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1989年 1卷 05期 刊出日期 1989-10-18

论文
论文
1 中国三大加速器工程
谢家麟
1983年3月我曾以这个题目,在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做过报告,介绍我国这三个规模宏大的科研工程的建造、进展的情况.当时与会同志对我国在科教经费总的偏低的情况下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感到欣慰,对通过这三个工程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产生了深刻印象.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不同的看法.现在这三台装置,已经先后建成出束,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即将在我国研究与应用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我国许多空白学科创造了发展的条件,这是多么令人精神振奋的事情啊!
1989 Vol. 1 (05): 1-2 [摘要] ( 1920 ) [HTML 1KB] [PDF 465KB] ( 1087 )
3 寄语青年朋友——谈学点物理对你的前程大为有益
王殖东
第一个提出正电和负电概念的富兰克林,为了用电去解释“雷和闪”,他想出了“风筝实验”.他把两根轻的杉木条做成一个小十字架,绑上一块丝绸手帕,在木条上固定一尺多长的尖细铁丝,以粗糙麻绳作为拉线,手拉的一端接一段长丝绳,在麻绳与丝绳接头处拴上一把铜钥匙,在雷闪交加的天气,把风筝放上天空.经过细心观察,发现闪电时,麻绳上的细纤维象“怒发冲冠”似的竖立起来了.此时用手指趋近钥匙,有火花飞过.他用类似莱顿瓶放电现象的“风筝电”给莱顿瓶充电,进行了电实验.
1989 Vol. 1 (05): 3-4 [摘要] ( 2066 ) [HTML 1KB] [PDF 325KB] ( 1192 )
5 试管小太阳之谜
杜钧福
今年三月底、四月初以来,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一起忙碌起来,开始了一轮新的竞赛.无数个实验室重复着同一实验——试图用电解重水的方法实现室温核聚变,这种热闹的场面,只有三年前实现高温超导时才能相比.与高温超导不同,室温核聚变研究之门是两位电化学家打开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斯曼和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两位教授于3月2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们在一个“简单得象一年级大学生的化学实验”那样的装置上实现了室温核聚变(如图).
1989 Vol. 1 (05): 5-6 [摘要] ( 1994 ) [HTML 1KB] [PDF 293KB] ( 944 )
6 时间之箭
S.W.霍金,鲍丙豪
时间——人们非常熟悉的字眼.可是,时间究竟是什么呢?直到本世纪初,人们还相信时间是绝对的.即每一事件都能以唯一的数字形式标上所谓“时间”,所有准确的钟在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上都相同.然而,无论观察者怎样运动,光速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相同的.这一发现,导致了相对论理论的产生-在相对论理论中就不得不放弃时间的绝对性和唯一性的观点.每一观察者都有自己所测的时间,这时间是由他自己所带的钟作记录的.不同的观察者的钟所显示的时间并不一定一致.因此.时间就变成了个人的概念,是相对于测量它的观察者而言的.
1989 Vol. 1 (05): 6-8 [摘要] ( 1836 ) [HTML 1KB] [PDF 432KB] ( 1028 )
9 著名物理学家谈超弦
丁亦兵
超弦理论是近年来理论物理研究最热闹的一个题目之一.1988年初,英国BBC电台,播出了一个名为“竭尽全力搜寻超弦”的节目.请了几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包括超弦理论的倡导人以及几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有关超弦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些谈话有助于人们了解超弦理论的历史背景、它的主要内容、包含的物理思想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我们选编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1989 Vol. 1 (05): 9-12 [摘要] ( 1902 ) [HTML 1KB] [PDF 496KB] ( 1124 )
12 在月球上看不到长城
王龙
有些事情,人们都那么说,人云亦云.而听的人不去深究是不是真是那么回事,或者明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也不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去以讹传讹,就象皇帝的新衣一样.关于“长城是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这一说法就是一例.它是不久前一位外国人说的.从此以后,中国人把这句话奉为真言.这也不奇怪,因为中国的有些事情往往要由外国人来评判.
1989 Vol. 1 (05): 12-12 [摘要] ( 2133 ) [HTML 1KB] [PDF 139KB] ( 1025 )
13 原子核自发衰变的新模式——发射较重离子的衰变
施义晋
当1984年的日历刚刚开始启用,北半球依然一片白雪茫茫、大地封冻的时候,英国牛津大学的二位科学家罗斯和琼斯(H.J.Rose and G.A.Jones)在一贯以发表最新科学成果方面颇负盛名的“Nature”杂志上宣布了他们的新发现。他们宣告说,放射性同位素镭-223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α粒子放射源,而且也以一个很小的几率发射碳-14粒子。就是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模式。这个消息一下震动了许多核科学中心,如法国的奥赛(Orsay)实验室,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伯克利劳伦斯实验室,阿贡实验室,苏联的杜布纳实验室,西欧的CERN,….
