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1993年 5卷 02期 刊出日期 1993-04-18
论文
论文
2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教授
唐廷友
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市.1943年毕业于(重庆)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1950年改攻天文并被聘入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
1993 Vol. 5 (02): 2-2 [
摘要
] (
2778
) [
HTML
1KB] [
PDF
1053KB] (
957
)
2
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人无缘
杨福家,卢鹤绂,张钟华
获诺贝尔奖,有两种情况:(一)是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奖.例如,在1983年前,物理学家涤知,谁找到Z°粒子,谁可以获诺贝尔奖;现在,人们确信,在SSC(超级超导对撞机)上探索质量起源,肯定可产生诺贝尔奖.(二)不知道有无可能以及什么时候会取得惊人成果.例如,STM(扫描隧道显微镜)即是.
1993 Vol. 5 (02): 2-2 [
摘要
] (
2386
) [
HTML
1KB] [
PDF
117KB] (
911
)
3
诺贝尔奖对中国人应该会有缘
阎康年
大凡中国人,特别是大陆上的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桂冠未落在中国人头上,既关切又优虑,都希望中国学子能够象拿到奥林匹克金奖那样,也取得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荣誉.时至今日,胰岛素人工制成和超导两项原希望与诺贝尔奖结缘的项目失之交臂,其他的项目更加渺茫.原因何在?
1993 Vol. 5 (02): 3-4 [
摘要
] (
2251
) [
HTML
1KB] [
PDF
245KB] (
1038
)
6
纪念朱洪元先生
冼鼎昌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洪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11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噩耗传来,他的同事、学生和所有熟悉他的朋友,无不感到十分悲痛.
1993 Vol. 5 (02): 6-9 [
摘要
] (
1886
) [
HTML
1KB] [
PDF
511KB] (
931
)
9
探测器的发展趋势
乔治·夏帕克,张英平
每年都有探测器的改进和新品种出现,但这些创新对物理研究的影响是有限的.许多年/人的巨额投资,以及今天大型实验对资金的需求,使得构思新探测器的热情有所冷却.然而,正在制造或计划制造的一些巨大的探测器,体现了那些曾被认为是革新的但无成功保证的构想.制造探测器的各组,常是最活跃的研究中心.
1993 Vol. 5 (02): 9-9 [
摘要
] (
1872
) [
HTML
1KB] [
PDF
138KB] (
895
)
10
我所认识的夏帕克教授
高文绣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正比计数管就已经在高能实验物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大面积探测系统,可以把很多根正比计数管排列堆积起来,但这样太笨重了,而且受管子外壳的限制,空间定位精度也不可能高.于是人们就想是否可以去掉计数管的外壳,制成外壳内包含有很多根阳极丝,有公共阴极的“多丝正比室”呢?从1949年到1956年曾有不少人做过巨大的努力,也出现过类似目前的多丝正比室那样的装置.
1993 Vol. 5 (02): 10-11 [
摘要
] (
2046
) [
HTML
1KB] [
PDF
1004KB] (
999
)
12
快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实验
徐克尊
仅由原子分子体系本身的物理量决定.1935年,Bethe证明广义振子强度与光学振子强度之间有如下关系:f(E
j
,q)=f
0
(E
j
)+Aq
2
+Bq
4
+…,df(E,q)/dE=df
0
(E)/dE+Aq
2
+Bq
4
+…当q→0即高入射电子能量(T>>E)和0°散射角情况下,不管玻恩近似是否成立,都有:方程右边各物理量实验上都能测量.于是用快电子碰撞测量0°散射微分截面,即通过能量损失谱测量可得光学振子强度.
