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03年 15卷 01期 刊出日期 2003-02-18

论文
论文
2 我国首台万亿次计算机
李博文
2002年8月联想集团和中科院数学与计算研究所联合发布消息:我国首台万亿次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目前我国运算最快的计算机。
2003 Vol. 15 (01): 2-2 [摘要] ( 1607 ) [HTML 1KB] [PDF 1052KB] ( 1163 )
3 X射线磁圆二色谱
王文采
同步辐射真不愧为优秀的新一代光源。它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很多新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开展。它具有频率范围宽、高强度、极好的准直性、偏振性以及包含时间结构等优良特性,如果没有同步辐射,很多实验都将无法进行。因此,它对很多学科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要介绍的X射线磁圆二色谱就是利用同步辐射研究磁性材料,特别是磁性薄膜和多层膜磁性新的、有力的研究手段。通过测定材料中某一组元的X射线磁圆二色谱,可以获得该组元的自旋磁矩、轨道磁矩、电荷密度分布以及它们的磁各向异性等信息,其中有些是传统的磁测量方法无法获得的。
2003 Vol. 15 (01): 3-8 [摘要] ( 4077 ) [HTML 1KB] [PDF 978KB] ( 1691 )
9 物理类比方法浅谈
李春生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本文从物理学的角度,比较通俗、全面地阐述了类比方法的定义、基础、本质、局限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类比方法去学习物理学和研究物理学。
2003 Vol. 15 (01): 9-11 [摘要] ( 1725 ) [HTML 1KB] [PDF 439KB] ( 1943 )
12 光子静质量及检测方法
石东平,龙炳蔚,代洪霞
一、检测光子静质量的意义首先,这对狭义相对论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知道,比起“惯性系地位等价”来说,“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中显得有些突兀,好像是爱因斯坦(Einstein)为使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满足洛仑兹(Lorentz)协变而直接塞入的。不过非常凑巧的是,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刚好能够预言所有的电磁辐射在真空中都以相同的速度c传播,且与其频率无关。
2003 Vol. 15 (01): 12-15 [摘要] ( 1938 ) [HTML 1KB] [PDF 494KB] ( 1490 )
15 物理思维特点谈
朱铁成
物理思维是指物理问题解决的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物理思维有一般思维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物理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但是物理思维与客观物理世界及物理学学科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它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明确这些特点,有助于物理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3 Vol. 15 (01): 15-16 [摘要] ( 2012 ) [HTML 1KB] [PDF 158KB] ( 1556 )
17 谈谈测不准关系
阎旭东,别业广
自1927年海森伯首先提出测不准关系,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对它的解释一直有争论。近30年来才逐渐取得一致,使之成为量子力学的重要内容。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支柱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电子学及高新技术等许多领域。在大学物理中讲授测不准关系等量子力学初步知识,对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2003 Vol. 15 (01): 17-18 [摘要] ( 2165 ) [HTML 1KB] [PDF 388KB] ( 1559 )
18 熵与感冒
沈亦红
“熵”(Entropy)这一概念原本是热力学物理中的概念,“它表示系统中微观粒子无规则运动混乱程度的量度”,也可以说熵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熵越大越无序(disorder),熵越小越有序(order)。熵现在已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生态环境、生命、医学和信息控制等领域。熵增加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封闭系统当内部发生不可逆过程时,它的熵就会增加,增加到一定值——熵极大时系统就会处于平衡状态。
2003 Vol. 15 (01): 18-19 [摘要] ( 1796 ) [HTML 1KB] [PDF 419KB] ( 1623 )
20 看水中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郭守月,戴结林
早期出版的教科书介绍确定水中物点的位置(虚象)——视深度的方法如下:设水中深为h的P处有一物点。
2003 Vol. 15 (01): 20-22 [摘要] ( 1889 ) [HTML 1KB] [PDF 467KB] ( 1586 )
22 核裂变和裂变机制的模型理论
张竞上
一、裂变反应的发现及其意义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使人类终于找到一把打开核反应大门的钥匙。由于中子和原子核之间没有库仑排斥力,可以很容易进入核内而产生各种类型的核反应过程,例如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粒子转移反应、敲出反应、俘获辐射反应等。
2003 Vol. 15 (01): 22-27 [摘要] ( 1885 ) [HTML 1KB] [PDF 715KB] ( 2326 )
27 重力场致量子效应的首次成功观测
许可
量子力学指出,陷于任何势阱中的粒子,应处于束缚态并具有分立能级,在较低能级处会出现明显背离经典力学理论的量子化效应。重力作为常见力,很早就有人从理论上研究过它可能对粒子产生的量子化影响,并预言出陷于重力场势阱中的粒子各分立能级的大小。然而,与电磁力、核力相比,重力实在太小,其量子效应难于观测。但最近内斯维泽夫斯基(V.V.Nesvizhevsky)等在《自然》杂志(Na-ture415,297-299[17January2002])上发表报告,宣告首次观测到了重力场所导致的量子效应。
2003 Vol. 15 (01): 27-28 [摘要] ( 2190 ) [HTML 1KB] [PDF 210KB] ( 1546 )
29 关于黑洞辐射问题的分析
曹黄金,张立国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关于黑洞辐射的见解对量子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用测不准关系来衡量他的见解,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黑洞中的粒子位置越精确,那么这个粒子本身所具有的动量越不准确,反之粒子的动量越精确,那么就越难描述粒子所在的准确位置。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测不准原理重新分析了黑洞的辐射现象,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2003 Vol. 15 (01): 29-30 [摘要] ( 1917 ) [HTML 1KB] [PDF 204KB] ( 1156 )
