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1991年 3卷 06期 刊出日期 1991-12-18

论文
论文
1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教授
李士,李义发
葛庭燧,1913年5月3日生于山东蓬莱.1927年到北京求学,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理预科,北京师范大学理预科,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受聘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同时攻读硕士,1940年获得理硕士学位.后应吴有训、叶企孙教授邀请,赴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任教.
1991 Vol. 3 (06): 1-2 [摘要] ( 2241 ) [HTML 1KB] [PDF 750KB] ( 1142 )
2 内耗理论与实践的奠基者——记葛庭燧教授
李义发
198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上,葛庭燧荣获了这一国际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内耗与超声衰减国际奖”,以表彰他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内的理论、实验研究及其他方面的创造性贡献.
1991 Vol. 3 (06): 2-2 [摘要] ( 2178 ) [HTML 1KB] [PDF 252KB] ( 1295 )
3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十年回顾与十年展望(上)
唐鄂生
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过去的10年里从无到有,从纸面设计到装置建成,从抽象概念到具体实践,经历了近10个春秋,在参加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在同步辐射专用模式下已正常运行了~600小时.截止到1991年6月申请同步辐射机时的用户已经超过60,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上做了实验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过去的10年是值得纪念的10年.
1991 Vol. 3 (06): 3-5 [摘要] ( 2098 ) [HTML 1KB] [PDF 334KB] ( 1130 )
6 爱因斯坦后期的构思:基本相互作用与空间-时间性质的统一
A·萨拉姆,雪尘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力图用尽可能少的综合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全部复杂性.从这个观点看来,在物理学史上并列着三个名字: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都在统一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最大的成就.三百年前,牛顿把地球引力(支配苹果落地的力)和天体引力(保持行星在太阳周围轨道上运动的力)视为同一种力,统一了地球引力和天体引力.
1991 Vol. 3 (06): 6-9 [摘要] ( 2031 ) [HTML 1KB] [PDF 463KB] ( 1141 )
9 了解宇宙的新窗口——分子天体物理学进展介绍(之三)
李守中
有不少天文分子被称为“地外”分子.原因是在地球上找不到这种分子的天然样品,甚至化学实验室中也难以制备出来.但在星际空间或星周包层那种地球上不易模拟的超高真空(每立方厘米102—107个分子)、超低温(10—100K)、大尺度(天文时、空尺度)的特殊环境中,它们却能够以足够大的丰度产生和存在.
1991 Vol. 3 (06): 9-10 [摘要] ( 2110 ) [HTML 1KB] [PDF 264KB] ( 1076 )
11 受控核聚变——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之三)
朱士尧
托卡马克 这是一种环形的磁约束聚变装置.这种装置在近20年来进展最快,近一二年内可望达到劳逊判据,实现聚变点火,验证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并有可能首先建成托卡马克型的聚变反应堆进行发电.因而科学界和许多国家对托卡马克极为重视,投入了大批优秀人材和巨大的财政支持.托卡马克装置如题图所示.它的主体结构包括两部分,即真空系统和磁场系统.真空室真空度要求达到10-7帕以上.磁场系统包括磁场线圈及其供电电源.用分立的环形线圈(称纵向场线圈)排列成大环,套在形状像救生圈的环形真空室上.
1991 Vol. 3 (06): 11-12 [摘要] ( 2286 ) [HTML 1KB] [PDF 235KB] ( 1553 )
13 熵与信息——麦克斯韦妖的启示
冯端,冯步云
在生物进化论的背后,存在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一是生命的起源,即如何从无生命的物质变为有生命的物质,也可以说从无序到有序的问题;二是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那就是从有序到有序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科学家掌握的资料尚少,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已经画出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
1991 Vol. 3 (06): 13-15 [摘要] ( 2916 ) [HTML 1KB] [PDF 364KB] ( 1031 )
15 物理学家名言录(2)——自喻
芜茗
1 春蚕——居里夫人“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而同类……。”2 卒子——于敏“研究氢弹原理的,是一批科学工作者.参加设计、实验的人就更多了.
1991 Vol. 3 (06): 15-15 [摘要] ( 2571 ) [HTML 1KB] [PDF 130KB] ( 1052 )
15 以身许国
清明
1961年初春,“已是悬崖百丈冰”,天气窄冷.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专家组组长王淦昌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开始准备建造加速器的工作.
1991 Vol. 3 (06): 15-15 [摘要] ( 1809 ) [HTML 1KB] [PDF 130KB] ( 1043 )
16 同步辐射在晶体缺陷研究中的应用
赵际勇,杨平
同步辐射是由高能加速器所提供的具有多种优异光学性能的光源.同步辐射可提供从远红外到硬X光的连续波段的辐射,并且具有极高的光强度,以及高偏振度等性能,因而同步辐射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矿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是一台高能物理与同步辐射应用兼用型的加速器.同步辐射实验区提供了若干条光束线及相应的实验站,为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服务.其中最早投入运行、提供用户使用的是4W1A白光线及相应的X光形貌学实验站,用于对晶体缺陷及固体微结构的X光形貌研究.
