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1992年 4卷 06期 刊出日期 1992-12-18

论文
论文
2 中国杰出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
秋埔,
钱三强,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193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考取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公费,赴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工作,师从伊莱娜·居里。1938~1939年,与约里奥-居里合作,用中子打击铀和钍获得放射性的镧同位素,从所获的β射线能谱证明:它们是同一种同位素。这对解释当时发现不久的核裂变现象是有力的支持。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92 Vol. 4 (06): 2-2 [摘要] ( 1772 ) [HTML 1KB] [PDF 1069KB] ( 1185 )
2 钱三强与铀核三分裂现象
怀英,
物理学家钱先生在我们分别领导的实验室——巴黎铀学研究所和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时近十年,现将我们对他各方面的看法书写如下,以资佐证.钱先生与我们共事期间,证实了他那些早己显露了的研究人员的特殊品格,他的著述目录己经很长,其中有些具有头等的重要性.他对科学事业满腔热忱,并且聪慧有创见.十年期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并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时代人当中,他最为优异.我们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在法兰西学院,我们两人之一曾多次委托他领导多名研究人员.这项艰难的任务,他完成得很出色,从而赢得了他那些法国与外国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我们的国家承认钱先生的才干,曾先后任命他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导师的高职.他曾受到法兰西科学院的嘉奖.钱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组织工作者,在精神、科学与技术方面,他具备研究机构的领导者所应有的各种品德.
1992 Vol. 4 (06): 2-4 [摘要] ( 3977 ) [HTML 1KB] [PDF 1733KB] ( 1467 )
5 “SHC-2型声波特性测试仪”通过技术和生产鉴定
孙道夫,
今年6月26日至27日,由国家教委主持并组织国内10所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在国家教委青岛学术活动中心通过了青岛海洋大学科教仪器总厂设计生产的“SHC-2型声波特性测试仪”的技术和生产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测试仪填补了国内外该方面实验设备的空白,建议国家教委推广使用.“SHC-2型声波特性测试仪”是供高等院校物理实验用的一种综合性声学实验仪器和声学研究部门专用的测量仪器.该仪器可用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方法精确测量空气中声波的波长和波速,并可定量测量声
1992 Vol. 4 (06): 5-5 [摘要] ( 1751 ) [HTML 1KB] [PDF 654KB] ( 1269 )
6 物理学的精髓在于探索未知
李政道,秦宝,
高能物理研究之所以成为当今最有生气的科技领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际高能物理界历来有携手合作、令人称颂的传统.今年在我国举行的第一届东亚/太平洋一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物理、实验和技术研讨会,正是这种合作精神的最好体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为国际高能物理研究与合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先后所致的开幕词、闭幕词,对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的中国物理学界将有指导作用.为此,本刊特请秦宝、张涛根据会议文献翻译,并分别加上《物理学的精髓在于探索未知》、《我们今天面临的难题》标题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1992 Vol. 4 (06): 6-6 [摘要] ( 2070 ) [HTML 1KB] [PDF 120KB] ( 954 )
7 我们今天面临的难题
李政道,张涛,
我要从Fred Gilman报告中所用的两张幻灯片讲起.我们为什么相信SSC一定会产生新物理?要知道,投入运行不久的高能对撞机LEP性能超群,它的四个庞大的探测器都是现代科学与工艺的杰作,可是却没有产生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物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对SSC物理,以至整个高能物理的未来充满信心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物理学的现状.我在本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曾指出,本世纪初我们的前辈也曾面临两大难题:惯性参照系的缺乏和波粒二象性.
1992 Vol. 4 (06): 7-7 [摘要] ( 1743 ) [HTML 1KB] [PDF 459KB] ( 1340 )
8 学部委员李荫远先生主持 音乐与物理
叶云秀,
虽然弦乐器通过阻抗匹配装置加大了声音的传送,但一把小提琴还是敌不过一个管乐器,更敌不过一个合适大小的鼓.因此在交响乐演奏或其他演奏时,往往小提琴的数量远超过其他乐器的数量.不用说,这当然是为了使小提琴的声音能与其他乐器的声音相平衡.那么应该多少把小提琴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有十把小提琴演奏同样的曲调,即齐奏(同频率),那么它产生的总强度与同样演奏的一把小提琴相比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声强I正比于幅度a的平方,即I=ka2.如果十把小提琴同相位演奏,声波振幅都为a,则合成波的振幅A应为10a,总强度I=kA2=k(10a)2=100·ka2.即得到的合强度是一把小提琴时的100倍.
