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1994年 6卷 05期 刊出日期 1994-10-18

论文
论文
2 浅谈τ-charm工厂的物理
吴济民
近年来,高能物理学界一直在酝酿建造粒子工厂。就在美国决定超导超级对撞机(SSC)下马前后,美国批准在SLAG建造B粒子工厂。日本也批准在其高能物理昕(KEK)建立B粒子工厂。意大利决定建造φ粒子工厂。美国还改建CESR对撞机,其最后目标也是要建成一个B粒子工厂。 目前所指的粒子工厂,就是指比现有亮度提高100—200倍的e+e-对撞机,达到1033/厘米·秒,它们的质心系总能量分别选择在φ共振态、τ-J/φ共振态家族或“共振态家族能区(~10GeV),分别称为φ粒子工厂,τ-charm工厂(以下简称τCF)和B粒子工厂.
1994 Vol. 6 (05): 2-2 [摘要] ( 2576 ) [HTML 1KB] [PDF 413KB] ( 966 )
2 激光与现代医学
陈主荣,林秀华
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发明之一——激光,自1960年作为一种新光源初露锋芒之后,发展神速,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范围遍及国防军事、医疗卫生及国民经济诸多部门。激光诞生不久就与生命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在医学研究、临床治病方面日益显示其优势、其潜能深受人们关注。 光是生命系统赖以生存、成长的基本能源。植物依靠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光对人体的作用、对体内肌体组织产生的刺激,影响着组织细胞结构、形态及其功能。长期以来这些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光的一种特殊形态——激光,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早就受到重视,激光医学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包括激光技术用于基础医学的研究、疾病诊断、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
1994 Vol. 6 (05): 2-5 [摘要] ( 2054 ) [HTML 1KB] [PDF 2135KB] ( 1224 )
6 熵、信息与生物进化——布鲁克斯和威利学说简介
王梅生
布鲁克斯是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教授,威利是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堪萨斯大学分类学与生态学教授。二位学者(以下简称为B.w.)除了在各自的专业方面有大量的著作和论文发表外,他们对熵、信息与生物进化有极大的兴趣,并且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成为美、加、英三国这方面研究有影响的人物。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熵、信息与生物学的关系议论很多,也有不少论文或著作发表,然而大量介绍和引用的是早期物理学家薛定谔的观点以及近期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的协同学理论。
1994 Vol. 6 (05): 6-8 [摘要] ( 2074 ) [HTML 1KB] [PDF 587KB] ( 1869 )
8 谈谈核物理学
石宗仁
核物理是以原子核为对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核内组分的运动,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核间碰撞规律。原子核是一个有限多体、强相互作用的量子体系,决定了它的复杂性,此外,核本身具有许多特点,例如高密度强束缚,使它成为精确检验和发展标准模型的良好“实验室”,确切地说,现代核物理是强子物理,核物理也是一门与其它科学有着紧密联系和广泛应用的科学。 一、核物理学的进化 人们对原子核的认识是从外向内逐层深入的,研究范围从一般到特殊、从正常到奇异逐步扩大。它的发展分别体现了对物质的组分及相互作用力两个方面认识的统一。核物理学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与技术进步、特别是与加速器的发展有关。
1994 Vol. 6 (05): 8-11 [摘要] ( 1982 ) [HTML 1KB] [PDF 645KB] ( 1604 )
12 探索地外智慧生命(五)
李良
谈到自然之谜时,没有一个问题像不明飞行物(UFO)或飞碟引起人们那么多的议论了。早在1878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位名叫马丁的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忽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圆形物体在飞行,他感到非常惊奇,当时美国有150家报纸争相报道马丁的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见诸报端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不明飞行物的英文名称为“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其缩写为“UFO”。从那时以来,UFO常常指的是出现在天空或地表附近的一种奇异的、来历不明的发光飞行物体。
1994 Vol. 6 (05): 12-14 [摘要] ( 2026 ) [HTML 1KB] [PDF 248KB] ( 991 )
14 能量放大器——加速器驱动反应堆获得干净核能的新思路
郁忠强
不久前,西欧核子中心主任、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鲁比亚(C.Rubbia)领导的一个小组从高能物理实验中常用的量能器概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提供干净核能的新概念:利用高能强流质子加速器(能量0.8—1.5GeV,平均流强~7mA)产生的高能质子束,在物质中形成核级联过程而产生大量的中子,天然钍(232Th)俘获中子而转变为裂变元素233U,233U又裂变产生中子维持链式反应,他们将这个装置称为能量放大器,装置启动后,裂变元素在天然钍中的比例很快可以达到相对稳定,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能量产出,装置运行于次临界状态和相当低的中子通量下(~1014cm-2·s-1)以确保增值过程的稳定持续和设备无临界危险。
1994 Vol. 6 (05): 14-15 [摘要] ( 2768 ) [HTML 1KB] [PDF 476KB] ( 1484 )
16 B0-B0混合的时间关联性的实验观测
张良生