1993 Vol. 5 (02): 12-15 [
摘要
] (
1838
) [
HTML
1KB] [
PDF
458KB] (
926
)
15
非晶半导体基本理论及目前发展概况
陈光华
一、非晶半导体基本理论非晶态半导体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兴学科,是凝聚态物理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已成为材料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量的事实说明,研究非晶态半导体的意义不仅在技术上能够产生新材料和新器件,而且对于认识固体理论中的许多基本问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晶态半导体的基本特征是:组成它的原子或分子作周期性排列,叫作长程有序性.基于这样的特征,利用能带理论,使得晶态半导体中的许多物理问题和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解决.而非晶态半导体,结构上是一种共价网络,没有周期性排列的约束,所以它在结构上、光学电学性质上很不同于晶态半导体.因此,在应用上也显示了自己的特征,已呈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1993 Vol. 5 (02): 15-17 [
摘要
] (
2045
) [
HTML
1KB] [
PDF
346KB] (
1100
)
17
学问之道
殷雅亭
我没参与教研高能物理学专业工作,焉能谈经验.虚度五十载,深深体会:“学问之道其得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其能竞业以守之.
1993 Vol. 5 (02): 17-17 [
摘要
] (
1977
) [
HTML
1KB] [
PDF
134KB] (
1076
)
18
锗硅异质结构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特性研究
卫星
如果你有机会到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参观,走进分子束外延组,隔着宽敞的玻璃窗,你将看到一台大型实验设备.中间是三个大小不等、银光闪闪的超高真空腔体,上边接满了一根根电缆线,还有液氮管道、冷却水管、压缩空气管,一眼望去真有点叫人眼花缭乱;四周是几只高大的机柜,安装着一台台精密电子仪器.这就是我国第一台锗硅分子束外延设备,已经在这里服役六年多,状态良好,至今仍是国内唯一投入运行的IV族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系统,为我国在IV族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的某些研究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立下汗马功劳.
1993 Vol. 5 (02): 18-20 [
摘要
] (
1890
) [
HTML
1KB] [
PDF
998KB] (
1201
)
20
留下永久的思念
秋埔
文裕先生悄然离去,使许多人为之悲痛.近读去年的《中国科学报》,有一篇题为《魂系教育事业》文章引起我的沉思.报载:张文裕遗愿捐助“希望工程”10万元.又言:这笔饱含着老科学家生前振兴祖国教育事业心愿的捐款,是“希望工程”迄今为止收到的国内最大一笔个人捐款.读罢心潮涌,泪水沾衣襟.
1993 Vol. 5 (02): 20-20 [
摘要
] (
2322
) [
HTML
1KB] [
PDF
763KB] (
915
)
21
珍藏在心底的回忆——思念朱洪元先生
吴水清
十一月四日下午,天气忽地冷起来.鼎昌先生给我电话,哽咽的喉咙停了一会儿才说出洪元先生刚刚过世的恶噩,我竟懵然好久,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啊,朱洪元先生,您怎么走得这样快,走得这么急,走得这么突然!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先生的言谈、笑容、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我刚接受主编《现代物理知识》杂志不久,便听到先生有一篇讲话要在理论所学术会议上发表,我贸然扣开他的办公室,说明了来意,先生爽快地答应了.
1993 Vol. 5 (02): 21-22 [
摘要
] (
1706
) [
HTML
1KB] [
PDF
227KB] (
859
)
23
美国同步辐射考察报告
唐鄂生
从通常的晶体单色器△E≈1-2eV的能带宽度提高到10
-8
~10
-9
eV的核共振宽度,中间往在需要有一级预置单色器,将带宽△E进一步压缩到meV量级,它通常选用Si(10,6,4)或Si(8,4,0)的切割型双晶单色器(Channel Cut)来完成.建议用斜切晶面的切割型双晶单色器来完成,其Bragg角的调整用自制的长杠杆调节机构来实现.通常市售的Huber转角台昂贵且精度不够,切割型双晶单色器,两个平面间夹角的细调,用压紧弹簧螺杆来调节,应用接近室温的循环恒温水保持晶体温度的恒定,偏差在±0.1℃.讨论中也有反对使用预单色器的意见,认为预单色器虽然能改进信噪比,但会严重影响光源强度.
1993 Vol. 5 (02): 23-25 [
摘要
] (
2064
) [
HTML
1KB] [
PDF
371KB] (
819
)
25
我的物理之路
张霖涛
一个人的一生要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有的人在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有的人在崎岖山路上摸索攀登,还有的人在荆棘满布的道路上逡巡不前.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的人生道路.我为自己选择的,是物理这条并不平坦却充满光明的路.小时候的我是个读书迷.《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都是我的老朋友.当我从书中知道,摇摇摆摆的不倒翁,转个不停的陀螺,会唱歌的录音机,飞得比鸟儿还高的飞机……都是根据物理原理制成的时候,我的心里常常想:物理多有趣啊!长大了我一定要学好它.
