘要] ( 1526 ) [HTML 1KB] [PDF 299KB] ( 1179 )
58 人类牙齿其实和鲨鱼牙齿一样坚硬
高凌云
虽然你的牙齿大部分由比鲨鱼牙齿更软的矿物质组成, 但是根据《结构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的测试报告, 它们其实一样坚硬。
2012 Vol. 24 (5): 58-58 [摘要] ( 1455 ) [HTML 1KB] [PDF 598KB] ( 1076 )
系列讲座
29 走向统一的自然力电力与磁力的统一(Ⅱ) Hot!
厉光烈, 张晓芳
将电和磁联系起来认识, 首先应该归功于奥斯特, 是他在1820 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随后, 安培发现了电流与电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并提出安培定律来定量描述这一作;最后,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2012 Vol. 24 (5): 29-33 [摘要] ( 1956 ) [HTML 1KB] [PDF 31645KB] ( 6218 )
物理知识
34 雾的类型、特征及消雾试验 Hot!
李子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雾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由于雾中能见度低, 因而浓雾时飞机不能起降, 船只不能航行, 行车安全得不得保障。高速公路上连环撞车事故屡有发生, 伤亡可达数十人;浓雾可以使航班受阻, 成千上万旅客滞留机场, 而且雾中飞机坠毁事件常有发生;海雾可造成货轮之间甚至潜艇与货轮相撞, 货轮沉没, 人员失踪。雾不仅对水、陆、空交通有不利影响, 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雾已成为影响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2012 Vol. 24 (5): 34-40 [摘要] ( 1916 ) [HTML 1KB] [PDF 4345KB] ( 1712 )
科技经纬
41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火星上 Hot!
蔡善钰
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围绕着太阳旋转。他们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此可见,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对火星为什么会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从地球上遥望火星, 颜色鲜红, 引人遐想, 更因为是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 素有姐妹星之称。
2012 Vol. 24 (5): 41-44 [摘要] ( 1852 ) [HTML 1KB] [PDF 7543KB] ( 1206 )
教学参考
45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Hot!
张亮, 张敏
彩虹是人们时常看到的一种自然界的光现象。每当五彩缤纷的彩虹当空挂时, 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争相观赏这种大自然美景。在古代, 彩虹的美丽和神奇无法理解, 因此被赋予一些神秘的色彩。古人认为, 彩虹是寂寞的嫦娥在云端歌舞挥起的彩绸, 亦或是女娲在炼五色石补天时发出的彩光。在西方, 希腊神话中, 彩虹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使者;印度神话中, 彩虹是雷电神的弓, 等等。时至今日, 彩虹不再神秘, 但依然很多人会问: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2012 Vol. 24 (5): 45-49 [摘要] ( 1484 ) [HTML 1KB] [PDF 6557KB] ( 2057 )
50 生活化类比方法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鹿桂花
类比方法是物理研究和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探索和认识未知的物理现象,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2 Vol. 24 (5): 50-50 [摘要] ( 1479 ) [HTML 1KB] [PDF 454KB] ( 1338 )
中学园地
51 《少年趣味气象学》选登(I)
周家斌
候(五日为一候)平均气温超过22℃就是夏季。依此标准, 我国南海诸岛全年皆夏, 台湾省和海南省最南端也接近常年夏天了。4月初, 夏季来到雷州半岛, 5月初南岭地区入夏。6月初华北平原最北端进入夏季, 以后东北大部分地区入夏。只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主峰无夏。
2012 Vol. 24 (5): 51-54 [摘要] ( 1399 ) [HTML 1KB] [PDF 377KB] ( 1275 )
科学源流
55 1906年9月5日:统计力学的奠基者玻尔兹曼悲剧性地离世了
萧如珀, 杨信男,
原子说主张所有的物质均由不可分割的细小质点所组成, 早在古希腊时期即有人提出。19世纪初, 道耳顿(John Dalton, 1766~1844, 英国化学、气象及物理学家)基于原子论, 提出混合气体的分压律及化合物的倍比法则之后, 原子说逐渐为人所接受。1909年, 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 法国物理学家, 1926年获诺贝尔物理奖)实验证明爱因斯坦有关布朗运动的解释与预测, 才确立了分子的存在。
2012 Vol. 24 (5): 55-56 [摘要] ( 1596 ) [HTML 1KB] [PDF 931KB] ( 1529 )
57 2004年10月22日:发现石墨烯
萧如珀, 杨信男
科学家时常找出巧妙的方法来达成他们的研究目标, 即使那目标是许多物理学家都认定长不出来的名符其实之二维物质。2003年, 一位足智多谋的物理学家拿一块石墨和一些透明胶带, 以无比的耐心与坚持, 制造出一种神奇的奇特新物质, 它是纸质的百万倍薄, 比钻石坚固, 传导性胜过铜, 我们叫它石墨烯。当有关石墨烯的第一篇论文于第二年发表出来时, 它震惊了物理界。
2012 Vol. 24 (5): 57-58 [摘要] ( 1759 ) [HTML 1KB] [PDF 725KB] ( 1398 )
“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
59 辉煌与瑕疵并存——反思110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面性
程民治, 朱爱国
自从伦琴于1901年12月10日因发现X射线首次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 截至2011年达到了105届(因战争关系), 全世界共有126个获奖项目, 191人次获此殊荣。颁奖的成果主要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理论创新三大类型。我们在由衷地赞叹这一系列具有最高原创性的科学成就, 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同时, 也不难发现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史簿上, 还存在着某些瑕疵。
2012 Vol. 24 (5): 59-60 [摘要] ( 1576 ) [HTML 1KB] [PDF 203KB] ( 1416 )
61 我们离“诺贝尔奖”有多远?——走进中国科技馆 感悟诺贝尔奖
王洪鹏
在中国物理学会与《现代物理知识》联合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期间, “走近诺贝尔奖”专题展览恰巧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笔者作为科技馆辅导员, 既积极参加了知识竞答活动, 也认真参观了“走近诺贝尔奖”专题展览。
2012 Vol. 24 (5): 61-62 [摘要] ( 1382 ) [HTML 1KB] [PDF 224KB] ( 1265 )
63 触动我心灵的物理学家——拉曼
杨宝安
像许多人一样, 以前我对物理学家拉曼和他所作的贡献并不了解, 但我在物理教学中的一次失误让我时常想到拉曼, 想起这位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几年前的一堂物理课上, 当学完初中教材中“光的散射”一段阅读材料后, 一位学生向我提出问题:“天空是蓝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散射, 海水为什么也是蓝的?”而我的解释令我懊悔至今, 因为我把海水呈蓝色的原因说成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造成的。我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结论, 更失去了一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机会。
2012 Vol. 24 (5): 63-63 [摘要] ( 1473 ) [HTML 1KB] [PDF 336KB] ( 1357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