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13年 25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3-10-18

系列讲座
科苑快讯
物理知识
物理前沿
科技经纬
中学园地
科学源流
系列讲座
3 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Ⅰ)
厉光烈, 鹿桂花
弱力,又称弱相互作用(简称弱作用),因其强度, 在微观世界起作用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中,比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要弱,故而得名。
2013 Vol. 25 (5): 3-9 [摘要] ( 2172 ) [HTML 1KB] [PDF 777KB] ( 2224 )
科苑快讯
9 订阅《物理》得好礼超值回馈《岁月留痕——<物理>四十年集萃》
阅读《物理》,您将了解物理界大事,博学多闻,轻松掌握当代物理学发展脉动。
2013 Vol. 25 (5): 9-9 [摘要] ( 1947 ) [HTML 1KB] [PDF 453KB] ( 1497 )
20 欢迎订阅《天文爱好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天文学会, 北京天文馆
1958 年创刊,中国优秀科普期刊。探索神秘宇宙的优选科普读物,从入门到精通的完全天文指南。
2013 Vol. 25 (5): 20-20 [摘要] ( 1737 ) [HTML 1KB] [PDF 422KB] ( 1686 )
26 细胞内的纳米温度计
高凌云
如果高价耳温计不能足够准确地告诉你,宝宝是否发烧了,那就试试你的订婚戒指吧。研究者已能用直径100 纳米的钻石探知注入纳米金粒子的细胞内0.044℃的微小温度变化。当原子离开钻石晶格产生所谓氮晶格空位中心,被绿光照射时,它们将基于温度变化发出不同强度的红光。通过监控光的强度就可作为一个超级准确的原子尺度温度计。
2013 Vol. 25 (5): 26-26 [摘要] ( 2005 ) [HTML 1KB] [PDF 384KB] ( 1796 )
39 “情人眼里出西施”原是脑电流使然
高凌云
激情澎湃还是毫无兴趣,当你看到颇具吸引力的脸庞,激情的火花是由一个称为中脑腹侧的大脑区域点燃的,该部位与处理奖赏有关。现在,研究者已经发现2 mA 的电流就可以点燃激情的火花。
2013 Vol. 25 (5): 39-39 [摘要] ( 2236 ) [HTML 1KB] [PDF 408KB] ( 1395 )
54 桌面加速器
高凌云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的萨利(Gianluca Sarri) 和同事制造了一台新奇的加速器,可以从光学装置中产生短脉冲(约30fs)、小发散( 约3 mrad) 和高密度(1014 ~ 1015/cm3)的极端相对论正电子束流。
2013 Vol. 25 (5): 54-54 [摘要] ( 2099 ) [HTML 1KB] [PDF 444KB] ( 1441 )
58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隶属于中国物理学会,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物理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普性期刊。
2013 Vol. 25 (5): 58-58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406KB] ( 1792 )
63 蚊子害死鲸
高凌云
以前从未报道过,野生鲸会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但是人工饲养的逆戟鲸则不同。1990年,一只名为Kanduke的25岁雄性逆戟鲸突然死于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死因正是蚊子携带的脑炎病毒。
2013 Vol. 25 (5): 63-63 [摘要] ( 2063 ) [HTML 1KB] [PDF 439KB] ( 1285 )
物理知识
10 软物质的旗帜:碟状胶体 Hot!
成正东
胶体(colloids,意译为胶水),也称分散剂,是由一种物质微观地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连续介质中,其中的分散相粒子的大小约在1 nm和10 μm之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肥皂泡沫、墨水、牙膏、饮料、烟雾、淀粉胶、蛋白质胶体、豆浆、乳液、涂料、橡胶、塑料、有色玻璃,以及药品和化妆品等。
2013 Vol. 25 (5): 10-20 [摘要] ( 4164 ) [HTML 1KB] [PDF 1050KB] ( 2444 )
21 迈向太空——空间天气学 Hot!
吕建永, 杨亚芬, 赵明现
在浩瀚的星空,高纬度区域(如欧洲的挪威、瑞典,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眩目的发光现象——北极光(图1)。绚丽的极光在夜空中起舞,这些缎带般波动的美丽光线包括了从绿色到红色,从粉色到紫色的多种色彩。
2013 Vol. 25 (5): 21-26 [摘要] ( 3019 ) [HTML 1KB] [PDF 776KB] ( 1939 )
物理前沿
27 高能核物理前沿:探寻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Hot!