一、CP破坏与B0-(?)混合 在微观世界里,用“波函数”来描述微观客体的状态,它通常是位置和时间等的函数,波函数的平方表示粒子该时刻在给定位置具有的几率。把波函数中的位置矢量变号,称空间反演(P),它相当于把参考系从右手坐标系变成左手坐标系或反之。空间反演的结果,得到波函数的一个量子数:宇称(P的本征值)。连续两次空间反演,波函数就变成原样,所以,宇称只能取两个值:要么+l要么-1,人们原设想,空间反演(采用右手坐标系或左手坐标系)是人为的事,波函数本身的宇称不应该受影响,也就是说宇称是不变的。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当时人们认为不同的两个粒子θ和τ实际是同一个粒子(K介子),但它有时弱衰变到宇称为+1的末态,有时弱衰变到宇称为-1的末态。
1994 Vol. 6 (05): 16-20 [摘要] ( 2053 ) [HTML 1KB] [PDF 2372KB] ( 1117 )
20 太阳系起源时间的最早科学推算
杜钧福
一些读者可能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报导:大约一九八二年四、五月间,九大行星都运行到太阳一侧,而且几乎全集中到大约九十度的一个角度内。这当然是相当罕见的事件。但鉴于九大行星以不同的速度绕太阳运行,这种事件迟早会出现的。如果知道了九大行星的运行周期及它们目前的位置,可以预测多少年以后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进行过类似的推算,并据此来计算太阳系的起源时间。 在西汉中期,有一本叫作《命历序》的纬书出现。纬书是一种讲迷信的书。
1994 Vol. 6 (05): 20-22 [摘要] ( 2103 ) [HTML 1KB] [PDF 562KB] ( 1322 )
23 纳米电子学研究进展
奇云
一、跨世纪的新学科——纳米科技 原子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原子的不同方式排列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纳米科技是在0.1—100纳米(1纳米=10-9米)尺度上研究和利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高新科技。它的诞生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延伸到分子和原子。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分子、原子在纳米尺度上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因此,这一兴起于本世纪90年代的纳米科学技术,必将雄踞于21世纪,对人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4 Vol. 6 (05): 23-23 [摘要] ( 2275 ) [HTML 1KB] [PDF 1271KB] ( 1099 )
24 暗物质的引力透镜测绘
何常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而推行是?”换句话说,到底是什么主宰着宇宙的演变?现代物理学的回答是:那是质量引发的长程力——引力,对巨大引力束缚系统(如星系和星团)内部运动的研究证明:这些系统的质量中占绝对优势的是这样的物质形态:它不以从射电波到X射线中的任何波长发光。这种物质形态叫做“暗物质”,当前宇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暗物质所扮演的角色。 到了最近,已有充分证据说明,暗物质的总质量超过明亮物质(恒星、气体和尘埃)的质量至少10倍。
1994 Vol. 6 (05): 24-25 [摘要] ( 2258 ) [HTML 1KB] [PDF 480KB] ( 1184 )
26 超导体的军用前景
陈心中,徐润君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超导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用超导材料制作磁性极强的超导磁铁,用于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和制造大容量储能装置、高能加速器、超导发电机等,以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二是用超导材料薄片制作约瑟夫逊器件,用于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和灵敏度极高的电磁探测设备。 军事家们历来就是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酷爱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往往首先被应用于军事。
1994 Vol. 6 (05): 26-29 [摘要] ( 1965 ) [HTML 1KB] [PDF 357KB] ( 1107 )
29 谁能聆听“上帝”的声音?——反谈科学发现的逻辑
徐飞
在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历程中,有过无数传奇般的故事。类似“苹果落地”之类的传说,虽然家喻户晓,未必引人深思,连日来翻检史籍,发现这样两件科学史案例,在常人看来,这两件科学事件相去多年,似乎无甚关联,可是,认真追寻下去,我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上帝”的影子;它促使我们不断在想:人类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认识神奇的大自然?如果真的存在一个上帝的话,那么究竟是谁能聆听上帝的声音? 这两件科学事件其实都很著名,一是勒维烈通过数学计算,预见到海王星的存在;另一件则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
1994 Vol. 6 (05): 29-31 [摘要] ( 1989 ) [HTML 1KB] [PDF 363KB] ( 1008 )
31 评“德国原子弹”
江向东
美国纽约州联邦学院历史学博士马克·沃尔克的论文“海森堡、高德斯密特和德国原子弹”在《今日物理》上发表后,引起世界范围的反响。不少知情人士纷纷撰文评判,或是赞同,或作补充,或予抨击。在抨击性文章中,对立性最强,措词最激烈的,当数美国佛蒙特州的乔纳生·洛根的(《今日物理》1991年5月号)。
1994 Vol. 6 (05): 31-33 [摘要] ( 2017 ) [HTML 1KB] [PDF 363KB] ( 1063 )
33 理论,批判和哲学
海森伯,李让,贤见
物理学中的第一步 我愿意把我对早年物理学的回忆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问题联系起来,人们可使用多种方法,有些人构造唯象理论,有些人思考严格的数学图式,还有些人则作哲学思索,如此等等,我想以我在那段物理时期的经验来分析这种种不同的方法。 我刚进大学不久,当时在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系任教的索末菲教授来到我的房间,问我:“哎,你对原子物理感兴趣,你愿意试着解题吗?”
