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1993年 5卷 03期 刊出日期 1993-06-18

论文
论文
2 答《现代物理知识》杂志主编问
王淦昌
1 您从事物理学领域哪项学科研究?具体研究方向是什么?答:KrF激光作为核聚变的驱动器的研究.2 您认为物理学中哪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需要在本刊报道?答:生物化学物理的光合作用的研究及人物需要报道.
1993 Vol. 5 (03): 2-2 [摘要] ( 2002 ) [HTML 1KB] [PDF 111KB] ( 1414 )
2 答《现代物理知识》杂志记者问
李方华
1 您是哪年荣获哪项物理学奖?答:1991年获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叶企孙奖.2 您获奖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答: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图像处理方法,用此法可以把一幅不反映晶体结构的像转换为反映结构的像,并大幅度地提高像的分辨率.这拓宽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衍射的应用领域,为新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分析方法.
1993 Vol. 5 (03): 2-2 [摘要] ( 1840 ) [HTML 1KB] [PDF 201KB] ( 1376 )
3 中国物理学各分支学科近十年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粒子物理学工作者在确认、检验和发展标准模型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例如在层子模型基础上深入研究强子内部结构和相对论内部波函数;结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物理研究胶球和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色动力学应用到高能和低能区的唯象和场论方面的研究,弱电统一模型理论中参数性质和本质的研究,τ轻子性质和普适性的研究;弱电统一模型的精确检验和高级修正效应的计算,Higgs粒子唯象和弱电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工作.
1993 Vol. 5 (03): 3-6 [摘要] ( 2655 ) [HTML 1KB] [PDF 509KB] ( 939 )
6 高锦岳等人首次做出无粒子数反转放大实验
贺天民
世界各国科学家探索20多年的一项科学实验——无粒子数反转条件下的光放大,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实验成功,并于去年通过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的专家评议.这项实验是由吉林大学物理系高锦岳教授主持的科研小组,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获得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的专家评议会上,专家们认为,由吉林大学物理系高锦岳教授主持的课题组研究的无粒子数反转光放大实验是成功的,是激光物理和量子光学中的开创性实验,是激光物理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1993 Vol. 5 (03): 6-6 [摘要] ( 3437 ) [HTML 1KB] [PDF 719KB] ( 1218 )
7 科学思维与对称性理论的发现
大贯义郎,沈电洪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很多“对称性”的例子,例如:建筑物和人工设计的图案,自然界中的矿物晶体、花的形状以及某些特定的生物体的形态等.当然,如果仔细看起来,它们并不见得满足严格意义上的对称性.理想的“对称性”可以作如下定义:如果某个系统具有对称性,那么在对描述这个系统的标架进行变换时,该系统的描述方式不变.例如,对于具有左右对称的系统来说,如果改变左和右的定义,即把左看成右,把右看成左,该系统的描述方式不变.对于绕着某一轴的旋转具有对称性的系统来说,即不管所定义的旋转角的0度为何方向,该系统的描述方式也不变.
1993 Vol. 5 (03): 7-10 [摘要] ( 2012 ) [HTML 1KB] [PDF 439KB] ( 1013 )
11 著名物理学家施汝为
唐廷友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施汝为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了.在施汝为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谨以这篇短文,向他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施汝为先生于1901年11月19日生于上海市崇明县.1920年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科机械系学习,1924年转学至南京东吴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后,被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开始磁学研究.
1993 Vol. 5 (03): 11-12 [摘要] ( 2141 ) [HTML 1KB] [PDF 254KB] ( 956 )
13 开垦物理学发展史这块宝地
钱三强
想见音容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今年的6月28日,是我们的恩师、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逝世一周年.许多人在思念他、追忆他、学习他.本刊编辑部除举行读者座谈会外.特将先生于1991年7月25日为清华大学教授郭奕玲、沈慧君所著《物理学史》题写的序言发表,以资纪念.标记为编者所加,特此说明.
