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03年 15卷 05期 刊出日期 2003-10-18

论文
论文
0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
小安,小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小安@小文
2003 Vol. 15 (05): 0-0 [摘要] ( 1835 ) [HTML 1KB] [PDF 135KB] ( 1040 )
3 自然本性与还原论
温伯格,江向东,黄艳华
依照惯例,大学哲学史课程都是从大约公元前600年小亚细亚的泰勒斯讲起。根据后人的记述,泰勒斯宣讲每种东西都是由水组成的。了解泰勒斯的东西,大学生们这是从一种他们知道是错误的学说开始他们的哲学研究,这对他们是种有益的经历。虽然是错误的,可是泰勒斯和他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的继承人却并不就是愚蠢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也许能够用一些简单而普遍的原则为基础来对许许多多复杂的事物作出解释:每种东西都是由水组成的,或者每种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或者每种东西都在流动,或者所有东西都不曾改变,或者无论什么。仅有这种纯粹定性的思想没能取得什么大的进步。
2003 Vol. 15 (05): 3-7 [摘要] ( 2363 ) [HTML 1KB] [PDF 231KB] ( 1876 )
8 热熵、物熵和信熵对人类的影响
李洁
熵是量度任何系统在微观层次上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无序度越高则熵值越大。这个概念既包括能量和组成物质本身的无序度,还包括所有建构事物系统存贮的信息的无序度。我们把前者称之为热熵和物熵,而后者称之为信熵。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认识这几种熵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对热熵、物熵和信熵的平衡取舍,才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一、热熵和物熵的自然流向从能量角度来看,熵定律意味着自然进行的能量转化过程总是由有序度高的能量向有序度低的能量转化,这个过程必定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2003 Vol. 15 (05): 8-12 [摘要] ( 2105 ) [HTML 1KB] [PDF 670KB] ( 1997 )
13 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与探析
李怀伦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而且难以把握的力,尽管我们都熟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平行于二物体相切的平面”这个结论,但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状态的复杂性,使其表现为以下运动形式:一、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且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其表现为具有阻碍性质。这种性质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屡见不鲜,判定下来也较之简单,故不再赘述。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垂直,其表现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直接相关。
2003 Vol. 15 (05): 13-14 [摘要] ( 2153 ) [HTML 1KB] [PDF 114KB] ( 1630 )
14 纳米科技与生活
殷春英
纳米科技是当前全球都在谈论的热门话题,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它的迅速发展将促使21世纪的几乎所有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关注纳米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一、何为纳米科技“纳米”(nm)为一米的10亿分之一,纳米科技中的“纳米”为10~9nm,发丝的直径约为8万纳米,原子的直径在01~03纳米之间。所谓纳米科技,是指用数千个分子或原子制造新型材料或微型器件的科学技术,是指在01~100nm尺度空间,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
2003 Vol. 15 (05): 14-16 [摘要] ( 2365 ) [HTML 1KB] [PDF 152KB] ( 1593 )
17 物理学的新延拓——经济物理学
王劲松,黄开齐
经济物理学的提出及其发展近年来,由大量的、存在强相互作用的组分组成的、远离平衡的复杂系统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复杂性理论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经济系统与其他复杂系统具有相同或十分相似的性质,比如,热力学系统中的分子运动和经济系统中的商品运动都具有数量极大和运动随机的特征,其运动的相似性如下表:分子运动分子扩散涨落分子密度速率碰撞商品运动商品扩散价格波动商品密度流通速率竞争这使得人们自然想到运用处理复杂系统的熵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必定自发向熵极大的平衡态发展。由此可以定性推定,市场的某些表征量发展,也是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2003 Vol. 15 (05): 17-20 [摘要] ( 2068 ) [HTML 1KB] [PDF 874KB] ( 2167 )