马余刚
对于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现代物理学认为它是起源于约150 亿至200 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在宇宙的早期,物质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初始的宇宙间只有正反夸克、轻子、胶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2013 Vol. 25 (5): 27-34 [摘要] ( 2478 ) [HTML 1KB] [PDF 716KB] ( 2401 )
35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LICE实验 Hot!
周书华
ALICE 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A Large Ion Collider Experiment)是欧洲核子中心(CERN) 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上的4 个主要国际合作项目之一。合作组包括36 个国家的132 个研究单位的约1200 位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其中包括约200 多研究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参与了ALICE国际合作。
2013 Vol. 25 (5): 35-39 [摘要] ( 3983 ) [HTML 1KB] [PDF 641KB] ( 2335 )
40 超新星中微子探测
黄明阳
1987 年2 月23 日,天体物理学家目睹了400 年来最亮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该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云内,是自1604 年探测到开普勒超新星以来观测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由于这是1987 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因而被命名为“SN1987A”。
2013 Vol. 25 (5): 40-44 [摘要] ( 2983 ) [HTML 1KB] [PDF 587KB] ( 2286 )
科技经纬
45 微纳技术及微纳机电系统(上) Hot!
鲍海飞
今天,在一个所谓“云计算”与“大数据”到来的时代,人们面对着大量的数据信息,不仅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传递,而且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已经能够将信息的获取从分散、断续、孤立的点扩展到整体、连续、相关的面或体上,即从“点式”扩展到“网式”,从宏观延伸到微观,并能够以更精细的分辨、更快的速率和在更大的尺度上来获取数据。
2013 Vol. 25 (5): 45-51 [摘要] ( 2600 ) [HTML 1KB] [PDF 657KB] ( 2589 )
中学园地
52 新型无摩擦阻力自行车发电系统的设计
安艳伟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健身运动成为时尚。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完全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以创造一种节能环保、和谐健康的生活。在全球能源紧缺的情况下,能源的再生和利用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自行车为例,通过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发电装置。
2013 Vol. 25 (5): 52-54 [摘要] ( 3761 ) [HTML 1KB] [PDF 623KB] ( 2067 )
科学源流
55 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的诞生
萧如珀, 杨信男
1895 年, 伦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 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 射线。虽然当时有人建议将此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但因它的本质是个谜,所以伦琴还是坚持以数学上用以代表未知数的符号“X”来称呼它。由于伦琴所发现新型态的射线可以穿透身体的软组织,看得见骨头,在医学诊断上帮助很大,所以马上在全球各地引起轰动。科学家对此新射线更是着迷,用尽各种方法,希望能揭开它的谜底,了解它的本质。1923 年, 康普顿(Arthur H.Compton)提出了答案,X 光是短波长的电磁波,同时带有波和粒子的性质。
2013 Vol. 25 (5): 55-56,63 [摘要] ( 1818 ) [HTML 1KB] [PDF 450KB] ( 1668 )
57 1644年10月:托里拆利示范了真空的存在
萧如珀, 杨信男
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出生于卑微的家庭,最后晋身于意大利的知识界。他引领意大利,之后甚至全球,解决了两千年来有关真空,以及空间本质的哲学辩论。托里拆利因做了一个简要明确的物理实验,经了解后得到了答案,所使用的设备也是一个实用的发明——水银气压计。
2013 Vol. 25 (5): 57-58 [摘要] ( 1931 ) [HTML 1KB] [PDF 519KB] ( 1380 )
59 玻尔的错误
卢昌海
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爱因斯坦的错误。对于喜爱物理学史的读者来说,那篇文章列举的错误也许都是“熟面孔”,因为“爱因斯坦的错误”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很多人都谈论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判断一位科学家是否伟大的一个另类但很管用的指标,就是看他(她)是否连所犯的错误都能吸引人们持久而广泛的兴趣。如果是,那就几乎可以断定为是伟大的科学家。在20世纪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无疑是那样的人物,这是对他“首席物理学家”地位的很好的佐证。
2013 Vol. 25 (5): 59-63 [摘要] ( 2053 ) [HTML 1KB] [PDF 496KB] ( 2205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