1993 Vol. 5 (03): 13-13 [摘要] ( 1928 ) [HTML 1KB] [PDF 231KB] ( 1735 )
14 欧洲粒子物理发展战略和LHC计划
马基茂,童国梁
欧洲是近代人类文明的摇篮和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世界科学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战后,随着经济的复兴,欧洲各国都很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投入,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原联邦德国很快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原子核和粒子物理实验基地.为了集中力量,一批富有远见的欧洲科学家要求联合起来.
1993 Vol. 5 (03): 14-17 [摘要] ( 1901 ) [HTML 1KB] [PDF 499KB] ( 1141 )
17 如何学习高中物理中现代物理知识
张侣州
20世纪,物理学自身、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速度.今天,人们无论读报刊、看电视还是听广播,都会遇到与现代物理有关的知识.如核电站的建设,航天飞机的升空,人造卫星、各种空间探测器的发射及其在太空的运行,各种加速器的建成,超导研究的新进展,海湾战争中新式武器的使用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物理知识.
1993 Vol. 5 (03): 17-17 [摘要] ( 2208 ) [HTML 1KB] [PDF 144KB] ( 995 )
18 从正负电子对到τ轻子
本刊编辑部
去年正值赵忠尧先生90华诞,他应吴大猷之约赴台访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赵维仁 ,陪同前往并受赵老委托,在台湾中研究物理所作了题为《从正负电子对到τ轻子》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本刊编辑部征得同意,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发表,以飨读者.
1993 Vol. 5 (03): 18-20 [摘要] ( 1736 ) [HTML 1KB] [PDF 350KB] ( 1201 )
20 关于“苏黎世系统”的黑子数
刘炎
江苏吴县读者葛孝煌同志去年曾来信询问:沃尔夫提出的太阳黑子计算方法R=K(N+10g),瑞士苏黎世天文台改正数K为多少,N、g日变数如何获得,怎样由月平均值求年平均值等.现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刘炎先生答复.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参与《物理信箱》栏目的建设.
1993 Vol. 5 (03): 20-20 [摘要] ( 2129 ) [HTML 1KB] [PDF 122KB] ( 958 )
21 纳米磁性功能材料
李国栋
(一)纳米磁性和介观磁性从本世纪初起,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经典物理学发展到量子物理学,从宏观物质的研究发展到微观物质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1993 Vol. 5 (03): 21-23 [摘要] ( 1909 ) [HTML 1KB] [PDF 364KB] ( 1061 )
23 俄罗斯高能物理研究现状简介
毛慧顺
俄罗斯的高能物理研究主要分布在科学院所辖的一些研究所中.但个别研究所仅有一、两个研究组.本文主要简介几个具有相当规模,在高能物理研究上有相当实力的研究中心.
1993 Vol. 5 (03): 23-24 [摘要] ( 4168 ) [HTML 1KB] [PDF 360KB] ( 969 )
26 气体探测器中的自淬灭流光放电
陈昌
气体探测器是高能物理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探测器类型.自淬灭流光放电(Self-Quenching StreamerDischarge)是气体探测器中经常采用的模式(简称为SQS-模式).流光放电早在本世纪40年代前后,就有实验和理论研究.但到70年代后才发现自淬灭流光放电,并在高能物理实验领域受到广泛重视.20余年来,世界上各个高能物理实验室纷纷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使得SQS-模式的气体探测器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SQS-放电现象的复杂性,至今这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仍在不间断地继续进行中.
1993 Vol. 5 (03): 26-28 [摘要] ( 2255 ) [HTML 1KB] [PDF 427KB] ( 1127 )
28 激光单原子探测与共振电离质谱学
王建中
共振电离谱学(Resonance Ionization Spectro-scopy,RIS)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物理学新分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激光单原子探测(LaserSingle Atom Detection,LSAD)技术是超微量探测技术的一大飞跃.它实现了探测灵敏度的理论极限,即能够探测到一个原子(或分子)的存在,而且能从电子结构运动层次上观察原子相互作用及变化的过程(扩散,凝聚,涨落,解离,催化……).它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获得了极广泛的应用(如材料科学,原子、分子物理,化学,地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医学,资源科学,……),可能在一些学科领域中引起突破性的进展.