31 单粒子束装置
时钟涛,胡智文,余增亮
目前,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离子束对细胞加工,即对细胞进行超微加工和手术,以便有目的地在细胞内切割和拼接基因是其关键技术,但是国内现有加速器对细胞的“加工”定位精度还不够高。如果将离子聚焦到微米量级甚至更小,控制离子的射程,瞄准特定的部位,即可在细胞内做手术,对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进行微细加工。
2003 Vol. 15 (01): 31-32 [摘要] ( 2012 ) [HTML 1KB] [PDF 406KB] ( 1622 )
32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刘东华,刘晓丽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简称PET),其原理是将含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18F、11C、15O、13N等显像剂注入或吸入人体,通过探测正电子放射性核素衰变时产生的正电子与组织内电子湮灭产生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计算机重建图像,显示人体代谢和生化等改变,被誉为活体的分了断层图像。因此PET能将人的思维、行为和脑化学联系起来,探讨、解释和定位人脑的功能活动,对于许多精神、情感、功能及运动障碍等功能性疾病,PET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003 Vol. 15 (01): 32-33 [摘要] ( 2275 ) [HTML 1KB] [PDF 241KB] ( 1485 )
34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新型微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李锋
随着电力电子学和微机的发展,变频变压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在很多工业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而这些新的应用需要简单的控制交流电动机的方法。众所周知,交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因其与电压、频率和转矩控制有关,而比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困难。
2003 Vol. 15 (01): 34-36 [摘要] ( 1629 ) [HTML 1KB] [PDF 258KB] ( 1181 )
37 用图形化编程模拟杨氏实验
陈昭栋,袁长迎
历史上,杨氏实验首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成为波动光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但由于杨氏实验的条件极为苛刻,当采用普通光源时,在通常的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干涉条纹极其微弱,难以分辨。这里介绍一种采用VisualBasic高级语言制作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模拟演示软件,它能在计算机上同步清楚地显示实验装置、干涉条纹的位置及光强分布等。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通过鼠标点击,可调节有关参数,实时显示干涉条纹位置及光强分布的变化规律。使用该软件辅助教学,非常直观、方便。
2003 Vol. 15 (01): 37-39 [摘要] ( 1840 ) [HTML 1KB] [PDF 332KB] ( 1070 )
39 从光电子技术到光子技术
李炘琪
当前,人类正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这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精密机械等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果。在迈入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中,光电子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
2003 Vol. 15 (01): 39-41 [摘要] ( 1685 ) [HTML 1KB] [PDF 312KB] ( 1144 )
42 美国工科物理教材的特点
姚凤薇,周团团
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效果,美国均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理论支柱,美国工科物理教材的编写确有独到之处。本文以3套在美国工科院校广泛使用的物理教材为例,从其内容的编写到习题的设置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供国内教材编写者借鉴。
2003 Vol. 15 (01): 42-43 [摘要] ( 2237 ) [HTML 1KB] [PDF 414KB] ( 1789 )
44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季国昌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物理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使得物理教学的信息量大增,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图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给物理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利弊作一些探讨性的分析。
2003 Vol. 15 (01): 44-45 [摘要] ( 1678 ) [HTML 1KB] [PDF 433KB] ( 1699 )
46 浅谈物理课的形象化教学
刘宝海
物理,作为中学课程的主要学科,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不仅要讲好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把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通过实验、类比、推理和举例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物理模型”,使学生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形象”地观察和理解好有关的物理现象,培养其形象的思维能力,以此引起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仅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2003 Vol. 15 (01): 46-47 [摘要] ( 1961 ) [HTML 1KB] [PDF 218KB] ( 1054 )
48 西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维刚,赵惠梅
在现代化教学中,计算机教学已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在沿海大城市,小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可是在西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些常用的基础性软件,还有一小部分(主要是指偏远地区)连计算机都没摸过,岂能谈得上操作?那么他们所教出来的学生又会怎么样呢?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探讨和关注的话题。
2003 Vol. 15 (01): 48-49 [摘要] ( 1601 ) [HTML 1KB] [PDF 212KB] ( 1074 )
