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2001年 13卷 03期 刊出日期 2001-06-18

“我心目中的现代物理”科普征文获奖作品
“我心目中的现代物理”科普征文获奖作品
3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厉光烈,李龙
(续前)1971年伽博(DennisGabor,1900-1979)因发明和发展全息照相法,获得了197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47年,伽博在从事提高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工作时,受布喇格在X射线金属学方面的工作和泽尔尼克引入相干背景来显示位相的工作的启发,提出了全息术的设想并用以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这是一种全新的两步无透镜成像法,也称为波阵面再现术。整个过程由两步──波阵面记录和波阵面再现──来完成。在波阵面记录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相干参考波,使它与物体衍射(或散射)的光(物光)相干涉,把这个干涉场记录下来,即可得到一张全息图。
2001 Vol. 13 (03): 3-7 [摘要] ( 2171 ) [HTML 1KB] [PDF 859KB] ( 1676 )
8 奇异星物理发展中的一个故事
陆埮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才半个月,朗道就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两年后,Baade和Zwicky甚至已经正确地预言了中子星可以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而真正的观测发现却要到30多年以后,即直到1967年发现脉冲星,才确认它为中子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1964年盖尔曼提出质子、中子由夸克(u、d)组成之后,虽然夸克星在1969年前后曾有人讨论过,1971年Bodmer还曾触及奇异星(这是由几乎等量的u、d和s3种夸克组成的致密星体),但真正的重要进展要到1984年,那时威滕(Phys.
2001 Vol. 13 (03): 8-9 [摘要] ( 1976 ) [HTML 1KB] [PDF 206KB] ( 1229 )
9 “熵”概念的拓展及应用
乔生炳
1867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法兰克福举行的第41届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提出熵的概念和宇宙的热寂说,引起科学界乃至欧洲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便展开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熵概念逐渐走出物理学的范围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1.熵概念的拓展-熵与信息的关系无序和有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两个涉及面很广的对立概念。如何把这两个概念纳入科学的范畴加以研究和应用,却是物理学完成的。熵的统计意义告诉我们,热力学系统从一个平衡态自发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从分子运动来看,总是从无序走向更加无序。
2001 Vol. 13 (03): 9-14 [摘要] ( 2515 ) [HTML 1KB] [PDF 755KB] ( 1649 )
15 漫谈噪声
张勇,刘东亚
噪声又称噪音,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由多个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它的声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刺耳。从心理意义来说,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比如说,优美的音乐对欣赏者来说是愉快之声,但对一个急需休息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噪声。因此,对噪声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往往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心理状况以及主观感觉有关。噪声的危害环境噪声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是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经济建设的一个社会问题。
2001 Vol. 13 (03): 15-16 [摘要] ( 2319 ) [HTML 1KB] [PDF 204KB] ( 1068 )
17 试析物理学简单性的含义
舒凡
我们知道,简洁是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追求简单性不仅是艺术美具有的特征,同样也是科学美具有的特征。作为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学,其美学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简单性。这首先是由于“自然界喜欢简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客观世界存在着简单性的一面;其次是由于人们的认识有一个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对于复杂的事物、现象和过程,首先要把它们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才能加以认识,即人的认识本身必然有一定程度的简单性;另外,还由于简单性是与确定性和大信息量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家波普所言:“简单的论断……同不太简单的论断相比价值更高,因为它们告诉给我们的更多.
