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2018年 30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8-06-18
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
CERN的重要实验与发现
物理知识
物理前沿
教学参考
科学源流
科学家问答
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
3
《叶企孙文存》序
李政道
叶企孙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1945年,我从当时在贵州眉潭的浙江大学转学,插班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二年级,叶先生教我们电磁学。我在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王淦昌教授是1925年叶先生创办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一届学生。
2018 Vol. 30 (3): 3-4 [
摘要
] (
1080
) [
HTML
1KB] [
PDF
1132KB] (
93
)
5
纪念叶企孙先生
叶铭汉
叶企孙(1898~1977)先生,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和我国近代物理学最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并与竺可桢先生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2018 Vol. 30 (3): 5-15 [
摘要
] (
951
) [
HTML
1KB] [
PDF
2842KB] (
48
)
16
继承叶企孙先生教学理念培养世界一流杰出科学研究人才——纪念叶企孙先生120周年诞辰
朱邦芬
叶企孙先生是创建于1926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理学院首任院长,三次临难受命主持清华大学校务,还于抗战胜利后主持过西南联大校务至复员。他对清华大学的教授治校体制,对培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一大批杰出人才起了关键作用。
2018 Vol. 30 (3): 16-20 [
摘要
] (
985
) [
HTML
1KB] [
PDF
1223KB] (
33
)
21
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
Hot!
王洪见
叶企孙,当我在课堂上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班里的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表示不曾知晓。也罢,自己年少时,也不知道叶先生其人其事。
2018 Vol. 30 (3): 21-23 [
摘要
] (
1086
) [
HTML
1KB] [
PDF
636KB] (
994
)
CERN的重要实验与发现
24
直接CP破环的发现
Hot!
童国梁
由质子束轰击靶产生的K
0
在产生时则以CP为正的本征态K
1
0
和CP为负的本征态K
2
0
以同等比例相干叠加方式演变,K
1
0
迅速衰变为ππ终态;相反,K
2
0
有长得多的寿命,并且主要衰变为3π或半轻子终态πlv。
2018 Vol. 30 (3): 24-37 [
摘要
] (
1079
) [
HTML
1KB] [
PDF
1088KB] (
1034
)
物理知识
38
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九)
卢昌海
LIGO的设计和建设是工程师和实验物理学家的天下,但理论物理学家也绝非只是旁观客,除提供技术背后的理论支持外,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三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2018 Vol. 30 (3): 38-50 [
摘要
] (
1093
) [
HTML
1KB] [
PDF
2589KB] (
86
)
物理前沿
51
漫谈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Hot!
王伟, 刘林飞, 李贻杰
超导现象是1911年荷兰低温物理学家昂内斯(H.Onnes)发现的,他在莱顿实验室研究液氦温度下的物性时,发现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突然减小为零,而且去掉外电场后,电流可以持续流动。后来经过长时间多次实验验证,他确定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并将此现象称之为超导现象,从此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帷幕。
2018 Vol. 30 (3): 51-59 [
摘要
] (
1193
) [
HTML
1KB] [
PDF
915KB] (
3039
)
教学参考
60
让宇宙线实验走进校园——科普与科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Hot!
沈长铨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并热爱科学的年轻一代,是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多年前,北京市教委就开始了“翱翔计划”(让中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等一系列科学教育创举,以响应习主席号召:“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协、科研、教育等机构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2018 Vol. 30 (3): 60-65 [
摘要
] (
1082
) [
HTML
1KB] [
PDF
984KB] (
940
)
科学源流
66
物理学史中的五月
萧如珀, 杨信男
当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时,他提出三个关键性的验证,并在给伦敦泰晤士报的信中强调说,假如三个中任一有相悖的情况,整个理论就会瓦解。
2018 Vol. 30 (3): 66-67 [
摘要
] (
851
) [
HTML
1KB] [
PDF
845KB] (
82
)
68
物理学史中的六月
萧如珀, 杨信男
久病卧床绝没什么乐趣,但有时病榻上的沉思却可得到深入的科学见解,这就是17世纪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C.Huygens)的情形。1665年,惠更斯是第一个在他的卧室提出两个摆钟(他发明的)藕合振荡现象的人,当时他正养病复原中。
2018 Vol. 30 (3): 68-69 [
摘要
] (
887
) [
HTML
1KB] [
PDF
1456KB] (
96
)
科学家问答
70
浩瀚的宇宙来自“真空涨落”吗?
早在三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Leibniz)就曾向浩瀚的宇宙发问:“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这个令科学家和哲学家困扰不已的问题在1973年终于有了一个答案:是真空(nothing)的量子涨落催生了今天的宇宙(something)!换句话说,“无中生有”可能是宇宙的真正起源,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暴胀理论的原始种子。
2018 Vol. 30 (3): 70-71 [
摘要
] (
798
) [
HTML
1KB] [
PDF
558KB] (
111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