1989 Vol. 1 (05): 13-15 [摘要] ( 2092 ) [HTML 1KB] [PDF 440KB] ( 1020 )
15 磁粉的性能及其应用
罗河烈
磁粉一般是指颗粒尺寸在1μm以下的单畴铁磁或亚铁磁性粉末.铁磁材料为了能处于最低的能量状态,在退磁状态下会分裂成许多磁畴.随着其尺寸的减小,不仅磁畴的数目减少,而且畴壁的厚度也小于大块材料的.由于畴壁厚度减小,其内部相邻电子自旋之间的夹角增大,使畴壁能量密度比大块材料的畴壁能量密度变大.因此,铁磁小颗粒为了减少总能量,就需要减少畴壁的数目.当磁粉尺寸小于某一临界尺寸以下,其内部所有原子的自旋方向都相互平行而成为单畴.单畴的临界尺寸主要决定于它的退磁能、各向异性能和交换能等的相互平衡.对一定的材料而言,它主要决定于颗粒的形状。一般铁磁单畴的临界尺寸在10—100nm范围.
1989 Vol. 1 (05): 15-16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321KB] ( 1260 )
17 PET帮助医生了解酒精中毒症
林怀冰
奈娃(图1右第1人)放下电话便向她的同事们宣布“35单位已运来”!周围的人顿时忙碌起来.奈娃是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BNL)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术医学部的研究人员,上述电话提醒她注意35毫居里的18FDG(18氟-萤光去氧葡萄糖)正从BNL的回旋加速器运往PETT。PETT是Positron emission Transaxial tomog-raphy的简称,即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术.其基本原理本刊前身“高能物理”1982年第3期上曾有介绍.
1989 Vol. 1 (05): 17-18 [摘要] ( 2039 ) [HTML 1KB] [PDF 1187KB] ( 1036 )
18 夸克模型的演变过程
侯儒成
一、夸克复合物的形成夸克是一种人们提出来用以解释SU3对称性的粒子,但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它是个真正的粒子.如果我们回忆一下从假设的原子到认识它的存在所走过的漫长历程,这就容易理解了.实际上,有些人仍然怀疑夸克的存在,主要原因是不能“看到”它.为了能够证明按对待其它基本粒子的方法那样去对待夸克是正确的,那么在理论上就需要对此加以验证,而不是非要直接“看到”它.根据盖尔曼-茨韦格理论,夸克是一种带SU3味量子数,自旋为1/2费米子的三重态.换言之,它们是类似轻子的粒子.
1989 Vol. 1 (05): 18-20 [摘要] ( 1984 ) [HTML 1KB] [PDF 423KB] ( 931 )
21 微光刻技术的发展
陈梦真
时代的列车飞速地向文明社会驶去.20年前,我们不可思议的彩电、冰箱、录相机等家用电器现在已进入了家家户户,微型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研和管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出现,庞大得象楼房似的计算机被缩小到可放在办公桌上,笨重的电子管收音机变形为掌上之物……,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微电子器件,而微电子器件的生产则与微光刻技术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微光刻技术吧!一、器件和电路发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器件几何尺寸日趋微细化,达到亚微米或毫微米量级.
1989 Vol. 1 (05): 21-22 [摘要] ( 2110 ) [HTML 1KB] [PDF 346KB] ( 933 )
23 东山再起的快中子治癌
奇云
192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核物理之父卢瑟福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提出了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的假设,这一预见为中子的发现敲响了第一声晨钟.1932年初.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中拍摄到一张云室照片,随即发表在某刊物上,这张照片清楚不过地记录了中子从含氢蜡片中打出反冲质子的径迹.但是居里夫妇竟然和这位人们期待了十多年的来客擦肩而过,错误地解释为高能γ射线在氢核上的康普顿散射.一个多月后,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应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概念,证实了打击反冲质子的并不是高能γ射线,而是一个质量非常接近于质子的中性粒子,并被命名为“中子”.为此,查德威克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 Vol. 1 (05): 23-24 [摘要] ( 2093 ) [HTML 1KB] [PDF 336KB] ( 1166 )
25 强磁场超导体
曹效文
超导体可分为Ⅰ类超导体和Ⅱ类超导体,前者只有一个临界磁场——热力学临界场Hc,后者有两个临界磁场——下临界场Hc1和上临界场Hc2。Ⅱ类超导体的Hc2要比Ⅰ类超导体的临界场Hc高得多,这一特性使得Ⅱ类超导体成为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的基础.Ⅱ类超导体又有理想Ⅱ类超导体和非理想Ⅱ类超导体之分,后者的主要电磁行为表现为磁化的可逆性,并且没有磁通冻结现象发生,它是均匀介质.理想Ⅱ类超导体几乎没有承载传输电流的能力,因此,它除了有科学价值外,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本文将着重介绍非理想Ⅱ类超导体.科学家们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非理想Ⅱ类超导体,但是到目前为止其中只有Nb-Zr,Nb-Ti合金.