2001 Vol. 13 (03): 17-19 [摘要] ( 2326 ) [HTML 1KB] [PDF 587KB] ( 1830 )
19 引力无穷的神秘黑洞
苏景顺
“黑洞”是20世纪最具神奇色彩的术语之一。形象而又多少带有恐怖色彩的字眼使人联想到了将要吞噬一切的巨兽之口。虽然黑洞最初仅仅是一种纯理论推理演绎的数学模型,但随着在宇宙观测中逐步得到证实,使人不得不承认黑洞的真实性。无论人类对黑洞的研究探索最终发展到何种地步,但至今为止,黑洞研究已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物理学内容。经典的“黑洞”概念源于1783年,最初是英国的约翰·米歇尔(J.Michell)按照牛顿力学定律导出的一种极限模型。
2001 Vol. 13 (03): 19-22 [摘要] ( 2302 ) [HTML 1KB] [PDF 535KB] ( 1464 )
23 人是怎样定位声音的
申兵辉
人能利用双耳定位声源并能从听觉世界中不和谐音调中辨别出个别的声音。早在120年前,瑞利就了解部分定位过程。他发现,如果声源位于听者的右方,则听者的左耳就被头部所遮挡。因此,右耳得到的声强大于左耳得到的声强,这种差异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线索。如今人们用图1所示的声音定位设备进行了有趣的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研究表明,根据声音的多种信息,包括强度、时序和频谱,人的大脑能从听到的声音再现声学景观的三维图像。一、耳间级差耳间级差(ILD)是指两耳处声强级的差值,用分贝表示。这种效应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球面两个相对的极点间的声强来估算。
2001 Vol. 13 (03): 23-26 [摘要] ( 2190 ) [HTML 1KB] [PDF 509KB] ( 1662 )
27 探测到τ子型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刘海
众所周知,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和理论,物质应该由12种基本粒子所构成,它们包括6种夸克和6种轻子。夸克包括下、上、奇异、粲、底、顶6种。轻子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至1995年,科学家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已先后陆续探测到了除τ子中微子以外的11种基本粒子,2000年又发现了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197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丁·佩尔从实验上发现了τ轻子,表明了τ子中微子的存在,从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由于τ子中微子不带电,又几乎不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所以科学家很难直接探测到它。
2001 Vol. 13 (03): 27-27 [摘要] ( 2043 ) [HTML 1KB] [PDF 100KB] ( 1184 )
28 新世纪的绿色环保能源
宫自强,季福坤
我们伴随着日益严重的世界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走进了21世纪。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浪潮还在升温,而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在快速减少。那么,寻找无污染且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能源来取代化石燃料已是人类的共同课题之一。按照我国的21世纪发展计划,即到2050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那么,我国那时的年人均GDP要达到5000至6000美元(美国、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设想那时的单位产值能耗可降至0.41吨标准煤/千美元GDP,可以推算出2050年一次能源总需求量约为34.4亿吨标准煤,按16亿人口计算,人均约为2.15吨标准煤。
2001 Vol. 13 (03): 28-31 [摘要] ( 1910 ) [HTML 1KB] [PDF 380KB] ( 1343 )
31 激光雷达在大气测量中的应用
杨洋
从60年代初期激光雷达问世以来,在短短30余年中,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涉及科学研究、军事工程和国民经济许多部分。特别是应用激光雷达技术在完全大气测量等项工作中显示出这一技术独有的特性和突出的发展前景。激光雷达对大气的测量工作是通过射向大气中的激光与大气中的气溶胶及大气分子的作用而产生后向散射且被探测器接收而实现的。如图1所示:从激光雷达到被反射至接收器的信号携带着被测物质有关的信息(吸收、散射等),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便可得到所需的物理量(温度、速度、密度等)。
2001 Vol. 13 (03): 31-32 [摘要] ( 2646 ) [HTML 1KB] [PDF 397KB] ( 2053 )
33 静电及相关技术的现代发展
高立晟
一、静电的产生摩擦起电是产生静电荷的基本原因。两种物质的表面产生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某一物质结构的原子外层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一物质表面便可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物质表面则由于得到电子而带有等量的负电荷。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摩擦的力度即接触面的压力、接触分离的速度成正比。由此类推,一定条件下气体或液体的流动,粉状物质的输送过程同样会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另一直接原因就是感应带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场力使外层电子挣脱成为自由电子而在物体表面产生静电。外电场越强,所积累的静电荷越多。
2001 Vol. 13 (03): 33-35 [摘要] ( 1932 ) [HTML 1KB] [PDF 257KB] ( 966 )
36 可擦重写式磁光光盘存取技术的物理原理
杨士亮,姬国庆,唐卫红
数字光盘是现代信息存储技术的结晶,但当今正在被广泛应用的一次只读(ROM)式光盘或一次写入(WORM)式光盘,由于不能写入或多次写入,所以在应用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而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可擦重写(EDAW)式光盘就从根本上克服了这种缺陷,理论上可以无数次改写,给信息激光存储技术带来了很大的进步。在实现了实用化的可擦重写式光盘中,磁光型光盘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主导着目前可擦重写式盘片的领域,具有存储容量大、密度高、可靠性好、信息位价格低等优点,重要的是它应用的是一种独特的近乎全新的数据存取技术。
2001 Vol. 13 (03): 36-37 [摘要] ( 2188 ) [HTML 1KB] [PDF 236KB] ( 2041 )
37 物理学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童红
随着近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透视对医学的巨大贡献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光学纤维做成的各种内镜已淘汰了各种刚性导管内镜,计算机和X射线断层扫描术(X-CT)、超声波扫描仪(B超)和磁共振断层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等的制成和应用,不仅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而且直接促进了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临床诊断技术发生质的飞跃。
2001 Vol. 13 (03): 37-38 [摘要] ( 2469 ) [HTML 1KB] [PDF 265KB] ( 1989 )
39 立足媒体特色 推进物理CAI教学
梁裕民,利明魁,李正群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宽知识面、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适用面宽、手段完善,已成为高校教改重要内容之一。几年来,我院立足物理附教媒体的特色,重点进行了大学物理CAI教学的一些尝试,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培养了学员利用计算机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我院大学物理教学微机化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CAI在物理教学中的定位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与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媒体教学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投影片、录像片、演示实验和CAI是物理教学的4大媒体,4者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2001 Vol. 13 (03): 39-40 [摘要] ( 2222 ) [HTML 1KB] [PDF 191KB] ( 1193 )
41 谈谈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
郭向东
物理学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怎样研究的呢?方法很多,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理想模型。所谓理想模型,就是为了抓住本质,解决问题,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抽象后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拿质点来说,它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和位置的点。这样的点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时,不能不把某些物体看成点,尽管它实际上可能很大,比如地球绕太阳运动,我们就把地球和太阳都看成质点。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在各分支中都有,如力学中的质点、刚体、弹性体、塑性体、理想流体、弹簧振子、单摆.