20 量子理论在自然科学中的扩展和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杨兆华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可以说是物理学中量子理论对人类文化及人类社会产生空前影响的世纪。具体表现是,量子力学首先在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又扩展到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进而又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认知观念。量子观念刚刚诞生就对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氢原子光谱等问题的解决显示出了独特能力。1928年,那时奇妙的微观世界才刚刚展示它的底蕴,人们只知道两个粒子(质子和电子),但量子理论却非常成功地解答了一连串的物理之谜,使人们终于正确地掌握了氢原子和氢分子的形成,隧道效应也开始帮助人们了解放射性核的α衰变。
2003 Vol. 15 (05): 20-22 [摘要] ( 2083 ) [HTML 1KB] [PDF 437KB] ( 2548 )
22 伽耳顿板实验的演示与新解释
黄沛天
如何揭开混沌现象神秘的面纱,让中学物理教师、大学生乃至高中学生也能对它有个适当而又较准确的了解,是基础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混沌之父洛伦兹在其《混沌的本质》一书中,除了介绍沿雪坡滑行、树叶的飘落和飘扬的旗帜等一图1弹球器(黑圆点为槽针)些生动的例子之外,还用一种弹球游戏器(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街头市面上也曾流行过此类游戏器)中弹球的行为来图解混沌。如图1所示,带锯齿的曲线代表两个以几乎相同速度出发的弹球的球心轨迹。球径可由槽针和球路急转点的距离来判断。
2003 Vol. 15 (05): 22-22 [摘要] ( 2119 ) [HTML 1KB] [PDF 58KB] ( 1203 )
23 波普的世界3理论及其对现代文明进程的启示
林劲松
现代物理学明确地告诉人们:对物质本体世界的认识,必须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或者说只有介入主体因素(知识、理论、观念、思维等)才有可能揭示物质的本体论存在。科学哲学家波普对此类问题深有研究,从而提出了在科学界产生深远影响的“3个世界”的命题。他把研究对象称为世界1,把实践主体称为世界2,把精神产品称为世界3。“3个世界”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3的理论,而世界3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世界3的客观性和自主性的统一。一个是增长的内在源泉,一个是增长的内在动力。
2003 Vol. 15 (05): 23-23 [摘要] ( 2142 ) [HTML 1KB] [PDF 56KB] ( 1921 )
24 极端星系之谜
许梅
位于武仙星座(见图1)“英雄赫剌克勒斯两肩之间”的蓝色星系“小耗子”马卡良501①在1997年的一夜之间被发现成为一个“巨人”。先是在1992年,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捕获到来自马卡良421星系的高能γ射线。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此射线来源于星系射出的喷流中的超高速粒子:当电子和质子围绕着喷流的强磁场做旋转运动时,既能发射出同步加速辐射,也能与普通的光子碰撞,使光子获得超高能量成为高能γ射线。这种其喷流径直射至地球的活动星系被称为耀变体(Blazar)。
2003 Vol. 15 (05): 24-25 [摘要] ( 2154 ) [HTML 1KB] [PDF 117KB] ( 1204 )
25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
尹向宝,赵玉华
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高温高压、高湿、有毒等某些恶劣检测环境中,或被测工件具有放射性或腐蚀性,以及被测工件具有较快的运动速度时,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人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适合于上述情况的无损检测方法。这里介绍一种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它是利用激光脉冲激发超声从而实现无损检测的一种方法,已逐渐成为材料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激光超声的检测原理及应用,并指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激光超声的激发原理激光超声是指用脉冲激光在介质中所产生的超声波或利用激光来产生超声这一物理过程。激光可以在固体中产生超声,也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产生超声。
2003 Vol. 15 (05): 25-27 [摘要] ( 4011 ) [HTML 1KB] [PDF 489KB] ( 2772 )
27 球状闪电与等离子体的约束
陆文庆
一、雷电与球状闪电人们知道在雷阵雨天气经常会出现雷电,这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地间的电荷瞬间放电造成的。雷电往往给人们恐怖威严之感,一方面它会给自然界和人类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有时会毁坏建筑、引起火灾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自古以来人们就渴望对它的本质进行认识,如今现代科技“防雷”已成为应用于许多领域的重要技术;另一方面雷电促进了降雨和植物生长,对有机物的合成及生命的起源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也促进了人类对电现象本质的认识。雷雨云是所有云层中最厚的,其云层厚度可达10公里,由于云层内部重力浮力和空气对流的作用,云中大量带有正负电荷的微粒分离,在云中形成若干个正负电荷中心。
2003 Vol. 15 (05): 27-29 [摘要] ( 2206 ) [HTML 1KB] [PDF 311KB] ( 2080 )
30 我国的气象卫星及其应用
张鉴,刘成岳