1993 Vol. 5 (02): 25-25 [
摘要
] (
1885
) [
HTML
1KB] [
PDF
235KB] (
969
)
26
1992年中科院高能所青年优秀论文摘要(部分)
怀英
1.郭愚益:BES产生的J/φ总数本论文完成了北京谱仪触发判选系统主要触发条件的离线模拟和触发效率计算.通过得到BES对于不同事例的触发效率、事例分类、单事例扫描等一系列过程,对北京谱仪第一批获取的J/φ事例总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北京谱仪产生的J/φ总数为:N
J/φ
prod
=(2.46±0.02(stat.)±0.50(sys.))×10
6
这为J/φ物理分析提供了基本参数.BES所有分支比的计算都引用了该数据,并已在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发表.2 包化成:VEC用于VMEbus的以太网控制器研制在利用VMEbus对BES数据获取系统进行改进研究的工作中,开发研制了一种基于VMEbus的以太网控制器——VEC.作为智能化插件,VEC能够访问VMEbus系统的公共缓冲区,以简单的服务界面为VMEbus系统提供自动式数据流服务.作为标准的以太网接口,VEC又能够将公共缓冲区中的待发送数据按照IEEE802.3帧格式发送入以大网电缆,并完成必要的链路控制,同时正确地将以太网中的有关数据按规定格式送入VMEbus公共缓冲区.VEC还能够按主机要求,适当调整数据格式.在已通过鉴定的BESDAQ改进研究样机系统中,VEC与VAX2000的通信速度达到1.6 Mbit/s,连续发送速度不低于3 Mbit/s.
1993 Vol. 5 (02): 26-27 [
摘要
] (
1840
) [
HTML
1KB] [
PDF
263KB] (
927
)
27
给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年们的一封信
唐孝威
自治界有许多未知事物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和发现.许多新技术有待你们创造和发明.为真理而奋斗是责任,为人类作奉献是幸福.科学研究中实验第一、创新为贵·实验是认识自然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要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仔细观察、勇于创新.青年人不要受狭窄的专业分工所限制,应该自由思考,积极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在逆境中顽强奋斗,在顺境中埋头苦干.困难是科学研究中常事,困难是科学工作者用武之地.
1993 Vol. 5 (02): 27-27 [
摘要
] (
1872
) [
HTML
1KB] [
PDF
133KB] (
924
)
27
从未改变教书的信念
冯克江
我于1959年由西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为开发祖国大西北,主动要求来到青海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已有32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道路多么艰辛、困苦,以及来自金钱的诱惑,也从未改变过我对教书的信念.我毕生坚信:办好教育,是四化建设的成功之本.
1993 Vol. 5 (02): 27-27 [
摘要
] (
1517
) [
HTML
1KB] [
PDF
133KB] (
928
)
28
现代物理百家短文
洁清
W.维恩(Wi-lhelm Wien),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关于热辐射定律而荣获1911年诺贝尔物理奖.劳厄评论他的“不朽业绩”在于“引导我们走到了量子物理学的大门口”.这里选择的短文摘自W.维恩1911年12月11日荣获诺贝尔奖演讲,题目为编者所加.研究工作面临着特殊的困难,我们不知道何时和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在科学上,新的概念往往来自完全不同的方面,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研究,常常为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带来希望.我们寄希望于未来.
