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2004年 16卷 05期 刊出日期 2004-10-18
论文
论文
3
揭示生命进化奥秘的基因科学
庾晋
猿类向原始人进化人与猿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猿的脑容量小。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的生物学家和外科整容医生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4年3月宣布,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猿类祖先向最早的原始人进化时的第一次基因突变。虽然不是由人类学家提出的,但是这一发现引来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一基因突变使人类的颚骨变得更小、更脆弱,而此次重要发现表现,正是它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生物变革。更小的颚骨使大脑的进一步发育和生长成为可能,而东非平原的原始人们正是从此一步步地拥有制造工具、语言以及其他各种人类特有的特质与能力。
2004 Vol. 16 (05): 3-6 [
摘要
] (
1929
) [
HTML
1KB] [
PDF
261KB] (
1371
)
7
光辐射与人类健康
李宗勇,董庆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光或光源在各行各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在黑夜降临时,马路街道两边亮起路灯,对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X射线被发现,使外科医学向前迈了一大步;激光从诞生起,以其单色性、方向性、大功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军事、医疗卫生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深远的意义。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方面的,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光污染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学会首先提出,当时的情况是:大城市普遍地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从而影响了天文的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工作。
2004 Vol. 16 (05): 7-9 [
摘要
] (
2259
) [
HTML
1KB] [
PDF
430KB] (
1953
)
9
介观系统的量子力学及统计物理特征
魏环
介观体系是指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一类体系。介观体系的线度L满足aL≤Lφ的条件,其中a为原子半径,Lφ是介观体系的载流子保持相位记忆的特征长度,被称为退相位长度,因此介观体系中的载流子始终是相位关联的。退相位长度Lφ由体系的温度和物性共同决定,例如在液氦温度下,正常金属的Lφ可以达到μm量级,因此低温下介观系统的线度几乎是宏观的。介观系统的可观测的物理量仍然定义为大量微观粒子物理量的统计平均,与宏观系统的定义无异,微观粒子的运动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对介观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凝聚态物理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
2004 Vol. 16 (05): 9-11 [
摘要
] (
2204
) [
HTML
1KB] [
PDF
147KB] (
1961
)
11
简述物质的态
谢让棉
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们所能观测到的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我们身体本身都是物质的。即使肉眼看不到的,甚至现在的仪器也无法观测到的一些东西(如占宇宙90%的暗物质),也逃不脱“物质”的范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物质千奇百怪、种类繁多。而依据形态可将物质简单地划分为6大类,它们依次是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和费米子凝聚态。一、物质的常见三态:固、液、气这三种状态是物质存在的最基本状态,利用分子论很容易解释它们的存在。通常,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2004 Vol. 16 (05): 11-12 [
摘要
] (
2120
) [
HTML
1KB] [
PDF
102KB] (
1448
)
13
乒乓球的物理知识
李启成
比赛中的乒乓球的运动是既包含平动,又包含转动的复合运动。对于平动的运动规律,人们往往容易掌握。但对于转动,初学者常常感到难于驾驭。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其中的力学规律。下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其基本规律进行讨论。一、下旋球运动员如图1(a)击球,乒乓球会产生如图1(b)的运动。既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又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图1当乒乓球遇到竖直墙壁时,它受到一个与墙垂直的正压力N的作用。由于乒乓球与墙的接触点相对于墙向上运动,它还会受到一个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如图1(c)所示。
2004 Vol. 16 (05): 13-14 [
摘要
] (
3233
) [
HTML
1KB] [
PDF
107KB] (
1675
)
14
月球,人类航天的“加速器”