1993 Vol. 5 (03): 28-30 [摘要] ( 2140 ) [HTML 1KB] [PDF 343KB] ( 1116 )
31 以中国人名命名的物理学名词
秋埔
42年前,周培源先生在中国物理学会首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在旧社会里,我们受到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影响是很深的,许多人可以说出外国物理学家生平的小故事,但很少知道墨子在几何光学上的发现,也很少知道指南车和火箭的发明……要肯定我们祖先在物理学上有伟大的贡献.”“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的业务努力是有成果的;在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中,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的贡献也有它一定的地位,值得我们感觉到骄傲.”
1993 Vol. 5 (03): 31-33 [摘要] ( 1966 ) [HTML 1KB] [PDF 353KB] ( 1036 )
33 李富斌事件始末
芜茗
正当轰动世界科学界的“巴尔的摩”事件结束之际,又出现一起极其罕见的李富斌剽窃物理学论文事件.为了引起本刊广大读者乃至中外物理学界的重视,发表芜茗先生编写的《李富斌事件始末》一文,希望大家共同杜绝弄虚作假行为,模范地遵守科技道德规范.
1993 Vol. 5 (03): 33-35 [摘要] ( 2982 ) [HTML 1KB] [PDF 370KB] ( 1326 )
36 灾难的启示
杜钧福
如果停放的自行车被人碰倒或被风吹倒,应采取什么措施?一般人采取的措施是:将倒在地上的车子扶起来,检查一下有无碰坏之处,然后放置得更稳一些.
1993 Vol. 5 (03): 36-37 [摘要] ( 1684 ) [HTML 1KB] [PDF 243KB] ( 932 )
37 桌面上的对撞机
苏中启
高能物理实验需要耗资惊人的粒子加速器.例如在美国得克萨斯正在建立中的53英里长的超导超级对撞机,需耗资80亿美元才能建成.但是依利诺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已经成功地试验了一种新技术,能显著地减少大型加速器的尺寸与成本.
1993 Vol. 5 (03): 37-37 [摘要] ( 1757 ) [HTML 1KB] [PDF 132KB] ( 1153 )
38 现代物理百家短文
洁清
M·劳厄(Max Theodor Felix'VonLaue),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衍射而荣获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里选登的短文,是从他的题为《关于X射线干涉的发现》获奖演讲中摘录的.它所谈论困难、运气与荣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1993 Vol. 5 (03): 38-38 [摘要] ( 1698 ) [HTML 1KB] [PDF 137KB] ( 1190 )
39 今日中国物理
清明
1 我国首次直接复现—伏特电压基准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利用约瑟夫森效应及有关装置,在国内首次直接复现高准确度、高稳度性的1伏特电压基准,其分散性不大于2×10-8,传递到参考标准的估计不确定度为4×10-8,具有不随时间变化和直接复现伏特基准电压的优点.
1993 Vol. 5 (03): 39-39 [摘要] ( 1676 ) [HTML 1KB] [PDF 142KB] ( 876 )
40 今日国外物理
梅岭
1 英、澳学者创原子核形状研究新方法据澳大利亚《实验室新闻》报道,英国尼尔·罗利博士提出用相对简单的实验数据确定原子核形状的可能性,改变入射原子核的能量,测量核合成(聚变)的概率的变化.澳大利亚学者杰克·利博士在其学生简星伟协助下,用韦纳滤波器进行这一实验,发现轰击1平方毫米靶区时,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入射粒子能够进行合成,大多数被散射掉,散射粒子的强度妨碍检测器的正常工作.他们采用球形氧原子核作为入射原子核,其他一系列原子核作为靶,进行了大量测量,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
1993 Vol. 5 (03): 40-40 [摘要] ( 1707 ) [HTML 1KB] [PDF 133KB] ( 953 )
41 在居里夫人实验室的日子里
施士元
(一)偶然性与必然性1929年大学快毕业了,看到留美预备班的同学个个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准备漂洋过海去美国上大学.我既羡慕又自卑,他们是天之骄子,我呢?毕业后何去何从?心中茫茫然.大学四年,家中背了一身债,急待偿还,高利贷,年利25%.站在十字路口,工作呢?还是进修?怎样工作?到哪里去进修?怎样深造,有什么机会?徘徊、苦闷、烦恼,正象在黑夜中航船,前面是一片漆黑.
