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1996年 8卷 05期 刊出日期 1996-10-18
论文
论文
2
生命起源中的能量转换问题
王孔江, 柴之芳
生命起源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关于自然本质的几个未解之谜之一。所谓生命起源简而言之就是研究物质如何在自然条件下由“死”变“活”的问题。
1996 Vol. 8 (05): 2-8 [
摘要
] (
1889
) [
HTML
1KB] [
PDF
1075KB] (
1670
)
9
量子电动力学时空观的发展
李让, 周咸建, 费曼
在试图摆脱掉量子电动力学的无穷大的艰难尝试中,开始经历了许多失败。然而,沿着这条道路摸索下去,笔者找到了许多种构造此理论的方法,特别是作用量的路径积分方法,一种新观点建立了,它考察了在整个时间和空间中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此相互作用作为时间函数的详细的特性,对理论的这种重新表述,是以极大热情开始后的八年,才获得成功的。
1996 Vol. 8 (05): 9-14 [
摘要
] (
2371
) [
HTML
1KB] [
PDF
1572KB] (
1329
)
14
原子称重取代千克原器
周道其
从1883年起,保存在法国塞夫勒市国际度量衡局两个玻璃罩中的一个铂铱合金圆柱体一直被作为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千克这样定义已有100多年,期间总共只将它从玻璃罩中取出过3次。迄今对米标准原器的保存仍采取不少预防性措施,但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而已。
1996 Vol. 8 (05): 14-14 [
摘要
] (
2148
) [
HTML
1KB] [
PDF
118KB] (
1146
)
15
球状闪电之谜
郭春龙
设想有一天,雷鸣电闪,而你正靠在炉边的躺椅上,悠闲地品茶阅报,忽然发现一个西瓜大小,红艳艳的火球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了你的房间。看着它在空中游荡,你头脑中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幻觉?鬼魂?或者UFO?还是当成是你的调皮弟弟的恶作剧?而更大的可能是你已经猜到了:这是球状闪电!
1996 Vol. 8 (05): 15-17 [
摘要
] (
2207
) [
HTML
1KB] [
PDF
1225KB] (
1316
)
18
τ轻子物理
吴济民
粒子物理学中所研究的粒子,如果按照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相互作用力来划分,可以分为强子和轻子两大类,各种相互作用的性质是十分不同的,具有了某一种相互作用力的粒子就会按照这种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发生衰变、反应过程,强子具有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但是,轻子就只具有电磁相互作用力(如果它带有电荷的话)和弱相互作用力。所以,强子和轻子的各种行为是十分不同的。
1996 Vol. 8 (05): 18-20 [
摘要
] (
1934
) [
HTML
1KB] [
PDF
311KB] (
1035
)
20
大型集装箱辐射检测系统
王经瑾
物理学发现任何一种新的辐射,也就发现了一种新的能量传播方式。信息工程都会设法把它用作新的载体来传输信息,或设法利用这种新辐射来探查物质(物体)内部的新信息。由于物质的原子间距为零点几纳米(10
-9
m,粗略地说,波长大于1纳米的辐射适于以波的发送、接收方式来传递信息。波长小于1纳米的辐射适于以粒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来探查物体内部信息。这些应用都有赖于物理学和信息工程的结合。
1996 Vol. 8 (05): 20-24 [
摘要
] (
2196
) [
HTML
1KB] [
PDF
1285KB] (
1299
)
25
旋转靶强流中子源及其应用
伍永顺, 翟光年, 丁锡祥, 杨小芸, 徐鹍, 丁声耀
一、旋转靶强流中子源的现状一般讲,强流中子源是指中子注量在4π空间中一秒钟内具有近于或等于或大于1×10
12
个中子的辐射场。它可以利用反应堆得到平均能量为1MeV的中子;利用高能电子或质子加速器可得能量为数MeV的中子。国内外最近一、二十年来,在强流中子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工作,除了利用加速器的(d-Be),(p-Be)和(d-D)反应产生中子外,大量的工作集中在用(d-T)反应并使用高速旋转的氚靶以产生强流中子场。
1996 Vol. 8 (05): 25-27 [
摘要
] (
2350
) [
HTML
1KB] [
PDF
251KB] (
1203
)
28
光纤通信三十年
郭奕玲, 杨晓段, 郭忠逵
光通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技术。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古代就有利用光传递信息的记录。我国的周朝,就曾经用“烽燧”来传递敌人入侵的信息,距今已三千余年。航行中利用旗语和灯光传递信息,也有几百年了。1880年贝尔曾经进行过光通信的试验。可见,用光传递信息远比用电传递信息的历史来得悠久。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在空气中传递光的信息。
1996 Vol. 8 (05): 28-30 [
摘要
] (
2100
) [
HTML
1KB] [
PDF
1155KB] (
1352
)
31