1989 Vol. 1 (05): 25-27 [摘要] ( 2396 ) [HTML 1KB] [PDF 408KB] ( 1033 )
2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我国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黄兴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建国初期合并后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10月改为现名.物理所是以研究物理学基础与应用基础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机构.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凝聚态物理与材料、激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以及激光、电子技术等,并按上述学科成立相应的学术片.等离子体物理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始于1958年,目前正在运行的实验装置有托卡马克CT-6B和场反角收缩装置FRP-1.
1989 Vol. 1 (05): 28-29 [摘要] ( 2132 ) [HTML 1KB] [PDF 335KB] ( 1045 )
30 七十二岁的获奖者——玻恩
沈亚先
1954年,72岁的已经退休的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因“进行量子力学的基本研究,特别是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荣获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会说玻恩是位“大器晚成”者,其实玻恩一直是位博学多才的优秀的物理学家.玻恩于1882年12月11日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父亲是布雷斯劳大学医学系的教授.因此玻恩自小就生活在一个科学气氛很浓的家庭里,他对什么都好奇,经常到他父亲的实验室去看做实验,或聆听他父亲同朋友间开展的科学讨论.1901年他开始在布雷斯劳大学学习,父亲曾对他提出这样的劝告:“你应该先把各种课程都学一下,然后再决定专门研究哪一门.”于是他没有一进入大学就立即确定专业,他听了数学、哲学、艺术史、天文学等课程.这使他开拓了视野,打下了“博学多才”的基础.
1989 Vol. 1 (05): 30-31 [摘要] ( 2235 ) [HTML 1KB] [PDF 316KB] ( 1161 )
31 激光EXAFS谱仪简介
王梅生
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源,用它测量EXAFS谱自然效果极好.然而由于它设备庞大而昂贵,无法普及到一般实验室.转靶X光机比同步辐射装置要简单和便宜得多,但这种光源的性能不如同步辐射,每次实验所需时间也长得多.本文要介绍的激光EXAFS谱仪是用激光打到金属靶上所产生的X射线脉冲作为光源,并用拍照的方法记录EXAFS谱.其设备更加简单和便宜,而且测得EXAFS谱所需时间极短.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和缺点,例如一般只适用于测量较轻元素的EXAFS谱.激光EXAFS谱仪的结构如图所示.
1989 Vol. 1 (05): 31-31 [摘要] ( 2086 ) [HTML 1KB] [PDF 160KB] ( 936 )
32 中国首次拥有可用的同步辐射光束线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实验室所有的三个前端区的安装及调试工作在三月底已全部完成,静态真空达到3×10-10乇,所有气动及遥控部件及连锁系统工作正常平稳.1989年4月3日晚9时29分,超高真空阀门打开,可动挡光器提开,束流开关打开,在所有三个窗口上均观察到由同步辐射可见光部分形成的明亮光斑.前端区由一系列光机元件组成,包括治动挡光器、狭缝、分束器、安全光闸等,是一个具有遥控、真空及安全连锁保护的超高真空系统.
1989 Vol. 1 (05): 32-32 [摘要] ( 1936 ) [HTML 1KB] [PDF 160KB] ( 1031 )
33 BES取得J/衰变事例
普义
今年六月,从高能物理所传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北京谱仪(BES)上记录到了正电子和负电子对撞产生的J/(?)粒子的衰变产物.当正电子和负电子的总能量被扫描到3.097GeV时,反应产物剧增,在显示屏上观察到了大量的J/(?)衰变产生的强子事件.在这个能量附近形成了一个很锐的产额峰.J/(?)粒子是15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实验组和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里克特教授领导的实验组分别发现的.
1989 Vol. 1 (05): 33-33 [摘要] ( 2288 ) [HTML 1KB] [PDF 124KB] ( 972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