1993 Vol. 5 (03): 41-42 [摘要] ( 1772 ) [HTML 1KB] [PDF 242KB] ( 979 )
43 黑洞趣闻
丁亦兵
人们常把“黑洞”、“白洞”、“空洞”称之为宇宙三怪.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回的NGC7457照片,使众多的天文学家为之鼓舞.因为围绕黑洞是否存在,人们已经苦苦追寻它将近200年了.由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丁亦兵教授编译的《黑洞趣闻》系列文章,妙趣横生地叙述了人们是怎样探索黑洞这一当代科学“六大悬案”之一的奥秘的,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科普作家写出这类好文章.
1993 Vol. 5 (03): 43-45 [摘要] ( 1820 ) [HTML 1KB] [PDF 363KB] ( 1016 )
45 原子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辐射加工
沙振元,侯海林
辐射加工是40至60年代,在辐射化学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和产业.它是将射线(主要是钴60γ射线和电子束)的能量提供给被辐照物,使之引起化学或物理变化的过程,从而造成被辐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它的应用面极宽,可加工数量极大.据估计,全世界这方面年总产值已达到100多亿美元,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千分之一.
1993 Vol. 5 (03): 45-46 [摘要] ( 1838 ) [HTML 1KB] [PDF 258KB] ( 897 )
46 我的经历
张绍康
1931年,我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曾受名师吴大猷、饶毓泰、周同庆、朱物华等授课,受益很深.那年9月17日开学,次日即九·一八事变,我参加北大学生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在北大二院曾听鲁迅先生的“帮闲文学与帮忙文学”的学术报告,现在还记忆犹新.1935年北大毕业后,在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教书.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省立一中教高中物理,当时学校既无图书又无仪器,只有残缺不全的物理仪器20余件.在党的领导下,购置废旧物品,发动师生自制物理仪器图表,基本上解决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要求.
1993 Vol. 5 (03): 46-46 [摘要] ( 1789 ) [HTML 1KB] [PDF 140KB] ( 867 )
47 放射性的发现
郭奕玲
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分别授予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1852—1908)和居里夫妇.贝克勒尔的贡献是发现了放射性.1895年底,伦琴将他的初步通信:《一种新射线》和一些X射线照片分别寄给各国著名物理学家,其中包括法国的彭加勒(H.Poincaré).彭加勒是一位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当时任法国科学院院士.
1993 Vol. 5 (03): 47-48 [摘要] ( 2139 ) [HTML 1KB] [PDF 244KB] ( 969 )
48 我的教学生涯
庄鸣山
在教学上,作为一个教师,我很重视教学法.我认为教师要教好一堂课,都必须认真备课.首先要充实自己,在备课时我以学生自居,探索在讲课中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哪些是关键之处应予加重;那些是教本上欠缺地方.因此要多阅读有关资料,反复思索.其次,要多了解学生水平,然后根据自己见解进行讲授.最重要的,要讲得生动和学得活泼,决不照本宣读,给学生死记硬背.记得在抗战时期,没有课本,我更勤勤恳恳地备课,备得很晚,第二天就只拿几支粉笔去讲课,学生仔细听课,作笔记,回去后互相讨论.发现难处,解决不了,还到我家要求解答.这样的讲课既生动,学生也学得扎实.
1993 Vol. 5 (03): 48-48 [摘要] ( 1697 ) [HTML 1KB] [PDF 136KB] ( 956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