离子注入物理在微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张延曹, 袁玄义, 王永昌
微电子技术是在半导体芯片上采用微米或亚微米级加工工艺制造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微型化电路的新兴技术。这一技术是现代高科技腾飞的翅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先导。6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1996 Vol. 8 (05): 31-34 [
摘要
] (
1910
) [
HTML
1KB] [
PDF
381KB] (
1284
)
34
热检测器——靠温度来感受光的仪器
谢诒成, 王代殊
众所周知,以光辐射、光电导性或光生伏打等效应为基础而制成的一类检测器称作量子检测器,而这里要介绍另一种重要的光电检测器——热测器的功能。热测器通过一个较间接的过程感受光。当物质吸收了光能以后,温度上升,通过温度的变化来感受光,就好比我们从太阳光中感受到温暖一样。
1996 Vol. 8 (05): 34-36 [
摘要
] (
1977
) [
HTML
1KB] [
PDF
259KB] (
1345
)
37
提高固体物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
丛选忠, 宋庆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并诱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全球和地区间的政治、经济将进入一个更加广泛合作和更加剧烈的竞争之中。在综合国力的各因素中,科学技术将成为最有影响的因素,并会不断影响综合国力的其他因素。“创新”是21世纪国家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各国在工程领域“创新”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将更加广泛,包括硬件、软件及其综合,宏观、微观及其衔接等。
1996 Vol. 8 (05): 37-38 [
摘要
] (
1943
) [
HTML
1KB] [
PDF
234KB] (
1070
)
39
“言犹未尽”——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
程民治
在课堂教学中推广“言犹未尽”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方法,是我国核物理学家杨福家教授所一贯倡导的。他在1985年出版的《原子物理学》一书的序言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主张采取‘既讲清楚,又不讲清楚’、‘言犹未尽’的讲授方法。”事实上,杨先生为实践此教学法而身体力行。
1996 Vol. 8 (05): 39-40 [
摘要
] (
1942
) [
HTML
1KB] [
PDF
217KB] (
1123
)
41
为核武器的突破与发展殚精竭虑——祝贺于敏院士七十寿诞
郑绍唐
于敏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今年8月16日是他的七十诞辰。我衷心地祝愿他健康长寿!于敏先生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宁河。其父于振霄是一名小职员,有一女一子,家境清寒。高中时期(1941—1944),于敏就读于天津市立第一中学、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因门门功课成绩第一而名闻全校;又因待人诚恳,学业上乐于助人,深受同学尊敬,师长钟爱。高中毕业前夕,其父失业,无力供其继续上学。
1996 Vol. 8 (05): 41-44 [
摘要
] (
2008
) [
HTML
1KB] [
PDF
2421KB] (
1487
)
44
光的波动学说的有序发展
王较过, 季淑莉
光的世界,五彩缤纷。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知识积累到形成光学知识结构等一系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同时代,光学形成不同发展时期和知识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完善,人类对光的认识也不断变化。本文对光的波动说的发生、发展和完善作一初步讨论。
1996 Vol. 8 (05): 44-46 [
摘要
] (
2164
) [
HTML
1KB] [
PDF
504KB] (
1934
)
47
科苑快讯
卞吉, 秦宝
中国参加阿尔法磁谱仪合作实验据《北京对撞机通讯》报道阿尔法磁谱仪(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是一个计划于2001年2月送到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上的实验装置。它将在空间站上运行三年。AMS的基本物理目标是在宇宙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并能测量宇宙线中许多重要的同位素的丰度。这些测量结果对于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若干关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6 Vol. 8 (05): 47-47 [
摘要
] (
1893
) [
HTML
1KB] [
PDF
115KB] (
951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