1992 Vol. 4 (06): 8-9 [摘要] ( 1824 ) [HTML 1KB] [PDF 1038KB] ( 1114 )
9 初学物理的感想
吕强
回想起来,我对物理发生兴趣,实在是件偶然的事.从上小学开始,我并没有显示出在某一方面的特殊兴趣,只是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我看书的内容很杂:文学艺术、科普读物、历史地理都愿意看.由于完全是出于乐趣,所以读的时候并不求甚解,而且对书的深浅也不大挑剔,当时看起来比较深的书也看了些,现在觉得这对我很有益处.此外,也爱参加一些课外的科技活动.
1992 Vol. 4 (06): 9-9 [摘要] ( 3425 ) [HTML 1KB] [PDF 121KB] ( 964 )
10 基本作用力
江向东,
一个理论愈是深刻,它的前提就愈简明,它描述的事物就愈繁多,它适用的范围就愈广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92 Vol. 4 (06): 10-10 [摘要] ( 1766 ) [HTML 1KB] [PDF 974KB] ( 1135 )
11 我的回忆
赵忠尧,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今年正值九十华诞.回首往事,他十分坦然地对我们说:“一个人能作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决定的.由于我才能微薄,加上条件的限制,工作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唯一可以自慰的是:60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人们从本栏主持人卢鹤绂先生评为“对后学颇有教育意义、多所启示”的《我的回忆》文章中,将进一步体验到赵老高尚的品德、严谨的学风.这篇回忆录原载《赵忠尧论文选集》里,除《在美国留学时期》一节己在本刊上期独立发表外,其它部分从本期起陆续转载.
1992 Vol. 4 (06): 11-12 [摘要] ( 2332 ) [HTML 1KB] [PDF 326KB] ( 1548 )
13 潜艇通讯和电离层的人工加热
杜钧福,
战略核潜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概念.这种可在水下发射远程导弹的核动力潜艇能长达几个月,无声无息地潜伏在北冰洋的冰层之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敌方战略要地附近的水域,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突然袭击.战略核潜艇的威摄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它的隐蔽性,即不易被查觉.其次是它的机动性,即按照指挥机构的意图机动作战.为了达到后一项要求,它必须与设于本土的基地保持密切的通讯联系.而这一点,又与隐蔽性相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核潜艇与派往敌国的间谍相似:联系与潜伏总是矛盾的.
1992 Vol. 4 (06): 13-15 [摘要] ( 2389 ) [HTML 1KB] [PDF 369KB] ( 1227 )
15 爆炸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进展
张凯,
爆炸是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物理与化学的过程,在爆炸过程中,以极高的速度释放出能量.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作功,产生破坏作用,如破坏弹体形成杀伤破片,爆破矿山抛掷土石,在介质中形成冲击波、应力波等.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在爆炸中心周围的介质中产生压力突跃,这种压力上升前沿只有几个微秒.爆炸力学学科就是要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来描述爆炸过程的力学,这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涉及爆轰物理学,其内容包括炸药的化学反应特征,炸药的爆轰过程及爆轰参数的理论与工程计算方法等;爆炸气体力学,其内容包括爆炸产物在其形成的特定流场中各个参量:压力场,密度场的计算.
1992 Vol. 4 (06): 15-18 [摘要] ( 2239 ) [HTML 1KB] [PDF 580KB] ( 1073 )
19 国内多孔硅研究近况
班学,
硅和砷化镓的电子结构不同.前者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在价带和导带间的跃迁需要伴随声子的吸收或发射;而砷化镓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可以直接在价带和导带间跃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砷化镓的发光效率远远大于硅.目前半导体光电器件均由砷化镓等直接带隙半导体制成.多孔硅是在单晶硅表面上制成的厚度约1—10μm的薄膜,其中含有百分之几十的孔隙,孔隙的横向直径很小,其量级为10nm,而高度可达μm量级.多孔硅在硅器件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多年来不断有论文发表.
