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10年 22卷 1期 刊出日期 2010-02-18

纪念张文裕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物理知识
物理前沿
科技经纬
教学参考
中学园地
科学源流
科学随笔
纪念张文裕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3

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光辉一生——纪念张文裕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霍安祥,丁林恺,王恒久
2010 Vol. 22 (1): 3-7 [摘要] ( 2361 ) [HTML 0KB] [PDF 457KB] ( 236 )
8 回忆张文裕先生
唐孝威
我在1956年和张文裕先生初次相识,那时我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张先生1956年从美国回国,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2010 Vol. 22 (1): 8-9 [摘要] ( 2395 ) [HTML 0KB] [PDF 186KB] ( 262 )
10 怀念张文裕先生
李惕碚
1982年我在英国访问工作期间,得到《实验的数学处理》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的消息后,给张文裕先生写了一封信。
2010 Vol. 22 (1): 10-11 [摘要] ( 2188 ) [HTML 0KB] [PDF 235KB] ( 209 )
12 张文裕先生对我的身教言传
何景棠

一、第一次见面——对我当研究生的要求
二、鼓励我勇于大胆提想法
三、身教言传——有事要找组织
四、科研要为巩固国防服务

2010 Vol. 22 (1): 12-15 [摘要] ( 2195 ) [HTML 0KB] [PDF 687KB] ( 235 )
16 长者的风范与教诲——怀念张文裕先生
阎康年
时光匆匆,转眼间张先生离去我们已经17年了,今年又是张先生诞辰100周年,《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希望我能为纪念张先生写点东西。于是,我重新查阅了我二十多年前对张先生多次访谈的纪录,我们合作写的几篇文稿,我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写的《张文裕》条目原稿,以及张先生在这些文章中作过很多修改的亲笔遗迹。这一切使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这位诚挚、忠厚、朴实和谦恭的长者形象和谆谆教诲,给过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一种令人久久怀念的魅力浮向脑海,使我感到今天回忆张先生,应当将它们作为先哲的遗产,将他的思想和学风介绍给年轻的一代,作为他晚年最接近的人和学生之一,这应当成为一份义不容辞的、沉甸甸的责任。
2010 Vol. 22 (1): 16-19 [摘要] ( 2367 ) [HTML 0KB] [PDF 271KB] ( 189 )
20

纪念张文裕教授

L.格罗津斯
我始终称他为张教授,即使在我作为科学家功成名就,随后的岁月里我步入花甲之年以后,我亦依然这样称呼他。这一称呼与其说是拘泥于礼仪,倒不如说是对他尊敬的象征。并不是出自于他距我遥远,而是因为,他是世间最友善和最谦虚的人。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2010 Vol. 22 (1): 20-21 [摘要] ( 1910 ) [HTML 0KB] [PDF 235KB] ( 189 )
22

回忆卢瑟福

张文裕
近代物理学大师﹑原子核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著名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辞世已经50年了。当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我有幸作为他的学生,亲聆他的教诲。他的治学作风﹑待人接物﹑音容笑貌,至今犹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2010 Vol. 22 (1): 22-23 [摘要] ( 2043 ) [HTML 0KB] [PDF 183KB] ( 273 )
物理知识
25 物理百年:1950~2050
迈克尔·特纳,谌俊谋,李学潜,

物理学刚刚经历了一个伟大的世纪:量子力学、核能与核武器、大型粒子加速器、晶体管和随之而来的各种量子器件,以及从夸克到暗能量的各种重大发现。物理学统治了整个20世纪。在《时代》杂志将爱因斯坦评为世纪人物后,对这一事实的最后一点疑虑也被消除了。而在1950~2000年间,美国拥有了大部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和最一流的学术期刊,是无可争议的物理学的圣地。