2001 Vol. 13 (03): 41-42 [摘要] ( 2377 ) [HTML 1KB] [PDF 189KB] ( 1604 )
42 物理实验课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孙甫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在校大学生必须有宽厚的基础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当前作为师范高等院校基础实验课的物理实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到管理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实际等问题,与素质教育总体目标不相适应。这就逼迫物理实验必须深化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实验课的现代化建设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1.转变观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实践,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重理论轻实验是历史造成的一种错误观念,大家总认为从事实验课教学的不如从事理论课教学的。
2001 Vol. 13 (03): 42-43 [摘要] ( 2018 ) [HTML 1KB] [PDF 191KB] ( 1420 )
43 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对物理教学的指导意义
钱长炎
近20年来,我国有很多物理教师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者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来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这对物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有关刊物上的不少文章来看,有把物理教学研究仅仅当作教育心理学理论向物理学教育具体化的倾向,这类文章都是统一模式,开头介绍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或原理,然后把它们具体化到物理教学中来,最后谈一些有关应用。此种文章对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虽有一定作用,但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研究应该着眼于物理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物理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吸收教育心理学最新成果和方法,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2001 Vol. 13 (03): 43-45 [摘要] ( 1870 ) [HTML 1KB] [PDF 314KB] ( 1408 )
46 物理学中的直觉思维方法
王琳
自然界中不确定性事物及随机仍然现象的存在决定了直觉思维的存在。直觉思维不受某种固定逻辑模式限制,具有鲜明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常常成为提出物理学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手段。一、想象想象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认知心理过程,它既具有常规思维所具有的概括性特征,又具有非常规思维所不具有的形象性特征。想象就科学探索而言,是指人们在某些科学事实和已知知识的基础上,让思维自由神驰,通过构思出未知对象的鲜明形象,从而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过程。想象具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1.形象性。它是探索者对头脑中储存的事物的特征和信息的一种形象性描写或艺术夸张,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2001 Vol. 13 (03): 46-47 [摘要] ( 1801 ) [HTML 1KB] [PDF 420KB] ( 1704 )
47 物理学习中的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
景长青,王较过
学习物理学不但要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而且要掌握物理学习的思维方法。掌握了物理学习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更加正确、透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有利于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形成自学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和要素,然后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而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合起来加以研究的方法。分析有助于理解事物各个方面的个别特性和本质,综合则能从总体上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001 Vol. 13 (03): 47-48 [摘要] ( 1929 ) [HTML 1KB] [PDF 259KB] ( 1757 )
49 物理教学应加强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蒋学华
物理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强调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训练,使他们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受益无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一、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物理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
2001 Vol. 13 (03): 49-51 [摘要] ( 1803 ) [HTML 1KB] [PDF 564KB] ( 1731 )
51 磁悬浮列车运营的物理基础
耿汝波,唐浩,王为奎
近几十年来,德国和日本都在积极进行磁悬浮铁路的研究,两国都建立了实验线,美国则进行了理论研究。我国也将在上海浦东开发区建造首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其可行性研究已正式启动。一、磁悬浮列车的特点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轮轨系列车高,时速可达500千米以上。磁悬浮列车还具有爬坡能力强、能耗低、污染少的优点。磁悬浮列车运行时,车体与地面没有任何直接接触,因而在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小,乘客乘坐会比较舒适。车体下缘环抱在路轨外侧,所以列车不大可能会脱轨。
2001 Vol. 13 (03): 51-51 [摘要] ( 2036 ) [HTML 1KB] [PDF 101KB] ( 1252 )
52 核科学家维格纳
程民治