袁跃胜,唐光善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辽阔无垠的宇宙令人神往。航天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带来了传统技术无法达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它的发展也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当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
2004 Vol. 16 (05): 14-15 [
摘要
] (
2961
) [
HTML
1KB] [
PDF
108KB] (
1214
)
16
关于自转
洪贤良
平动和转动是两种基本的运动,不但自然界普遍存在,而且在科学技术中广泛运用。正如北京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编写的《普通物理学》力学部分中所述:“平动和转动也是刚体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实际上,刚体的任何更复杂运动,都可看做是这两种运动简单的或复杂的合成。”可见,转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主要论及转动中的自转,即物体围绕着自转轴旋转的运动。一、微观中的自转上个世纪初,面对微观领域一些新奇的现象,如塞曼效应、反常塞曼效应、精细结构等,1921年,康普顿首先猜想到电子自旋。泡利、乌伦贝克和戈特斯密特、托马斯、费米等人相继对自旋进行了研究。
2004 Vol. 16 (05): 16-16 [
摘要
] (
1898
) [
HTML
1KB] [
PDF
154KB] (
1866
)
17
聚变能和受控核聚变研究简史
江海燕,储德林
一、聚变能———未来人类的理想能源能源、信息和材料作为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口众多,能源需求旺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紧迫。至本世纪中叶,要使我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则需要建立约每年38~45亿吨标准煤、电力装机容量15亿千瓦或者更大些的能源体系。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化石燃料所占份额极大,水力资源有限,其他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只起到重要补充作用。众所周知,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化工原料的浪费以及运输能力的消耗等都不容忽视.
2004 Vol. 16 (05): 17-18 [
摘要
] (
2679
) [
HTML
1KB] [
PDF
112KB] (
1526
)
19
结构电子与大气电场的关系
徐超
结构电子的提出目前物体的带电理论是:当物体失去电子时该物体带有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时该物体带有负电。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对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判断,主要是检测该物体相对环境或参照物的相对电位或相对的带电状态,而不是真地去检测该物体内部质子和电子的数量。这意味着和大地电位相同而被定义为“不带电状态”的物体,其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以PN结中的P型半导体为例,在和大地的电位相同时,P型半导体内部的电子数量多于质子数图1量,这是由于掺杂技术改变了本征半导体原有的物质结构。
2004 Vol. 16 (05): 19-21 [
摘要
] (
2099
) [
HTML
1KB] [
PDF
163KB] (
1355
)
22
弱相互作用和守恒规律
魏安赐
一、弱相互作用遵守的守恒规律像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和强作用一样,弱相互作用遵守能量、动量、角动量、电荷、重子数、轻子数等六个守恒定律和CPT定理。在电荷共轭变换C中,粒子与其共轭反粒子互换,如质子P与反质子P互换。在空间反演变换P中,空间坐标Y变为-Y,原型变为其镜像。在时间反演变换T下,时间坐标t变为-t,过程变为其逆过程。CPT定理揭示:在电荷共轭变换C、空间反演变换P和时间反演变换T联结组合成的CPT复合反演变换下,参与任何相互作用(包括弱相互作用)的粒子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具有洛仑兹变换不变性的运动规律的形式保持不变。
2004 Vol. 16 (05): 22-23 [
摘要
] (
2414
) [
HTML
1KB] [
PDF
215KB] (
2520
)
24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王书鸿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EnergyRecoveringLinacs,简称ERL),是一种新型的、发展中的加速器,它具有直线加速器的优质束流性能,具有接近环型加速器的高效率。已在自由电子激光等方面投入应用,并具有多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一、由来和优势我们知道,高频电子直线加速器是用高频电场加速沿直线轨道运动的电子束的装置。通常,电子束只通过直线加速结构一次,在达到要求的能量后,即离开直线加速器,或直接用于科学实验、医学放疗、材料辐照、自由电子激光驱动等;或注入到环型加速器中继续加速和积累,用于同步辐射光源或高能物理实验等。
2004 Vol. 16 (05): 24-25 [
摘要
] (
2346
) [
HTML
1KB] [
PDF
106KB] (
1296
)
26
高能加速器上的试验束
张良生,李家才
试验束(testbeam)是高能实验物理中具有广泛用途的实验设施,世界各主要高能物理实验室都建有若干条试验束。它一方面用于对高能加速器潜力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是为许多试验研究提供一个实验平台,例如为高能探测器提供作“刻度”用的束流。那么什么是刻度呢?打个比方,做一杆秤,把挂钩、秤杆、秤砣等连到一起成了秤的样子后,还并不能用,必须进一步作刻度:在秤杆上把斤两刻出来,才能知道是几斤几两。高能物理实验要用高能探测器来探测粒子,它不仅要能判别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的是什么粒子,还要能测定粒子的动量等物理量.