1992 Vol. 4 (06): 19-19 [摘要] ( 1854 ) [HTML 1KB] [PDF 127KB] ( 1115 )
19 复旦多孔硅发光研究又获新进展
《研究进展简报》编辑部
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在国内首次观察到电致发光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多孔硅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之后,又获得两项新进展.
1992 Vol. 4 (06): 19-20 [摘要] ( 1677 ) [HTML 1KB] [PDF 371KB] ( 988 )
20 现代物理百家短文
洁清,
丁肇中,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这里发表的一篇短文,是从丁先生1974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所举行的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隆重仪式上讲演中摘出的.所说之言,语重心长;所谈之理,言简意赅.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的真理:自然科学理论离不开实验基础.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入,劳力者治于入.”
1992 Vol. 4 (06): 20-20 [摘要] ( 1934 ) [HTML 1KB] [PDF 122KB] ( 1050 )
20 爱因斯坦谈牛顿
方村,
爱因斯坦始终对物理前辈尊重和称赞.
1992 Vol. 4 (06): 20-20 [摘要] ( 1708 ) [HTML 1KB] [PDF 122KB] ( 974 )
21 理论物理所专题讲座(Colloquium)简讯
童述,
今年4月17日下午,北师大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黄祖洽先生应邀来我所作了题为《关于Navier-Stokes方程的讨论》的专题报告.Navier-Stokes(N-S)方程是流体力学中主要的基本方程.流体力学方程是宏观层次的经验性描述.流体状态由流速分布μ和有关的热力学量P(压强),ρ(密度)来描述.
1992 Vol. 4 (06): 21-22 [摘要] ( 1658 ) [HTML 1KB] [PDF 229KB] ( 916 )
22 博士论文录
尧水,
函数的一些物理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关于强子波函数的唯象模型.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关于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用关于夸克凝聚的自洽方程确定重整化群不变的夸克凝聚数值的方法,计算了发生动力学自发破缺强耦合常数的阈值.在单圈、双圈近似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凝聚的数值,得到了合理的结果.同时给出了一种发生动力学自发破缺的图象.
1992 Vol. 4 (06): 22-23 [摘要] ( 1661 ) [HTML 1KB] [PDF 257KB] ( 988 )
24 爱因斯坦到上海
林凤生,
l 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时,爱因斯坦夫妇乘日本船“北野丸”号到达上海,在江山码头登陆,受到上海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2爱因斯坦夫妇在欢迎代表的陪同下,在“一品番”餐厅品尝了中餐,然后去“小世界。听昆剧. 3爱因斯坦夫妇游览了城隍庙、豫园. ●当爱因斯坦走到南京路时,一些青年学生闻讯前来,竟高兴得用双手把德抬了起来. 5下午6时,书画名家王一亭在家设宴招待爱因斯坦夫妇.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同济大学校长威斯特夫妇等出席作陪. 6第二天凌晨,爱因斯坦夫妇乘原船离开上海赴日本讲学.
1992 Vol. 4 (06): 24-24 [摘要] ( 1634 ) [HTML 1KB] [PDF 942KB] ( 1018 )
25 固态离子学及其材料与器件
王刚,
固态离子学是一门研究固态中离子运动的现象和技术的新学科.它包括从现象和原子尺度上对晶态、非晶态、有机和无机固体中离子迁移过程的理解,这些材料(称为固态离子学的材料)的特性与其它材料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对其一般和专门过程的描述,以及日益增长的许多实际应用.近年来在能量的储存和转换、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许多实际应用大大加速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1992 Vol. 4 (06): 25-26 [摘要] ( 1689 ) [HTML 1KB] [PDF 1151KB] ( 1421 )
26 物理学丰富了我的人生
梁尚志,
我在大学读书时,对爱因斯坦理论发生了兴趣.
1992 Vol. 4 (06): 26-26 [摘要] ( 1651 ) [HTML 1KB] [PDF 582KB] ( 1160 )
27 塞曼效应的发现
郭奕玲,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ieterLeeman,1865—1943)由于发现光谱的磁致分裂现象,与洛仑兹(H.A.Lorentz,1853—1928)共获1902年诺贝尔物理奖.塞曼坚持研究磁光效应是由于受到了法拉第的启示,因此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法拉第的工作.一、法拉第效应的发现大家都知道,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的一生对人类作了许多贡献,最重要的应该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他本着自然力的统一性这一信念,坚持探索电与磁的联系,经过十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一系列电磁感应现象,并且进一步总结得出了这些现象的基本规律.