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方针指引下,中国的气象卫星事业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壮大三个阶段。现已建成国家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中心以及设在北京、广州、乌鲁木齐3个气象卫星地面站的气象卫星应用系统。1988~2000年我国共发射了5颗气象卫星,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极轨、静止两种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其中风云一号C星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目前,气象卫星接收网遍布全国,气象卫星应用产品已遍布全国各地,为众多的应用部门所使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属遥感类卫星,用多通道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和微波辐射计等遥感器俯视地球,一切气象,尽收眼底。
2003 Vol. 15 (05): 30-32 [摘要] ( 2287 ) [HTML 1KB] [PDF 260KB] ( 1835 )
31 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张云鹏,庞金富
1879年英国的克鲁克斯首次采用了“物质第四态”这一名词对气体放电管中的电离气体进行了描述。1928年美国的朗缪尔正式引入了“等离子体”的概念,于是等离子体物理学开始问世。今天,等离子体的严格定义应该理解为“是由大量自由电子或负离子和正离子,也可能还有一些中性的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在整体上表现为电中性的宏观体系。”根据物质结构的理论,原子、分子或分子团相互以不同的键力相结合,构成物质不同的形态。固体内粒子间的结合力较强,形成晶格。当粒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晶格中粒子的结合能时,固体则转变为液体。液体内粒子间结合力较弱。
2003 Vol. 15 (05): 31-32 [摘要] ( 1849 ) [HTML 1KB] [PDF 110KB] ( 1456 )
33 电磁波在军事上的重要应用——电子对抗
李爱玲,段改丽
电磁波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一直就生活在电磁波之中。有史以来,人类就在努力认识、了解电磁波,并积极开发和应用电磁波。在现代战争中,由于电磁波软杀伤武器的出现,对战争的胜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电磁波在军事上的一个重要应用———电子对抗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研究领域。电子对抗(又称电子战)是指敌我双方用专门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器材进行的相互斗争。实质上是利用这些设备、武器产生和接收处于无线电波段内的电磁波,以电磁波为斗争的武器。
2003 Vol. 15 (05): 33-34 [摘要] ( 3675 ) [HTML 1KB] [PDF 119KB] ( 1940 )
34 军事中的夜视技术
苏小华,王明东,杨晓段
夜视技术是在夜间或低照度条件下,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技术,将不可见的景物图像经光电转换增强为可见图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它包括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微光夜视技术和热成像技术等。民用上可用于天文观察、宇宙探测、航天航海、深水考察和核物理实验等;军事上主要用于夜间侦察、照相、观察瞄准、导航、驾驶车辆、武器的火控系统、装备修理、工程抢险和战地救护等。在1991年的为期42天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事设施的侦察和轰炸有70%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小范围的地面接触、兵力调动、物资运输,也都选择在夜间进行。
2003 Vol. 15 (05): 34-35 [摘要] ( 2233 ) [HTML 1KB] [PDF 364KB] ( 2126 )
36 椭圆偏振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王庆禄
椭圆偏振测量技术(简称椭偏技术)是利用偏振光束在界面或薄膜上反射或透射时出现偏振态的变化,研究界面或薄膜特性的一种光学方法。椭偏技术具有抗干扰性强、高灵敏度、对样品无特殊要求等优点,因而在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薄膜技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历史回顾追溯椭偏技术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19世纪初,人们对光波做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光波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振态。1669年,丹麦的巴塞林那斯(E.Bartholinus)发现光经过方解石晶体有双折射现象。1808年,法国的马吕斯(E.L.Malus)发现光具有偏振性。
2003 Vol. 15 (05): 36-37 [摘要] ( 2829 ) [HTML 1KB] [PDF 480KB] ( 2936 )
37 力学参数的光测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陆生海
光测技术又称光测法,是用光学方法测定非光学量的测试技术,也是实验应力分析的重要方法,主要用来测定模型或实物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由于光测法具有能直观、全貌地反映结构物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方便、迅速地获得边界条件,求出结构物内部任意位置处的应力,测出各种应力集中系数;适合于几何形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结构应力分析,能经济、省时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等特点,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机械、建筑、医学、军事等,在农业工程方面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大量的复杂问题。