2010 Vol. 22 (1): 25-27 [摘要] ( 2428 ) [HTML 0KB] [PDF 301KB] ( 239 )
28 仰望星空 天人合一
——读温总理《仰望星空》所想到的
李良
喜读温总理的《仰望星空》诗和题记
“宇宙”概念与“天人合一”思想
仰望星空 开创未来
2010 Vol. 22 (1): 28-31 [摘要] ( 2543 ) [HTML 0KB] [PDF 247KB] ( 234 )
32 水知识漫谈
张赟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被誉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基础、农业的命脉”。
2010 Vol. 22 (1): 32-35 [摘要] ( 2478 ) [HTML 0KB] [PDF 329KB] ( 335 )
物理前沿
36 轻子核物理:话旧论新
宁平治,李磊,罗延安,
轻子与原子核概述
电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中微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轻子核物理研究若干进展和问题
2010 Vol. 22 (1): 36-41 [摘要] ( 2378 ) [HTML 0KB] [PDF 626KB] ( 347 )
41 驻波与声悬浮
郑好望,任文辉,肖胜利,
1886年,德国科学家孔特(Kundt)发现,谐振管中的声波能够让灰尘颗粒悬浮起来,这一发现引发了悬浮技术的大革命,而今,声悬浮的威力已经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惊讶。科学家利用声悬浮技术不仅可使小动物悬浮起来(图1),而且还可将金属钨饼(密度18.9×103kg/m3)悬浮在空中。
2010 Vol. 22 (1): 41-42 [摘要] ( 3888 ) [HTML 0KB] [PDF 126KB] ( 292 )
科技经纬
43 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型聚光光伏电站
陈诺夫
人类从钻木取火开始,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能源已经产生了依赖。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都属于化石能源。虽然还没有准确的方法可以预测化石能源究竟可以开采、使用多少年,但是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化石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化石能源的枯竭已经不再遥远。据估计,化石能源只能支撑大约40~60余年。 目前,人类可以想到的可利用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及核能。在这些能源中,目前利用最好的是水能。但是,水能的资源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核能是一种矿物质能,在地球中核原料的储量同样有限,大规模地开采同样有枯竭的一天。此外,核废料的污染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中,究竟哪些能够成为化石能源之后的替代能源呢? 首选是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对其有效开发利用已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0 Vol. 22 (1): 43-47 [摘要] ( 2167 ) [HTML 0KB] [PDF 300KB] ( 485 )
48 探秘铁路无缝钢轨
靳玉保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正式运营,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列车在如此高的速度下运行,即使把矿泉水瓶倒置在小桌板上也不会倒,同时列车运行中完全没有传统列车的有节奏的大声响,是什么技术会达到如此效果呢?原因在于铁路建设中使用了超长无缝钢轨。
2010 Vol. 22 (1): 48-49 [摘要] ( 2038 ) [HTML 0KB] [PDF 359KB] ( 511 )
教学参考
50 航天推进技术与动量定理
施坚
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关心学科发展,关注科技前沿”。作为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指挥棒”功能的高考,近年已经开始命制一些物理与STS相结合的试题。近三年的考试大纲也明确地指出了与生活、科技生产等实际相结合的命题思想要有所体现。
2010 Vol. 22 (1): 50-51 [摘要] ( 1906 ) [HTML 0KB] [PDF 175KB] ( 409 )
52 激光电视,引领新一代电视革命
马占宝
2010 Vol. 22 (1): 52-53 [摘要] ( 2133 ) [HTML 0KB] [PDF 240KB] ( 256 )
中学园地
54 形形色色的隐形飞机
杨永和
1991年1月17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人们还处在香甜的睡梦中,几架外形奇特的飞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巴格达的上空,向着位于市中心的通讯大楼投下了炸弹,直到45分钟以后,巴格达的空袭警报才响起。成功完成这次空袭任务的神秘飞机便是美国空军鼎鼎大名的隐形飞机F-117。隐形飞机(图1)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了巨大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隐形飞机类型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隐形飞机靠什么来隐身?
2010 Vol. 22 (1): 54-55 [摘要] ( 2169 ) [HTML 0KB] [PDF 183KB] ( 314 )
56 神奇的鞭鞘效应探秘
张怀华
舞鞭是一项神奇的民间体育项目,能强健体格,愉悦心情,祛病防身,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图1)。舞鞭既有武术的功底,也有杂耍的敏捷,运动量大,技巧性高,爆发力强。舞者右手握鞭,手臂高扬于头上,手、臂、头、腰和腿随着鞭子的飞舞而自然扭动,自如随意,姿态优雅。长鞭如出海蛟龙,惊飞九天,在空中盘旋飞舞,突然长鞭反向回抽,有力地划出一道弦线,随后如爆竹般的声音就会在耳边炸响。一支柔软的鞭子怎么就能发出如此爆裂的声响呢?
2010 Vol. 22 (1): 56-56 [摘要] ( 3145 ) [HTML 0KB] [PDF 142KB] ( 440 )
57 中学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举例
谷春生
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是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可分为学生自主设计、教师启发设计、教师指导设计三种形式。较易的实验可由学生自主设计,稍难一点或运用知识点稍多的实验可在教师的启发协助下由学生设计完成,较难的实验或制作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按照教师的意图鼓励学生略有创意地设计完成。课外实验与小制作的设计应遵循趣味性强、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经济可行的原则。基本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可适当做些引申和拓宽,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下面略举几个案例,以求抛砖引玉。
2010 Vol. 22 (1): 57-58 [摘要] ( 2226 ) [HTML 0KB] [PDF 238KB] ( 313 )
科学源流
59

哥本哈根会晤之谜

曾泽钦
在丹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哥本哈根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在哥本哈根曾有过一个科学史上的著名“悬案”。
2010 Vol. 22 (1): 59-60 [摘要] ( 2036 ) [HTML 0KB] [PDF 283KB] ( 350 )
60 玻尔兹曼:近现代物理学转型时期的伟大拓荒者
程民治,朱爱国,刘双兵,
玻尔兹曼(L.E.Boltzmann,1844~1906)是奥地利首屈一指的物理学大师,他作为统计力学的伟大奠基者,成了当时物理学正处在重大转型历史时期的关键性人物,是19世纪的麦克斯韦(J.C.Maxwell)和20世纪的爱因斯坦(A.Einstein)之间的接传棒人。他对物理学的发展所作出的不朽功绩,诚如劳厄(M.T.F.V.Laue)所说:“如果没有玻尔兹曼的贡献,现代物理学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玻尔兹曼在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样引人注目。现拟就他辉煌而令人痛惜的科学人生,作一简要的论述。
2010 Vol. 22 (1): 60-63 [摘要] ( 2414 ) [HTML 0KB] [PDF 210KB] ( 211 )
64 哈勃扩大了我们对宇宙的视野
萧如珀,杨信男
2010 Vol. 22 (1): 64-65 [摘要] ( 1967 ) [HTML 0KB] [PDF 236KB] ( 369 )
66 1927年2月: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
萧如珀,杨信男
2010 Vol. 22 (1): 66-67 [摘要] ( 2162 ) [HTML 0KB] [PDF 290KB] ( 302 )
科学随笔
68 物理学:A Source of Power for Man
曹则贤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编辑们计划在2010年刊载关于“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系列文章,指定我也写一篇凑热闹。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某期节目中,主持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表述是:“学物理的人,如果日后不做专门的物理研究,能干什么?”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物理,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 在试图回答“学物理能做什么”之前,我想回答一下“物理学是什么”也许是有益的。
2010 Vol. 22 (1): 68-71 [摘要] ( 2193 ) [HTML 0KB] [PDF 516KB] ( 285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