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1991年 3卷 02期 刊出日期 1991-04-18
论文
论文
1
执著于事业璔报效于祖国——记物理学家余瑞璜教授
贺天民
余瑞璜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吉林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他执著于科学和教育事业、赤诚报效于祖国,数十年如一日,在固体物理学的X光晶体结构和电子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热爱祖国 献身科学1929年,余瑞璜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同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在军阀混战、国无宁日的年代,余瑞璜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蹂躏.作为一个爱国热血青年,他于1935年毅然走上了出国留学、寻求中国强盛的“科学救国”道路,去英国曼澈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1938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英国伯明瀚大学冶金系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导师布拉格教授曾建议他到其父老布拉格教授领导的英国皇家研究所去工作.这对余瑞璜来说,不仅意味着事业上有发展,而且生活上也有保障.
1991 Vol. 3 (02): 1-2 [
摘要
] (
2227
) [
HTML
1KB] [
PDF
240KB] (
1091
)
2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余瑞璜
贺天民
余瑞璜,1906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系进行科学研究.1939年,他携妻室儿女回国,先后在昆明清华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8年,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1991 Vol. 3 (02): 2-2 [
摘要
] (
2142
) [
HTML
1KB] [
PDF
850KB] (
954
)
3
研究物质结构的重大突破
谷青
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杰罗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和加拿大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 奖励他们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于电子与质子及束缚中子深度非弹性散射进行的先驱性研究,这项研究对粒子物理学中夸克模型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继霍夫斯塔特于1961年,丁肇中和里克特于1976年,费奇和克罗宁于1980年,鲁比亚和范德梅尔于1984年以及莱德曼、斯瓦茨和斯坦博格于1988年之后,实验粒子物理学家又一次荣获自然科学中的最高嘉奖.这件事说明了实验粒子物理学在当代物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991 Vol. 3 (02): 3-5 [
摘要
] (
2131
) [
HTML
1KB] [
PDF
331KB] (
1303
)
5
夸克之间的色相互作用
魏安赐
夸克和反夸克具有质量、电荷、弱荷和强荷(色荷),可以参与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弱作用和强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即色相互作用.一、夸克的味与色目前确认夸克共有六种,即u、d、s、c、b、t,它们各有对应的反夸克,夸克的种类被形象地比拟为味道.六味夸克分为三代:(u、d),(c、s),(t、b).在强子中,同一代夸克以及不同代夸克之间,都可以通过交换中间矢量玻色子而发生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夸克的味道.但是,只在不同代的夸克之间,才有弱相互作用的混合效应.
1991 Vol. 3 (02): 5-7 [
摘要
] (
2760
) [
HTML
1KB] [
PDF
306KB] (
1093
)
8
化合物半导体—绝缘体界面的界面态
何力
为了表彰我国年青的物理学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刊新辟《青年物理学家论坛》栏目.本期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黄昆教授主持,他亲自审阅何力这篇文章,认为“这篇文章内容比较丰富,阐述也是扼要清晰可读的,可以发表”.何力于1982年赴日本留学,1985年在东京电气通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北海道大学获博士学位.他在半导体化合物的界面态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已发表的近30篇论文有5篇发表在国际一级杂志上.他的导师长谷川机教授称赞他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优秀科学家.他在1989年度的863高技术任务完成情况评比中获得专家组的最高评分,并于1990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现已赴德继续从事HgCdTe分子束外延与超晶格的研究工作.
1991 Vol. 3 (02): 8-10 [
摘要
] (
2259
) [
HTML
1KB] [
PDF
324KB] (
1195
)
10
穆斯堡尔谱学三十年
K.J.Anderson,程毓燕
穆斯堡尔在阅读自己关于
191
Ir共振的第一篇文章时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直接由多谱勒位移实验来确定自然宽度的谱线——他预见到会有一场竞争.他把文章送到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人阅读的德文《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当立即有二百多人来索取复印本时,他“迅速意识到这竟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因发现这种“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生于1929年1月31日.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花费了一年时间,后来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1952年完成学位课程,1954年完成了他的论文.1955—1957年,他到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1 Vol. 3 (02): 10-11 [
摘要
] (
2645
) [
HTML
1KB] [
PDF
241KB] (
1251
)
12
现代宇宙学概述
李良
现代宇宙学是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分支学科, 它从整体角度研究宇宙的结构、运动和演化.事实上,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一方面依赖于观测和经验,另一方面依赖于思维和演绎推理.宇宙,按其原来的字义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意思.中国古代先哲提出“四方上下曰宇,经古来今曰宙”、“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以及“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等概念,古代所讨论的宇宙,不外乎大地及其周围的天空.哥白尼冲破了宗教神学的阻挠,纠正了托勒密地心说的错误,建立了日心说,引起了天文学的巨大革命.但是,哥白尼时代所指的宇宙实质上是太阳系.