2003 Vol. 15 (05): 37-39 [摘要] ( 1786 ) [HTML 1KB] [PDF 165KB] ( 1462 )
39 基于INTERNET的物理资源
刘海顺,安英莉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INTERNET中的物理资源越来越丰富,中文网络资源也越来越多,为广大物理工作者进行科研和教育提供了费用低廉、更加快捷迅速、时效性强的物理资源。搜索引擎可以利用诸如雅虎(http://www.yahoo.com)、搜狐(http://www.sohu.com)、Infoseek(http://infoseek.go.com/)等搜索引擎寻找关于物理的网络资源,但是在众多的杂乱信息中筛选出相关内容是相当耗时的,如选择专业的搜索引擎如天网(http://e.pku.edu.cn)主要覆盖教育科
2003 Vol. 15 (05): 39-41 [摘要] ( 1929 ) [HTML 1KB] [PDF 168KB] ( 1755 )
41 物理不是应用数学——关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杨艳芳,齐美彬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校方、教师与在校大学生对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学过或正在学习大学物理的学生却普遍反映大学物理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仅仅为了几个学分而被动地应付。这种现象与大学物理重要基础课程的地位严重不符,何以物理课程给部分学生的印象如此不堪?深入了解之后不难发现:他们大多觉得大学物理等于各种晦涩抽象的公式、概念的堆砌,加冗长的理论推导和机械的数学处理;换言之,物理已经降格为应用数学,物理思想、概念、图像等真正重要的物理学实质则被放到次要的地位,这种观点甚至在教师群体中也颇有市场。
2003 Vol. 15 (05): 41-42 [摘要] ( 1933 ) [HTML 1KB] [PDF 152KB] ( 1195 )
43 提高普通物理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水平的方法
霍印林,周铁军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已日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在现有教学体制和教学条件下,普通物理实验仍是学生的主要课程,增加新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受到条件和课时的限制,非物理专业的物理实验尤其如此。实际上,原有的许多普通物理实验项目中,只要我们认真去归纳总结、合理设计,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在保证项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实验项目的综合性和设计性水平。
2003 Vol. 15 (05): 43-44 [摘要] ( 1763 ) [HTML 1KB] [PDF 103KB] ( 1674 )
44 以质量为例剖析学生的认知策略
朱利军,俞立先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学习基础上的,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一类学习为前提的,迁移是累积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纵向迁移是其中的一种,指的是在某种理智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更高一级的理智技能。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勾画的认识的螺旋图,是一个倒置的圆锥,认识的螺旋沿圆锥内壁不断上升,它是开放性的,而且开口越来越大。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不断趋向复杂时,认识的螺旋不再那么理想,甚至会出现断点,特别是当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学习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2003 Vol. 15 (05): 44-45 [摘要] ( 1796 ) [HTML 1KB] [PDF 104KB] ( 1580 )
46 计算机的“快”与“大”
林传骝
1946年第一台真空管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当时主要用于数值计算。50余年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从用于数值计算到今天可以处理各种形式的信息,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这就是“快”和“大”。所谓“快”,就是运算速度快;所谓“大”,就是存储器的容量大。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人类以符号、图形、图画、声音、语言、文字等模拟量记录信息,传递信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用信息爆炸来形容当前信息的数量和产生的速度。
2003 Vol. 15 (05): 46-47 [摘要] ( 1775 ) [HTML 1KB] [PDF 97KB] ( 1194 )
48 肥皂泡中的科学初探
杨旻
提起肥皂泡,每个人都会联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一件孩童的玩物,当我们在欣赏它的独特形状和奇异色彩时,是否曾惊叹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东西竟被我们那样容易地吹了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一个肥皂泡所包含的内容,是远远超过一个只是吹吹玩的人的想象的。1889年底到1890年初,伦敦物理学会主席C.V.波易斯曾分3次为伦敦的青少年做过有关肥皂泡的演讲,而在其前后,更有许多科学家做过有关肥皂泡的研究:如科学巨匠达·芬奇,物理学家牛顿、胡克、托马斯·扬、瑞利、吉布斯和朗缪尔,数学家高斯、拉普拉斯和泊松等。小小的肥皂泡究竟有多少诱人的秘密,让这么多人去研究它?