1991 Vol. 3 (06): 16-16 [摘要] ( 2190 ) [HTML 1KB] [PDF 130KB] ( 1128 )
17 双手掰开“原子弹”
林凤生
1.1946年5月,在美国基尼岛的原子弹实验室里工作着一位青年科学家,他是加拿大人,名叫斯洛廷.2.斯洛廷的工作十分危险.他用手工操作两块半球状的铀块,使它们衔合起来,然后密切观察发生的现象.当它们恰好达到链式反应的临界点时,立即把两个半球分开.当时设备十分简陋,操作工具只是两把螺丝刀.3.一次他偶而失手,螺丝刀滑掉了.
1991 Vol. 3 (06): 17-17 [摘要] ( 2285 ) [HTML 1KB] [PDF 141KB] ( 963 )
18 往事回忆
卢鹤绂
我在明城校园五年,美国人对我这个科学工作者相当尊敬,但多以战争时期祖国何以不需要征用我这样人而不解,我则答以己奉召于得到博士后回国出力报效.事实上,先我回国的化学系同学潘友斋已将我的成就介绍给国立中山大学,其校长张云签发的教授聘书在我还未完成博士论文时即已寄到,我乃决定回国.
1991 Vol. 3 (06): 18-20 [摘要] ( 2283 ) [HTML 1KB] [PDF 326KB] ( 1381 )
20 战略防御与太空武器
施义晋
透过海湾战争的硝烟,人们惊奇地发现现代高科技已悄悄地渗透进了战争体系.不仅“电子对抗战”之类的新名词使人们大开眼界,而且在防御上也出现了新的突破.美国耗费了25年时间,22亿美元研制的“爱国者”反导弹导弹以80%的成功率拦截了伊拉克射向沙特与以色列的“飞毛腿”导弹.这是数千年战争史上矛与盾的竞争中,盾占了上风的一个例子.矛与盾这是战争双方必备的武器.在当今世界上,核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失.世界的武器库中保存着足于毁灭人类文明的核武器.核打击力量加上各类中长程导弹、火箭、航天飞机、卫星、空间站等运载工具,已形成了战略上的进攻性威胁.作为一般战争规律,有矛必有盾,战略防御概念也必然会应运而生.因此有人说,这是新一轮的扩张军备的竞赛,也不算为过.
1991 Vol. 3 (06): 20-22 [摘要] ( 2177 ) [HTML 1KB] [PDF 398KB] ( 1119 )
22 验证爱因斯坦是对还是错?
郑惕荣
传说16世纪末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过一个简单实验:从比萨斜塔上让一颗铅球和一颗木球同时下落,证明不同的质量同时到达地面.而今,两位斯坦福物理学家C.W.弗朗西斯·埃弗里特和保罗·沃尔登建议对这一原理(现在人们熟知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等价)进行验证,并宣称他们的实验精度为伽利略的1014倍.
1991 Vol. 3 (06): 22-22 [摘要] ( 2074 ) [HTML 1KB] [PDF 140KB] ( 963 )
24 国外物理科普杂志精文提要
秦宝
六年前,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辛普森报告其在氚的β衰变实验中找到了质量为17keV的中微子,这个质量为电子的1/30,大大高于其他人在氚衰变电子能谱末端测得的非零中微子质量值.但辛氏的实验结果很快受到一批新实验的否定,只给人们留下了怀疑.然而最近几个月来,这一问题又一次成了物理学家们的热门话题.全世界共有五个核β衰变新实验获得了结果.
1991 Vol. 3 (06): 24-25 [摘要] ( 1913 ) [HTML 1KB] [PDF 251KB] ( 954 )
26 中微子六十年
童国梁
中微子质量的测量方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通常的探测器是探测不到的中微子,但可由能动量守恒以及事例终态的重建得出事例的丢失质量,由此得出中微子质量,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法.从β衰变的电子能谱确定电子中微子质量用的就是此法.μ子族中微子和τ子族中微子质量也是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此外,还有采用中微子振荡和双β衰变法,这些是间接法.1)β衰变的能谱测量:β衰变中发射的电子能谱具有形状(如果电子中微子具有质量mv).
1991 Vol. 3 (06): 26-28 [摘要] ( 1789 ) [HTML 1KB] [PDF 326KB] ( 1086 )
29 理论物理所专题讲座
童述
我国著名的高温超导专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先生,应邀作了专题报告《高温超导研究现状》该报告包括三个方面:一、材料、结构、化学特征化及均匀性研究进展:①材料:按结构分类有二十几种超导材料.其中最常用的铜基氧化物超导材料的转化温度已从当初的30K提高到125K,其结构共性为两配位,四配位,五配位,六配位的铜氧团以不同的组合形式生成;一层铜氧面与两层铜氧面的Tc比近于2/3(Bi系例外?);最佳组合似为四配位与五配位.
1991 Vol. 3 (06): 29-30 [摘要] ( 2038 ) [HTML 1KB] [PDF 254KB] ( 937 )
30 现代物理信息
张杨
1.K.A.Strain等《对于涉重力波探测器的双重再循环实验演示》11期一个光学系统对激光干涉重力波探测器的信噪比改善7倍.2.K.B.Migler等《转动磁场在液晶中形成的孤立子及造型》11期发现连续转动的磁场,可在向列型液晶中形成非线性消散动力学造型.孤立子结构是磁场及转率的函数.讨论了生成、传播和转变.
1991 Vol. 3 (06): 30-31 [摘要] ( 1985 ) [HTML 1KB] [PDF 228KB] ( 1043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