1991 Vol. 3 (02): 12-14 [
摘要
] (
1974
) [
HTML
1KB] [
PDF
355KB] (
1319
)
15
一九九一年超导研究展望
章立源
新的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是超导研究发展史上划时代的突破.尽管遇到一些困难,但从当前超导研究的情况看,无疑一直在取得稳定的进步.一旦高温超导技术应用取得决定性突破,其影响将会波及工程技术、计算机、能源、军事、医学、地球物理探矿技术、地震预测技术、精密仪器乃至一些基础学科(如生物磁学、强磁场下物性学等)的发展.
1991 Vol. 3 (02): 15-17 [
摘要
] (
2115
) [
HTML
1KB] [
PDF
360KB] (
959
)
17
她给我插上奋飞的翅膀
黄先荣
夜,静极了.南大校园里,灯火通明.象往常一样,做完了功课、预习之后,又翻阅我生活中的伴侣——《现代物理知识》,仿佛只身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大厅里,聆听王淦昌、张文裕、赵忠尧、朱洪元教授给我讲解物理新发现…….我是一个物理系四年级学生,平时学了不少系统的物理知识,但对许多高深物理知识究竟有什么用,心中总感到迷惑,甚至怀疑现代物理是否陷入繁杂的数学推理之中,变成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学科.读了《现代物理知识》,对现代物理学的进展与应用有所了解,使我眼界顿开;它介绍的各种新奇的物理思想、实验和重大发现,使我惊叹不已,激起了我对学物理、用物理的强烈兴趣,心中所有的疑虑也烟消云散了.学校不是真空.随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在我周围有不少人感到读书无用,学物理更无出路.
1991 Vol. 3 (02): 17-17 [
摘要
] (
2312
) [
HTML
1KB] [
PDF
134KB] (
1216
)
18
激光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
王祖赓
在物理学家汤斯、肖洛、卜洛赫洛夫和巴索夫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美国人梅曼于1960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在梅曼获得成功之后的几个月内,又有好几种激光器研制成功,其中包括第一台连续波运转的激光器——氦氖激光器.以后,各种激光器竞相出现,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在固体激光器方面,首先研制成功的红宝石激光器是以掺氧化铬的氧化铝晶体为工作物质的,激活离子为三价铬离子.1961年到1964年间,在一系列不同基质晶体中掺稀土元素(如钕、镨、铥、钬、铒、镱等)的激光相继运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输出波长为1.06微米的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和掺钕的硅酸盐玻璃激光器,它们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已发现了好几十种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而激活离子除了大多数稀土元素外,还有过渡元素.由它们制成的激光器输出波长分布在紫外到近红外区内.
1991 Vol. 3 (02): 18-20 [
摘要
] (
1896
) [
HTML
1KB] [
PDF
339KB] (
1058
)
20
落管——空间实验的地面模拟手段
秦志成,杨海清,王文魁,刘培铭,王龙,陈佳圭
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空间环境,制备地面无法得到的新材料和在空间实现材料新工艺.然而,空间实验机会十分难得,且耗资甚巨.为此,各国科学家在地面建造了各种模拟空间环境的实验设施.落管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垂直安置并抽成真空(或根据需要充以某种惰性气体)的长管.样品在其顶部的熔化室熔化后成液滴状自由下落,并在下落时产生的失重和无容器过程中凝固,以进行空间材料研究的模拟实验.
1991 Vol. 3 (02): 20-21 [
摘要
] (
2582
) [
HTML
1KB] [
PDF
224KB] (
982
)
22
太阳活动第22周峰年和峰年联合观测
刘炎
众所周知,太阳的活动有着为期11年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太阳正处在第22活动周的峰年期间.那末,什么是太阳活动峰年?为什么要研究峰年太阳活动,这是当前人们颇为关心的话题.一、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周期,也称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它是根据日面黑子数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1848年,德国天文学家沃尔夫提出了一种太阳黑子的计数方法:R=K(N+10g),式中g为日面上出现的黑子群的群数,N是日面上单个黑子的总数,K则是一种改正数.与观测时的仪器、方法、条件和观测人员的个人因素等有关.R称为黑子相对数或沃尔夫数,由于其简便有效,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序列最长、最重要的一种太阳活动指数.