美籍匈牙利人欧仁·维格纳(E.P.Wigner),因他一生写了500多篇论文和多本专著,还得过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人们认为是20世纪顶尖的数学物理学家。一、物理是他的生活方式维格纳1902年11月17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市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该市的一家皮革厂的总经理,母亲是家庭妇女。维格纳从5岁到10岁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请家庭教师教读、写、算。1920年中学毕业后,他深感若有所失。因受多种条件的限制,使他不能继续学他所感兴趣的数学、物理,甚至几乎打消了他想当科学家的念头。
2001 Vol. 13 (03): 52-54 [摘要] ( 1785 ) [HTML 1KB] [PDF 314KB] ( 1207 )
55 光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黄艳华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如今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是,在光学发展之初,光所具有的这种波粒二象性却由于两个学派的争论而处于对立之中。当时,人们对光的本性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学说,一种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一种是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牛顿的微粒说,主要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微粒从光源中飞出,在均匀物质内按照力学定律做等速直线运动。这种观点较好地解释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惠更斯是光的微粒说的反对者,他创立了光的波动说。1690年他在《论光》一书中写道:“光同声一样,是以球形波面传播的,这种波同把石子投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的波相似。”
2001 Vol. 13 (03): 55-56 [摘要] ( 1795 ) [HTML 1KB] [PDF 280KB] ( 1905 )
56 光速的测量史
尹世忠,赵喜梅
光速是指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它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人们最初是通过测量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测得它的数值的,目前国际公认值是C=299792458米/秒。光速是人们最早测量的物理常数,对光速测量方法的进展,不仅标志着光速在准确度上的不断提高,还充分反映了近代物理及其实验方法的惊人发展。人们对光速的测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1676年~1929年的250多年在这一阶段,人们确定了光速的有限性,并对光速进行了初步测量。17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光速为无限大,宇宙中恒星发的光是瞬间到达地球的。
2001 Vol. 13 (03): 56-57 [摘要] ( 2455 ) [HTML 1KB] [PDF 412KB] ( 1943 )
58 世纪的留念
王直华
20世纪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是多么舍不得她走。她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新观念,成为我们身旁最珍贵的留念。她走了,这是我们的遗憾;她留的,是我们珍贵的遗产。穆尔与老虎今日遍布全球、拥有3亿多世界网民,其中包括1690万中国网民的因特网,它的基础是小小的芯片。第一个芯片诞生于1958年,上面仅仅“集成”了几个元件。现在看来,那时它就像一只丑小鸭。人们没有嫌弃这个粗陋的东西,继续研究它、开发它,丑小鸭就长大了,越来越漂亮。有一个美国人用情人般的目光看着它,在它面世仅7年便深情地预言:每过一年半,它的复杂程度将会提高一倍。
2001 Vol. 13 (03): 58-59 [摘要] ( 1740 ) [HTML 1KB] [PDF 195KB] ( 955 )
60 好奇心与创造性
王明银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大做了一场短小而精彩的讲演,其中有这样几句极深刻极富启发的话:“如果没有以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对于这样一个我们并不太重视的学术观点,哈佛大学却极为重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如今,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大家都热烈讨论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果我们对哈佛大学校长的这一观点加以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它正是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001 Vol. 13 (03): 60-62 [摘要] ( 1733 ) [HTML 1KB] [PDF 597KB] ( 2052 )
63 科苑快讯
卞吉,秦宝
潘诺夫斯基、库西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美国科学家潘诺夫斯基和印度科学家库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沃尔夫冈·潘诺夫斯基(WolfgangK.H.Panofsky)1919年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1964年至1984年任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所长。曾成功地领导建造了SPEAR.PEP、SLC等加速器,在他任所长期间,SLAC的科学家作出了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物理工作,包括若干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重大发现。
2001 Vol. 13 (03): 63-63 [摘要] ( 1758 ) [HTML 1KB] [PDF 177KB] ( 905 )
65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
孙涤清
“航天清华一号”是清华大学、航天机电集团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小卫星,重量50千克。微小卫星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多、集成度高、体积小、研制周期短、研制经费少、功能密度比大等特点,其研制涉及机械、力学、电子信息、光学、热能、材料、控制等学科,可带动多学科综合发展,是大专院校进入航天领域的最佳切入点。为此,清华大学于1998年9月16日成立了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国际上微小卫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英国萨瑞大学在以往的20年中设计、制造、发射了16颗微小卫星,其中最长飞行寿命达15年。
2001 Vol. 13 (03): 65-65 [摘要] ( 2569 ) [HTML 1KB] [PDF 212KB] ( 1653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