2003 Vol. 15 (05): 48-51 [摘要] ( 2694 ) [HTML 1KB] [PDF 542KB] ( 2255 )
51 例谈“面积”概念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吴敏芳
在中学物理解题方法中,图像法以其直观、简单独树一帜,颇受喜爱。图像法涉及的图线的斜率、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因其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更是经常用到。一、图像中“面积”的物理意义v-t图像图1如图1所示,为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上表明质点的速度随时间t而变化的情况。我们计算此直线运动中位移的量值。从t到t+Δt,在一段极短的时间Δt内,v可视为不变,图中画有阴影的小面积就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vΔt,这样,要计算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我们应把每一段极短时间内的位移,从t1到t2累加起来,就得∑vΔt。
2003 Vol. 15 (05): 51-52 [摘要] ( 1779 ) [HTML 1KB] [PDF 108KB] ( 1172 )
53 晶体X射线衍射的发现及其深远影响
麦振洪
2002年和2003年分别是劳厄(MaxVonLaue)发现晶体X射线衍射和布喇格(W.L.Bragg)建立布喇格方程90周年。劳厄和布喇格的发现是20世纪物理学意义深远的大事。一、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伦琴在做阴极射线实验时,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从管中阴极射线轰击的那个电极发射出来,经过一个多月全神贯注的实验探索,终于确认这是一种新的射线———X射线。
2003 Vol. 15 (05): 53-55 [摘要] ( 1744 ) [HTML 1KB] [PDF 288KB] ( 2042 )
56 玻恩和可决定性原则
厚宇德
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授予了M·玻恩,以表彰他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所作的统计解释。麦克斯·玻恩(MaxBorn)1882年12月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1970年1月逝世于哥廷根。在这位世界著名物理大师的成长过程中,许多事件对我们今天仍极有启示,他的科学思想有待我们深入研究。特殊的求学过程玻恩的父亲是布雷斯劳大学医学教授,教授解剖学,母亲是一个工厂主的女儿,这是一个犹太家庭。玻恩从小体弱多病,因此较一般人晚些迈入校门。上学前同姐姐一起由家庭教师指导学习。
2003 Vol. 15 (05): 56-58 [摘要] ( 1861 ) [HTML 1KB] [PDF 137KB] ( 1940 )
59 科学巨星——玻耳兹曼
张秀平,曲凤成,张兰知
一门学科中的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概念,都会被移植和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有些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思想,由于它正确地反映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所以当它被移植和渗透到了相当的程度,就会改变人们关于世界的科学图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物理学中的熵概念就是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熵概念自135年前在物理学中诞生以来,已逐渐被移植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衍生出了生命熵、植物熵、信息熵、心理熵、环境熵、地球熵、经济熵、思想熵、思维熵、政治熵、历史熵、文学熵、情熵、艺术熵、音乐熵、教育熵、军事熵、社会熵、黑洞熵、气象熵、医学熵、消费熵、建筑
2003 Vol. 15 (05): 59-62 [摘要] ( 1767 ) [HTML 1KB] [PDF 204KB] ( 1383 )
62 女性与元素
姜广智,秦炎福
1939年,随着最后一个天然元素和核裂变被先后发现,人类谱写了科学史上的新篇章。其中每项发现都包含有女性所做的重大贡献,这令20世纪女科学家格外引人瞩目。回顾女科学家在元素和核裂变发现中所做的贡献,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有很多女科学家参与并开辟了现代科学的重要领域。她们在自然界发现5个天然元素(钋、镤、镭、铼、钫)和十几个同位素,与20世纪前79个基本元素(92个基本元素中有3个人造元素:锝、钷、砹)全部由男性发现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中有3位女科学家参与发现核裂变的工作。
2003 Vol. 15 (05): 62-64 [摘要] ( 1866 ) [HTML 1KB] [PDF 154KB] ( 1426 )
65 李政道论科学与艺术
李远略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公看明月皆如此。而300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作了《水调歌头》,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03 Vol. 15 (05): 65-66 [摘要] ( 2093 ) [HTML 1KB] [PDF 112KB] ( 1505 )
66 如何申请去美国大学读物理
宗兴
美国是全世界公认的科技教育大国,她完善的教育体制、先进的教育思想、云集的大师巨擘,吸引了全世界的无数精英。物理学尤其如此,这从每年的诺贝尔奖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物理专业学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那里。80年代的CUSPEA考试相比现在已经没有统一的选拔考试了,整个过程———各种考试、申请都需要自己来完成。笔者从本科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申请,到现在拿到全额奖学金,积累了很多经验,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大家谈一点不成熟的见解。运用网络资源一般来说,申请要提前一年开始,比如你想要2003年秋季入学,那么2002年秋季就要着手开始准备。
2003 Vol. 15 (05): 66-68 [摘要] ( 1806 ) [HTML 1KB] [PDF 156KB] ( 1280 )
69 夸克之父与《奇异之美》
邢志忠
纵观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百年发展史,可谓群星璀璨,英才辈出。默里·盖尔曼就是其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经主宰粒子物理的走向长达10余年。这位天才的理论家,1929年生于纽约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14岁被耶鲁大学录取,22岁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盖尔曼深邃的洞察力与旺盛的创造力使同时代的许多物理学家黯然失色,他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贡献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了解。
2003 Vol. 15 (05): 69-70 [摘要] ( 1892 ) [HTML 1KB] [PDF 114KB] ( 1423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