1994 Vol. 6 (05): 33-35 [摘要] ( 2015 ) [HTML 1KB] [PDF 1712KB] ( 1115 )
36 原子弹和酒
俞成
基安提酒 1942年12月2日,费米领导的实验小组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在试验成功时,尤金·魏格纳把一瓶基安提酒献给了费米,所有在场的人都喝了酒,随后大家都在这个基安提酒瓶的硬纸护壳上签了名,这是参加试验的人的唯一记录。 当天下午,青年物理学家艾尔·沃特姆伯格拾起了那个空基安提酒瓶,因为它的护壳上有大家的签名,它也就成了一件纪念品。以后年代里,那个酒瓶一直跟随着他四处奔波。 1952年,人们计划在芝加哥举行原子反应堆建成十周年庆典,此时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工作的沃特姆伯格答应12月2日那天他和那个酒瓶都会出现在芝加哥。
1994 Vol. 6 (05): 36-39 [摘要] ( 2294 ) [HTML 1KB] [PDF 228KB] ( 995 )
39 德布罗意和玻姆
沈惠川
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曾以一篇关于1717年前后统治者以及阁员和议员更替的论文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solvay)物理学会议之后,德布罗意改习物理学,于1913年取得科学硕士学位。1924年,他在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的指导下,以一篇划时代的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获得科学博土学位。1927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的“双重解理论”及其退化形式“波导理论”,并总结在一篇题为《物质及其辐射的波动力学和原子结构》的论文中。
1994 Vol. 6 (05): 39-40 [摘要] ( 3237 ) [HTML 1KB] [PDF 372KB] ( 1521 )
40 邮票上的核物理先驱
李基好
漫步邮票大千世界,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片原子科学的天地,这一枚枚微型的物理学史画卷展现出物理学家卢瑟福对原子核科学的卓越贡献。 恩尼斯特·卢瑟福,1871年8月30日出生于新西兰南岛纳尔逊附近的一个苏格兰移民后裔家庭里,母亲是教师,卢瑟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喜欢动手制作玩具,富有创造性。1889年至1895年在坎特伯雷学院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1895至1898年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作为主持人汤姆逊(见瑞典1966年邮票(1))的研究生。他们师生情长谊深,在物理学史上传为佳话,老师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学生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学生先殁于老师,汤姆逊去世后,与卢瑟福合葬于同一公墓,恰似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紧密结合在一起。
1994 Vol. 6 (05): 40-42 [摘要] ( 2131 ) [HTML 1KB] [PDF 404KB] ( 1219 )
43 伊·米·弗朗克
徐载通
伊利亚·米哈依洛维奇·弗朗克是著名的前苏联物理学家,1908年10月23日出生于彼得堡;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数十年来,弗朗克在物理光学、低能中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
1994 Vol. 6 (05): 43-44 [摘要] ( 1989 ) [HTML 1KB] [PDF 365KB] ( 1136 )
44 科苑快讯
卞吉,秦宝
1.光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在光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方面,美国一些著名实验室正在制造包含数以千计的微型激光器的芯片样片。这些芯片不是依靠电子流过电线,而是通过使激光在一秒钟里闪烁几百万次来传送和接收信息。美国政府预见到光电子技术的巨大潜能后,已决定着手建立全国性的光纤信息高速公路。这项庞大的计划一旦完成,将使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1994 Vol. 6 (05): 44-46 [摘要] ( 1849 ) [HTML 1KB] [PDF 251KB] ( 967 )
46 94全国高能物理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江向东
<sup>’94全国高能物理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江向东.
1994 Vol. 6 (05): 46-47 [摘要] ( 2209 ) [HTML 1KB] [PDF 902KB] ( 1366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