1992 Vol. 4 (06): 27-28 [摘要] ( 1744 ) [HTML 1KB] [PDF 1659KB] ( 1025 )
28 《物理学基础知识丛书》选读系列出版——现代物理知识精粹集锦
姜淑华,
1978年,中国物理学会和科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了一套《物理学基础知识丛书》,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中学物理教师和理工科大学生;其内容是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基础,系统介绍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它是一种高级科普读物,其撰稿宗旨是不用高深数字,而能伸展到最前沿的课题.要阐述历史,不能枯燥无味,篇幅也不能太长.十多年间,许多著名物理学家为这套书付出了辛勤劳动,丛书出版了双册,物理学崭新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爱因斯坦解决了牛顿理论中的许多困难;现在,人们又是怎样解决爱因斯坦留下的困难,并发展爱因斯坦理论的呢?
1992 Vol. 4 (06): 28-28 [摘要] ( 4460 ) [HTML 1KB] [PDF 126KB] ( 1206 )
29 富于开拓 锐意创新——记学部委员闵乃本教授
祁鸣,
1991年秋,一位富于开拓、锐意创新的学者,应聘担任了“八五”期间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之一的“光电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及制备过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就是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闵乃本先生.他今年57岁,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中年科学家.1959年,他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师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冯端教授.长期以来,闵乃本教授致力于晶体物理学的研究,尤其在晶体缺陷、晶体生长以及晶体物理性能等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他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
1992 Vol. 4 (06): 29-30 [摘要] ( 1958 ) [HTML 1KB] [PDF 247KB] ( 1031 )
30 关于音乐物理学含义的通讯
张永德,
前不久,本刊负责人收到张永德教授寄来的《音乐物理学导论》一书后,就有关音乐物理学含义、提出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等问题向该书作者进行讨教.现将张教授来信转载如下,期望得到广大科技人员与读者的注意.
1992 Vol. 4 (06): 30-30 [摘要] ( 1798 ) [HTML 1KB] [PDF 127KB] ( 1199 )
31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技术
赵越超,
X射线跟我们眼睛感觉到的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但X射线的波长要小得多.我们常说的X射线的波长在0.1埃至10埃之间。而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也在这个尺度范围中.每个原子或分子是一个对波的散射体,根据波的衍射原理,如果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有一定的周期性,则X射线会在物质中产生衍射现象.如果我们收集衍射信号并加予分析,就可以揭示晶体内的原子和分子的空间排列状况.X射线衍射技术正是这样一门科学技术,它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众多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992 Vol. 4 (06): 31-33 [摘要] ( 3012 ) [HTML 1KB] [PDF 1203KB] ( 1063 )
33 本刊明年举办高级科技英语写作培训班
鹏水,
随着近年来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开展,我国用英文撰写科技书籍及论文者日益增多,提高写作水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刊愿为此作点贡献,特主办《高级科技英语写作培训班》对象为已具备中级科技英语水平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编辑及研究生等.
1992 Vol. 4 (06): 33-33 [摘要] ( 1631 ) [HTML 1KB] [PDF 134KB] ( 1117 )
34 北京自由电子激先观测到自发辐射信号
庄杰佳,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承担的国家高技术863重大课题——北京自由电子激光(BFEL),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完成设计建造,并于1992年7月11日观测到自发辐射信号.
1992 Vol. 4 (06): 34-34 [摘要] ( 1677 ) [HTML 1KB] [PDF 124KB] ( 908 )
34 他们来自南大物理系
水浒,
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南京大学,有一个为世人称颂的物理系,她已经度过了70春秋,在育祖国英才、创一流成果两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
1992 Vol. 4 (06): 34-34 [摘要] ( 1412 ) [HTML 1KB] [PDF 124KB] ( 1094 )
35 物质不灭规律的应用——谈e+湮没谱学
彭郁卿,
物质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正电子(e+)的产生与湮没就是典型的例子.当能量较高(至少大于1.02MeV)的γ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有可能产生一对互为反粒子的正、负电子,而γ光子本身却“消失"了;当一个e+进入介质与一个e-相互作用时,也会发生“湮没”而放出γ射线.人们利用这一物质形式转换的规律建立了e+湮没谱学.