49 物理教学中应引入物理学方法论
高光明
教学大纲要求物理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所谓能力,它包括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学中都只重视知识,而忽视了方法。纵观物理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到,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方法不断更新的过程,所以物理学既是一门结构严谨的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理论科学。
2003 Vol. 15 (01): 49-50 [摘要] ( 1594 ) [HTML 1KB] [PDF 223KB] ( 1119 )
51 杂技中的力学知识
邵淑芬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杂技是一门充满神奇和挑战极限的艺术,演员们非凡的技术和高超的表演往往令人惊叹不已,这除了与演员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表演技艺之外,还与物理的力学知识有密切关联。下面从4个方面来分析杂技中蕴涵的力学知识。
2003 Vol. 15 (01): 51-53 [摘要] ( 1994 ) [HTML 1KB] [PDF 269KB] ( 1162 )
54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
毛多鹭
物质构成之谜是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到了近代,这个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艰难探索过程,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得益于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实验手段的突破。对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过程作一个回顾是非常有益的。
2003 Vol. 15 (01): 54-55 [摘要] ( 1564 ) [HTML 1KB] [PDF 228KB] ( 1143 )
55 封底照片说明
李博文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因为它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长久以来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多个火星探测器飞抵火星,使得火星神秘的面纱慢慢打开。
2003 Vol. 15 (01): 55-55 [摘要] ( 1614 ) [HTML 1KB] [PDF 130KB] ( 945 )
56 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曾庆军
一、物理学与素质教育当今素质教育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而素质有多种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是科学素质,它与其他素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科学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非常深刻而广泛,单就科学本身而论,科学素质应当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开设“素质课程”或者某种单一的教育途径能达到的。
2003 Vol. 15 (01): 56-57 [摘要] ( 1570 ) [HTML 1KB] [PDF 231KB] ( 1177 )
58 弱力的故事
江向东,杨柳
表面看来,发明创造是不受约束的,但从深层次来说,科学家似乎是在揭示永恒不变的规律。盖尔曼自己的奇异性守恒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宇宙射线粒子实际的生存时间比理论的要长得多,强力遵循这个规律,弱力却不。但这些稀奇古怪的粒子的行为仍然不是很好。在和费恩曼马拉松式的谈话中,他俩对最近的实验感到迷惑不解。
2003 Vol. 15 (01): 58-63 [摘要] ( 1604 ) [HTML 1KB] [PDF 840KB] ( 1166 )
64 科普大师卡尔·萨根——兼谈科普教育
孙海滨,刘婷婷
2001年12月15日到16日,我国科学家为纪念美国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逝世5周年,举办了“科学与公从”论坛。虽然卡尔·萨根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是如此陌生。然而他的成功对中国科学普及工作却提供了不少启示。
2003 Vol. 15 (01): 64-65 [摘要] ( 1531 ) [HTML 1KB] [PDF 279KB] ( 1661 )
65 量子理论的巨匠——狄拉克
许敏
保罗·狄拉克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量子理论的数学及理论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量子理论的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沿狄拉克科学思想的轨迹一睹他对量子理论发展的功绩。
2003 Vol. 15 (01): 65-66 [摘要] ( 1753 ) [HTML 1KB] [PDF 278KB] ( 1474 )
67 类比、记忆、做题、总结——谈量子力学的一点学习体会
宗兴
众所周知,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四大力学可谓是重中之重。而论重要性,首推量子力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较好地掌握了量子力学,也总结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对很多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下面就自己的学习经过谈一点看法,希望给大家一点启发,与大家共同进步。
2003 Vol. 15 (01): 67-68 [摘要] ( 2077 ) [HTML 1KB] [PDF 404KB] ( 1527 )
68 科苑快讯
周道其,卞吉
世界上最小的环形原子储存器美国佐治亚州技术研究所专家实验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台最小的环形原子储存器.
2003 Vol. 15 (01): 68-71 [摘要] ( 1632 ) [HTML 1KB] [PDF 235KB] ( 1080 )
69 对戈尔多夫驳阿波罗登月观点的质疑
杭清平,刘长江
曾使人类自豪的“阿波罗”登陆月球,被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戈尔多夫的一篇《本世纪最大的伪造》搞得世界舆论哗然。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出来的赝品。
2003 Vol. 15 (01): 69-70 [摘要] ( 1716 ) [HTML 1KB] [PDF 220KB] ( 1099 )
73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之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8日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里所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并为人类观测宇宙打开了两个新窗口。
2003 Vol. 15 (01): 73-73 [摘要] ( 1684 ) [HTML 1KB] [PDF 1136KB] ( 1060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