1991 Vol. 3 (02): 22-24 [
摘要
] (
1851
) [
HTML
1KB] [
PDF
1287KB] (
1065
)
24
物理学——自然的美学
周纲
已经有不少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喜欢物理这一门学科,为什么把它作为自己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它美,所以我喜欢它.不少人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物理学美?它美在何处呢?我同一般学生一样,是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的.那时的我,对物理这一门学科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也没在这方面显示出过多的兴趣.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物理竞赛,我并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也没作任何准备,还是我们物理老师拉我去参加考试的,我无心于此,并且第一个交了卷,事后我竟意外地得知:得了全校第一名.此后,物理这门学科就引起了我专门的注意.当然,要说我真正喜欢上它,还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展开在我面前的物理世界更加广阔起来.
1991 Vol. 3 (02): 24-24 [
摘要
] (
2817
) [
HTML
1KB] [
PDF
132KB] (
880
)
25
国外物理科普杂志精文提要(六)
秦宝
1980年人们发现了第一种有机超导体,它的临界温度低于1K,而到了1988年,有机材料的最高超导临界温度超过了10K.美国阿贡国立实验室最近报告他们合成了两种新的有机超导体,第一种的临界温度在环境气压下达到11.6K,第二种材料则在3×10
7
帕气压下在12.8K时变为超导.
1991 Vol. 3 (02): 25-25 [
摘要
] (
2090
) [
HTML
1KB] [
PDF
132KB] (
929
)
26
今日中国物理(五)
本刊编辑部
1.朱伟等人提出 EMC效应新模型据《核所信息》报载,华东师大副教授朱伟,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建国,研究员邱锡钧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肇西,从1983年开始,研究核子内的夸克分布,指出EMC效应(European Muon Collaborotion)涉及到两个不同层次的夸克概念:当人们论述束缚态核子内的夸克时,指的是组份夸克(或叫结构夸克);而论述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的夸克,则指流夸克.考虑到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他们提出核内组份夸克模型的初步理论,预言核内海夸克不可能增强.其论文于1985年在荷兰《物理通讯》(Phys.Lett)发表.1986年BCDMS国际协作组在第2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所公布的实验结果表明:EMC实验组的原始实验数据在小X(Bjorken光锥变量)区的上升是错误的.
1991 Vol. 3 (02): 26-26 [
摘要
] (
2047
) [
HTML
1KB] [
PDF
138KB] (
816
)
27
今日国外物理
本刊编辑部
1.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正在设计与运行据《Syncrotron Radi-ation News》报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研究中遇到不少难题,正在解决的有:束团长度(<10PS)、多束团不稳定性、离子捕集、环境稳定性等.由于辐射光源的设计和运行对低发射度和适当的动力学孔径的特殊要求,给磁铁布局设计提出了严格的约束,因此许多独创的解决方法将在实际运行中受到检验.
1991 Vol. 3 (02): 27-27 [
摘要
] (
1792
) [
HTML
1KB] [
PDF
138KB] (
838
)
28
诗人的物理学
赖德曼,楼格
在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黄金时代——那是在1968年学潮之前的五十和六十年代——教书上课是很认真的.在拉比的严格指导下,教授们努力为深浅不一的所有课程下功夫,把大班分成适当的小班,并开始将基础物理学分成五六类:为未来物理学家的是一类,为理科学生的是一类,为医预生的是一类等等.有一类是拉比保留的,只托付给讲课最有本事的教员.这门课程叫做为诗人而设的物理学.诗人的物理学实际上是一门选修课,文科学生可以用它去得到他们必修的理科学分.我们当时猜想选这门课的人不都是诗人.
1991 Vol. 3 (02): 28-28 [
摘要
] (
1802
) [
HTML
1KB] [
PDF
131KB] (
736
)
29
美国的超导超级对撞机
张英平
1989年9月7日上午,美国参、众两院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建造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加速器——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即SSC)的决定.这台加速器,是周长87公里的质子-质子对撞机,质心系能量40TeV(1TeV=10
12
电子伏),建造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南郊农场地下50米左右,耗资60亿美元,由美国能源部领导,SSC实验室(命名为罗纳德·里根高能物理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R·Schwitters)负责,在1998年建成.
1991 Vol. 3 (02): 29-31 [
摘要
] (
3541
) [
HTML
1KB] [
PDF
301KB] (
925
)
33
探索夸克存在的证据
谷青
1947年,汉生(W.W.Hansen)正在用第一台电子直线加速器作实验. 1968年10月费因曼正在用部分模型解释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实验结果.
1991 Vol. 3 (02): 33-33 [
摘要
] (
1968
) [
HTML
0KB] [
PDF
252KB] (
733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