1993 Vol. 5 (02): 28-28 [
摘要
] (
1643
) [
HTML
1KB] [
PDF
131KB] (
908
)
29
中子星——一个巨大的汤姆逊原子
陆埮
①已知原子核组成的半岛大家都知道,一个原子核是由一些质子和一些中子组成的高密物质.如果用质子数Z做纵坐标,中子数N做横坐标,那么已知的原子核大体上都分布在对角线附近,如图1所示:就是说,一个原子核内,质子数大体上与中子数相等.比如,常见的氮原子核
14
N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而钙原子核
40
Ca是由20个质子和20个中子组成.但是,随着质量的增大,原子核内的质子多起来,库伦排斥力就增大,使得稳定的原子核渐渐偏离对角线而向着中子偏多而质子偏少的方向弯曲.比如铁原子核
56
Fe由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组成,碘原子核
127
I由53个质子和74个中子组成.事实上,所有观测到的原子核,天然的和人工的,稳定的和放射性的,长寿命的和短寿命的,都集中分布在这条略有弯曲的近似对角线附近,形成半岛状分布.但是,这个半岛只能延伸到Z~106的地方.实际上,Z>92的原子核(超铀元素)都是不稳定的.Z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越容易自发裂变.Z>106时,原子核寿命将短到无法观测.更重的原子核是无法形成了.所以,半岛以外,乃是一片不能存在原子核的汪洋大海.
1993 Vol. 5 (02): 29-32 [
摘要
] (
2362
) [
HTML
1KB] [
PDF
451KB] (
1040
)
32
电子大小的估算与测量
赵国求
电子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是大家公认的.然而在电子的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中,如何估算电子的大小?实践中,又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呢?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论述.一、经典电子论中电子大小的估算经典电子论中,一个静止电子周围的电场E表示为:E=e/4π8
0
r
2
(1)相应静电场的总能量W
?
由下式给出:W
静
=1/2 8
0
∫E
2
dV,dV为电场中的体积元.积分遍及整个空间.
1993 Vol. 5 (02): 32-33 [
摘要
] (
6995
) [
HTML
1KB] [
PDF
245KB] (
937
)
34
发展中的γ射线天文学
李芝萍
现代天文学的知识有很多是通过分析天体的电磁辐射得到的,天体的电磁辐射的范围是相当宽阔的,它从无线电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直延伸到X射线、γ射线.对天体辐射观测越广,就越能较全面地认识宇宙.所以天文学家总希望把研究领域扩展到所有波段.
1993 Vol. 5 (02): 34-35 [
摘要
] (
1613
) [
HTML
1KB] [
PDF
256KB] (
1015
)
36
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王绶琯
唐廷友
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和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绶琯先生,1993年1月15日正值七十华诞.他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将近45年,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事业和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绶琯于1923年1月15日生于福建福州市,自幼聪颖好学、科学兴趣广泛.1943年毕业于(重庆)马尾海军学校造船班.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造船,于1950年完成毕业论文《一艘航空母舰的设计》.
1993 Vol. 5 (02): 36-37 [
摘要
] (
1683
) [
HTML
1KB] [
PDF
263KB] (
963
)
38
库仑阻塞、单电子相关隧穿与单电子晶体管
蒋平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发展新一代在原理上全新的电子器件是下一世纪电子工业的希望所在.在这一方面,近年来已有一个又一个的量子器件原型见诸报道;还有更多的设想和建议不断被提出来,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现在,又有一种新型小尺寸器件——单电子晶体管在在向我们招手.根据这种器件的发展前景,有人甚至提出了单电子学这一崭新的学科.单电子晶体管是与库仑阻塞这一著名的物理现象联系在一起的.
1993 Vol. 5 (02): 38-40 [
摘要
] (
3737
) [
HTML
1KB] [
PDF
342KB] (
1098
)
41
今日中国物理
清明
1 北京谱仪(BES)宣布找到ξ粒子证据ξ粒子是1983年,首先被美国的MARK Ⅲ 探测器发现的,通过J/φ衰变产生ξ.J/φ衰变到rξ,(r是光子),ξ再衰变到K
+
K
-
和民K(?)K(?)他们研究J/φ→rK
+
K
-
和rK(?)K(?)过程,测量到ξ粒子的质量为2.2GeV,其宽度很窄(只有十几个MeV).这是一个新粒子,大家十分感兴趣,因此有人猜测这是胶子球,有人说可能是(?)态.但不久,工作在同一个能区的法国探测器DM2扫瞄了2.2GeV附近,研究了J/φ→rK
+
K
-
和rK(?)K(?)的过程,都没有发现窄共振的ξ粒子.MARKⅢ,DM2都相继关闭,因而ξ粒子到底是否存在,国际高能物理界都希望北京谱仪(BES)探测器来回答,经过了一年多的认真分析,他们从几百万个J/φ衰变事例中找到了几十个ξ粒子的证据.不但在ξ衰变到K
+
K
-
,K(?)K(?)中看到,而且在ηη道中也第一次看到ξ信号.