1992 Vol. 4 (06): 35-36 [摘要] ( 1535 ) [HTML 1KB] [PDF 1445KB] ( 959 )
36 数理学部新英才
任步雪,
胡仁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31年7月生于浙江江山.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6年至1958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58年回国后,被聘为二机部221厂实验部三室副主任、实验部副主任,二机部九院二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代院长、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科学数理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核爆炸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1992 Vol. 4 (06): 36-36 [摘要] ( 1592 ) [HTML 1KB] [PDF 143KB] ( 1009 )
37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及其应用
陈绍能,
在一间普普通通的房间里,房屋中间有一圈半人高的铁栏杆,围着一个直径2.7米左右的地下水池.该水池初看起来如同一口并.水池四周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大型设备,只有一台微机和一张简单的操作台,在微机荧光屏上显示着变换的数据.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口井,而是一座小型研究反应堆.反应堆本身坐落在水池底部.在满功率运行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水池底部发出一片明亮透彻的蓝光,这便是反应堆运行时的契仑可夫辐射.这座小型反应堆由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运行十分方便.全部运行工作只由一台微机控制,微机荧屏上的数据一目了然地显示着反应堆的运行状态和实验结果.反应堆装料很少,反应堆上部又有4米多厚的水层,对中子和γ射线起到了很好的屏蔽防护作用,故可建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包括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1992 Vol. 4 (06): 37-38 [摘要] ( 2084 ) [HTML 1KB] [PDF 242KB] ( 1079 )
39 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帕·阿·契伦科夫
徐载通,
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认为:现代物理学发轫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先哲们的研究.从那时起,摘取科学桂冠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师们都来自西方.他们何以得到如此殊荣?他们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他们是看见和听到什么而能告诉人们原子或电子确实存在:如此等等,曾使许多读者致函本刊编辑部,要求不定期地加以介绍.为此,从这一期起,本刊正式开辟《国外科学家介绍》栏目,希望从事物理学史研究的行家里手,能同我们一起耕耘这块处女地.我们和读者一样,期待着你们.
1992 Vol. 4 (06): 39-40 [摘要] ( 1721 ) [HTML 1KB] [PDF 254KB] ( 959 )
40 治学之道在用心
鲍家善,
治学之道无他,用心而已矣: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必须要“推陈出新”.所谓“推陈”,决不是把旧有的经验一概否定;所谓“出新”,也决不是胡思乱想.
1992 Vol. 4 (06): 40-40 [摘要] ( 1643 ) [HTML 1KB] [PDF 129KB] ( 1101 )
41 学部委员唐孝威教授主持 原子模型的建立和发展
王德云,
古代哲学家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对物质的结构有过许多设想.他们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留基伯(Leueippus)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Dmocrituse),被称为古原子论的奠基者.他们认为物质是由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原子组成.这种朴素的思想虽属机械唯物论,却是原子论的萌芽.如今世界上通常使用的原子一词,就沿用了古希腊的atoma(原意是不可分割的).在古印度将原子称为anu(意为微小).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家称为“端”,意思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分割的最原始的东西;而名家称为“小一”,认为“小一”这东西不再有内,也就无法再分割了,即为最原始的微粒.
1992 Vol. 4 (06): 41-42 [摘要] ( 1881 ) [HTML 1KB] [PDF 279KB] ( 1036 )
43 金属中的固体惰性气体
张桂林,
要想把氦、氖、氩、氪和氙等惰性气体变为固体是相当艰难的.若通过降温,则须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例如对于氪为-157℃,对氩为-189℃。近来人们用离子注入的办法,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室温将它们固化,而且在摄氏几百度才能使它熔化.这种固化的惰性气体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它不服从理想气体的规律,通常的范德瓦尔态方程对它已不适用.这个问题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必然要遇到的.例如在用离子溅射进行表面清洁处理时,无论用离子束混杂制造新合金,还是用惰性气体进行材料改性,或者用α粒子轰击反应堆内壳壁时,都会遇到形成固体惰性气体气泡的问题.因此,这种因离子注入而产生的气体固化现象,是最近大批物理理论和实验工作者感兴趣的问题.
