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1996年 8卷 02期 刊出日期 1996-04-18
论文
论文
2
伟大变革呼唤科普
周光召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中国正面临伟大的变革,中国的伟大变革呼唤着科学技术,更呼唤着科学技术的普及。科学是现代技术的发源地,现代科学是推动高技术产生的基础。发展科学事业是科学家的职责。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同样,科技普及工作也是科学家的职责。
1996 Vol. 8 (02): 2-2 [
摘要
] (
2178
) [
HTML
1KB] [
PDF
486KB] (
1000
)
2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沈慧君, 陈庆东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对轻子物理学先驱性实验贡献颁发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一半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马丁·佩尔(MartinL.Perl),奖励他发现了τ轻子.
1996 Vol. 8 (02): 2-5 [
摘要
] (
2026
) [
HTML
1KB] [
PDF
559KB] (
1628
)
5
热寂说的兴衰与社会影响
韩春柏
热寂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原则问题,也是物理学上无法直接验证的问题。它的意义关系到包括生命物质在内的万物生长、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和宇宙的未来。本文力求对热寂说的历史进行较系统的考察,并对其社会影响作些探讨和阐述。一、热寂说的提出在一般的物理书上,热寂说都是和克劳修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1996 Vol. 8 (02): 5-7 [
摘要
] (
3059
) [
HTML
1KB] [
PDF
462KB] (
1942
)
8
量子密码术
郭光灿
自从人类有了通信的需要以来,怎样在通信中保密以及如何破译敌方的密码就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保密通信不仅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而且在经济和私人通信等方面也日益重要。随着电信业的全球化,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高度串接的宽带光学网络中,信息安全性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热门课题。
1996 Vol. 8 (02): 8-15 [
摘要
] (
2127
) [
HTML
1KB] [
PDF
750KB] (
1612
)
15
几种新型武器的物理基础
南秀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也不断地得到加强,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武器。本文就几种正在开发阶段的新型武器的物理基础,作些简要的介绍。一、次声武器利用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形变或位移而造成损伤的武器,叫做次声武器。
1996 Vol. 8 (02): 15-17 [
摘要
] (
1952
) [
HTML
1KB] [
PDF
326KB] (
1154
)
18
浅谈摩擦学
厚宇德, 颜正先
在今天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一些新学科,追本求源其起始点往往可上溯几千年,比如摩擦学。摩擦是自然界最常见现象之一。人类最伟大的两个发明都与之相关。其一是摩擦取火,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其二是轮子的发明,创造了自然界不曾存在的事物,显示了人类智慧的力量。这两项伟大发明也代表了人类与摩擦的关系。
1996 Vol. 8 (02): 18-18 [
摘要
] (
1982
) [
HTML
1KB] [
PDF
176KB] (
1486
)
19
新的研究领域——红外同步辐射科学
王德武
一、红外同步辐射发展概况同步辐射是一个高亮度光源,它覆盖了从微波至硬X-射线宽广的连续谱。以往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紫外至X-光波段的开发和利用,因为这个波段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然而,同步辐射在长波段,即从红外至毫米波的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却比高能波段短得多。
1996 Vol. 8 (02): 19-21 [
摘要
] (
2504
) [
HTML
1KB] [
PDF
318KB] (
1217
)
21
重提玻密子
张多文
当粒子在世界的原子打碎器中心彼此相撞破裂出现一些奇异事例时,物理学家也引出一些同等奇异的解释。取所谓“软碰撞”的情况为例,两个快速质子相撞,彼此擦边而过,其中一粒子破裂为粒子喷注,而另一质子实际上未受损伤。在直觉上对顶碰撞较易了解如何被打破,但在交换中擦边而过撕碎如何产生令人遗憾的粒子散失?1961年物理学家提出一决定性非传统的回答:存在一种力的携带粒子称为玻密子(Pomeron),它冲击另一粒子而且将它震裂。
1996 Vol. 8 (02): 21-22 [
摘要
] (
2050
) [
HTML
1KB] [
PDF
212KB] (
1151
)
23
塞伯格-威滕理论——4维空间量子场论研究的新飞跃
徐湛
从1994年初开始,由塞伯格(N.Seiberg)、威滕(E.Witten)和他们的合作者所完成的一系列工作震动了理论物理界和数学界。从物理的角度说,这些工作涉及如何精确地研究4维空间量子场论的非微扰行为(例如禁闭、手征对称性破缺、真空凝聚等),也就是如何解析地处理强耦合的相互作用。从数学的角度说,它们涉及如何简单地算出光滑4维流形的拓扑特征。
1996 Vol. 8 (02): 23-24 [
摘要
] (
3097
) [
HTML
1KB] [
PDF
209KB] (
1049
)
25
控制混沌
陈立群
有些确定性动力学系统,由于对初值的变化极为敏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而出现类似随机运动的动力学行为,这类现象一般称之为混沌。在80年代初期,混沌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其影响已超出数理学科而旁及化学、生物学甚至社会科学。这段历史在《纽约时报》科技部主任J.Gleick所写的长篇科学报告文学《混沌:开创新科学》中已有生动的描述,虽然该书在一些技术性细节和优先权之类问题上不可尽信。长期以来被人们忽