1993 Vol. 5 (02): 41-41 [
摘要
] (
1651
) [
HTML
1KB] [
PDF
142KB] (
933
)
42
今日国外物理
梅岭
1 日本将发射首枚火星探测器据《世界科技译报》报道,经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批准,于1996年发射首枚火星探测器“行星B”,使日本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将探测器送上火星的第三个国家.同时获准项目包括“快车”试验,即于1993年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对回收材料的无人装置进行试验,及1996年发射工程试验卫星ETS-7二大项目.
1993 Vol. 5 (02): 42-42 [
摘要
] (
1564
) [
HTML
1KB] [
PDF
147KB] (
930
)
43
我的回忆
赵忠尧
经历数月的磨难,我终于在1950年11月底回到解放了的新中国.回国时,感到祖国一切都是新的,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自己向来未曾经过大的场面,又惭愧没有为人民做过多少事,心情很是兴奋与不安,只想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出力.1951年,我开始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由于我感到自己更愿意也更适合做具体的工作,便决定留在了实验室,着手核物理实验方面的建设.
1993 Vol. 5 (02): 43-44 [
摘要
] (
1806
) [
HTML
1KB] [
PDF
248KB] (
923
)
45
A
3
C
60
超导体的研究
孟宪仁
1991年5月,Bell实验室的A.F.Hebard等人首次在掺钾的C
60
中观察到高达18K的超导电性.于是,这项研究结果在全世界掀起广泛的研究热潮,成为近年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中又一热点.本文扼要介绍C
60
掺杂实验的物性测量结果,引起C
60
超导的几种可能机制及对C
60
掺杂研究的意义.一、A
x
C
60
的掺杂实验及物性测量结果Hebard等人发现掺钾的C
60
高达18K的超导电性是在9GHz频率下,用微波损耗测量样品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观察到的.当样品冷却到约20K时,电阻率略有增加,后又降低,直到5K时电阻率降为零.超导转变宽度为4.6K,4K时临界电流密度为40A/cm
2
.用SQUID磁强计测量证明了它的超导转变为18K.
1993 Vol. 5 (02): 45-47 [
摘要
] (
1701
) [
HTML
1KB] [
PDF
367KB] (
894
)
47
吴大猷先生与狄拉克的交往
沈惠川
和一位一代泰斗的物理学家相处三个月的经验,是很难得的.——吴大猷吴大猷先生诞生于1907年9月29日,今年是他86岁寿庆.狄拉克出生于1902年8月8日,逝世于1984年10月20日,今年是他冥诞91周年.吴先生是中国的一代名师;他培养了李政道和杨振宁两颗灿烂的明珠,狄拉克是著名数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吴先生和狄拉克之间有过一段亲密的交往,这在今后若干年内的中国物理学界和中国科学史界中必将引起人们长久的津津乐道.
1993 Vol. 5 (02): 47-48 [
摘要
] (
2712
) [
HTML
1KB] [
PDF
262KB] (
925
)
48
物理学与应用技术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姚开麒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使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孕育高级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又不断提出新要求.因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3 Vol. 5 (02): 48-48 [
摘要
] (
1881
) [
HTML
1KB] [
PDF
146KB] (
846
)
49
一页掀开的历史
秋埔
这帧彩照,高文绣女士珍藏了多年.直到最近,当听到乔治·夏帕克(G.Charpak)荣获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之时,她才在本刊记者芜茗、李之一再要求下,送给《现代物理知识》杂志发表.浓浓师生情,拳拳学子心.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永不消逝的激情!那激情便是对科学的执著与追求,对物理的深爱与精深.
1993 Vol. 5 (02): 49-49 [
摘要
] (
1504
) [
HTML
1KB] [
PDF
1209KB] (
962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