1992 Vol. 4 (06): 43-43 [摘要] ( 2001 ) [HTML 1KB] [PDF 210KB] ( 1527 )
44 现代物理信息
张杨,
1.电子与μ子统用性的确证.新的分支比测量得到R?=Γ(Π→ev+Π→evγ)/Γ(π→μv+Π→μvγ)=(1.2265±0.0034±0.0044)×10-4.结果与标准模型一致.并在0.2%的精度内确证e-μ统用性的假设是成立的,(D.I.Britton et al.,No.20)2.低温下光子质量的上限.基于安培定律的零检验,给出了一个确定低温下光子质量mr的新方法.测量的结果是,在1.24K时,mr≤(8.4±0.8)×10-46g.
1992 Vol. 4 (06): 44-45 [摘要] ( 1608 ) [HTML 1KB] [PDF 349KB] ( 1325 )
46 今日中国物理
清明,
1 复旦研制半磁半导体薄膜据《研究进展简报》报道,复旦大学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简单国产设备,建立一套热壁外延装置,成功地在GaAs衬底上生长出Zn1-xMnxSe半磁半导体薄膜,用X射线衍射、喇曼散射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薄膜的晶体质量良好,磁性元素Mn的含量最高可超过15%,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样品已提供有关单位进行各种磁性测量和基础研究.2 物理学家郑志鹏教授被任命高能所所长据《情况简报》报道,中国物理学家郑志鹏教授被中国科学院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书鸿、徐绍旺、马彤军、赵维仁先生被任命为副所长.
1992 Vol. 4 (06): 46-46 [摘要] ( 1565 ) [HTML 1KB] [PDF 141KB] ( 1007 )
47 今日国外物理
梅岭,
1 美一实验室暂停冷聚变试验据《科技日报》报道在美国加州一实验室冷聚变槽内,当钯电极下部没入重水中,槽顶部电极暴露在氧和氘气里.正常的钯表面有一层水膜,不与气体直接接触.一旦电极出现干燥点,当氧与氘在钯催化电极表面结合时最容易发生爆炸,轻者将聚变槽盖推离钢槽,重者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英国电化学家安·赖利当场毙命,远离赖利的其它3位学者也被碎片击中.该实验室冷聚变试验被迫暂停,保安人员已赴现场调查.2 美发明引导聚焦中子束新方法据美《科学新闻》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R·格·唐宁所在研究小组,利用一束含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的若干条窄小通道的玻璃纤维,引导中子束在通道光滑的内壁将中子弹来弹去;只要轻轻弯曲一束纤维中每一条纤维,可以控制已出现的中子束,使之在某一小点上聚焦.
1992 Vol. 4 (06): 47-47 [摘要] ( 1641 ) [HTML 1KB] [PDF 144KB] ( 944 )
48 《现代物理知识》1992年1—6期要目
1992 Vol. 4 (06): 48-48 [摘要] ( 1571 ) [HTML 1KB] [PDF 131KB] ( 1052 )
49 星陨光犹在——记三强恩师
沙恩,
聂荣臻元帅说过:“三强,是我们的国宝。”啊,三强恩师!您从父亲钱玄同那里,接受“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谆谆教导;您从导师伊莱娜那里,获得“为科学服务,科学为人民服务”的赠言。赛纳河的旖旎风光,并没有留住您青春的脚步;带着世界第一张核裂变照片,您扑向祖国母亲的怀抱。悠悠报国情,您登高一呼、分兵布阵,筹建中国原子核科研基地,组创中国科学院,为中国的两弹一星运筹帷幄,功不可没!拳拳君子心,您只讲奉献,不谈索取,无私忘我地培养、选拔一代又一代科技人才,让中华崛起的梦想变成东方巨龙的腾飞!您的一生大起大落,您的一生气壮山河。情系中华,魂系中华,您用毕生的心血与挚爱铸就永垂青史的丰碑!历史不会忘记您,我们敬爱的恩师 ——钱三强先生!
1992 Vol. 4 (06): 49-49 [摘要] ( 1573 ) [HTML 1KB] [PDF 1181KB] ( 1271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