1996 Vol. 8 (02): 25-27 [
摘要
] (
2070
) [
HTML
1KB] [
PDF
311KB] (
1104
)
27
银河系的晕不再巨大致密了吗
陈礼炘, 霍明虹
我们银河系的晕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确凿的证据,表明银河系的晕包含有大量暗物质。这个物质层延伸至银河系的边缘。这种看不见的物质肯定提供了维持整个银河系外部区域快速旋转的凝聚引力,而银河系仅靠看得见的星体和发光的气体的质量不足以保持它的完整。
1996 Vol. 8 (02): 27-27 [
摘要
] (
1994
) [
HTML
1KB] [
PDF
99KB] (
1239
)
28
物质波的折射
杨揆一
众所周知,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重性质。同时,近代物理学也已证实:一切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也具有波、粒的二象性。于是人们常常根据熟知的某些光的性质联想到物质粒子可能具有的性质。然而这些联想是否成立,最终要靠实验来判定。折射是光的基本性质之一。当光束从某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改变其运动方向,形成折射。
1996 Vol. 8 (02): 28-28 [
摘要
] (
2273
) [
HTML
1KB] [
PDF
124KB] (
1455
)
29
近场光学扫描显微术
杨国权, 张泽渤, 王刚, 解思深
80年代初期,人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经历了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的标志,就是新一代成象系统的诞生。
1996 Vol. 8 (02): 29-32 [
摘要
] (
2398
) [
HTML
1KB] [
PDF
1230KB] (
1381
)
33
简论电磁污染与环境保护
程民治
1865年由麦克斯韦创立的电磁理论,对人类生活实践有着极其伟大的指导作用。
1996 Vol. 8 (02): 33-34 [
摘要
] (
2031
) [
HTML
1KB] [
PDF
212KB] (
1182
)
35
磁性冰箱
周道其
世界各国科学家已经为寻求动力上有效益而又不污染环境的新型燃料奋斗了十几年。一种最有竞争力的燃料是液氢。氢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而只产生水蒸汽。液氢是一种通用燃料:可适用于轿车、卡车、飞机乃至火箭。遗憾的是,现有的工艺还不能制取廉价液氢,尽管这种气体是许多化学生产的副产品。另外,液化小容量氢气(1—5吨)也无利可图,而1—5吨通常又是加油站所需的容量。
1996 Vol. 8 (02): 35-35 [
摘要
] (
2050
) [
HTML
1KB] [
PDF
119KB] (
1020
)
36
核磁测井
郭余峰, 单秀兰
1946年,珀塞尔(E.M.Purcell)和布洛赫(F.Bloch)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在物质的一般状态中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所谓核磁共振,就是处在某静磁场中的物质的原子核系统受到相应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在它的磁能级之间发生的共振跃迁现象。
1996 Vol. 8 (02): 36-37 [
摘要
] (
2812
) [
HTML
1KB] [
PDF
197KB] (
1074
)
37
第八届物理学史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
张庆华
1995年10月8日至12日,国内40多个科研、教学与出版编辑单位的60多位物理学史工作者,聚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了以纪念X射线发现和现代物理学革命100周年为中心主题的第八届物理学史学术年会。
1996 Vol. 8 (02): 37-37 [
摘要
] (
2012
) [
HTML
1KB] [
PDF
103KB] (
1281
)
38
PC机如何进入Internet网
吴春珍
随着现代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空间。1994年,中国被获准进入Internet后,至今已有六个国际出口,联入Internet的主机已有数百台,用户也早已超过数千名。
1996 Vol. 8 (02): 38-38 [
摘要
] (
1913
) [
HTML
1KB] [
PDF
112KB] (
1205
)
39
粲夸克的提出与发现
肖明
科学通常是以下列方式向前发展的:首先,一个令人惊奇的效应在实验室里被观察到;接着,为了解释这个新现象,现有的理论框架必须加以拓宽或者改进。正是由于观察到了天王星运动的异常,才导致了一个海王星存在的预言。当伽伐尼(Galvani)把一口小刀接触到青蛙的腿部时,他发现青蛙的腿在抽搐,这因而导致了对电流的一个认识以及第一个伏打电堆的制造,X射线、放射性和奇异粒子的意外发现,也同样适合于这种科学发展的模式。
1996 Vol. 8 (02): 39-40 [
摘要
] (
1979
) [
HTML
1KB] [
PDF
346KB] (
1242
)
41
西博格和超铀元素
宋世榕
1951年,核物理学家艾·马·麦克米伦和核化学家格·狄·西博格一起,由于在超铀元素方面的卓越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一 西博格生平简介格楞·狄奥多尔·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于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北部矿山城伊什佩明的一个瑞典移民家里。
1996 Vol. 8 (02): 41-45 [
摘要
] (
2088
) [
HTML
1KB] [
PDF
635KB] (
1594
)
46
也析直觉的源泉
曹淑江
读了朱海星先生的文章《浅析直觉的源泉》(本刊1995年第3期)很受启发,但文章中的提法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此我也谈一下对直觉的认识,以期求教于读者和朱海星先生。从思维得出的结论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主体对其思维过程有无清晰的意识的角度来加以区分,思维可以分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
1996 Vol. 8 (02): 46-46 [
摘要
] (
1774
) [
HTML
1KB] [
PDF
162KB] (
1129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