2004 Vol. 16 (05): 26-28 [
摘要
] (
1969
) [
HTML
1KB] [
PDF
155KB] (
1263
)
28
超导电性的研究及应用
杨军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茂林-昂尼斯(H.KamerlinghOnnes)在实验中发现将汞冷却到绝对温度4.2K时(-268.98℃,绝对温度零度相当于零下273摄氏度)其电阻突然消失并由此开始了超导研究,昂尼斯称这种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为超导体。昂尼斯也凭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超导体的特性和分类超导体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TC)。目前已经发现的一半的金属元素和成百上千种合金与化合物都是超导体,但是他们的转变温度TC都较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TC也未能突破30K大关,人们把此类超导体称之为常规超导体。
2004 Vol. 16 (05): 28-31 [
摘要
] (
2206
) [
HTML
1KB] [
PDF
194KB] (
2531
)
32
微观世界中的机械
贾育秦,王培霞
微型机械加工或称微型机电系统是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甚至外围接口、通讯电路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其主要特点有:体积小(特征尺寸范围为:1μm~10mm)、重量轻、耗能低、性能稳定,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1.微型机械的概念机械制造的精度及所加工对象的精细程度都已越过微米、亚微米级的区域,正在向纳米、亚纳米级逼近。现代超精密加工(包括微细加工)发展的前锋已经与原子物理学接壤。加工精度的进化,制造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进入物理的微观世界,直接与少量的、甚至单个的分子、原子打交道。
2004 Vol. 16 (05): 32-33 [
摘要
] (
2049
) [
HTML
1KB] [
PDF
113KB] (
1545
)
34
塑料光纤及其应用
王田虎,毛海涛,张锦龙
塑料光纤顾名思义,即构成光纤的纤芯与包层都是塑料材料。与石英光纤相比,塑料光纤(POF)价格便宜、制造简单、接续容易、抗冲击强度高和抗辐射等优点,被认为是将取代金属电缆而成为短距离高速传输媒介的核心。1.塑料光纤的发展历程塑料光纤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传光、照明和传像等,其后在汽车、医疗和工业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成熟的应用和推广,最近在宽带通信领域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早的塑料光纤是美国杜邦公司于1964年开发的以聚甲苯丙烯酸甲酯(PMMA)为纤芯的塑料光纤,其传输损耗大约为1000dB/km。
2004 Vol. 16 (05): 34-36 [
摘要
] (
2135
) [
HTML
1KB] [
PDF
438KB] (
2433
)
36
浅析电流频率对人体电击伤害的影响
李怀伦
触电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虽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按照能量施加的方式的不同,它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吸收局外能量受到的伤害。它主要影响呼吸、心脏和各种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甚至死亡。电击是全身伤害,但一般不在人身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的伤痕。电伤是电流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主要表现为:以电流的热效应为主的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和电灼伤,产生的热量由焦耳楞次定律Q=I2Rt来决定。
2004 Vol. 16 (05): 36-37 [
摘要
] (
3296
) [
HTML
1KB] [
PDF
195KB] (
3560
)
38
激光与美容
张春早,唐震,赵光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工作者一直在不断的尝试,从传统的药物美容发展到如今的激光美容,让人们对美容的前景大为看好,激光美容的快速、安全、高效将引领美容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激光机理激光,英文全名为lightampl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意为“受激辐射光放大”,简称laser。激光是一种颜色很纯,能量高度集中的光,它具有任何常规光源无法比拟的特点。激光在美容领域中的应用正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高功率密度等特性。
2004 Vol. 16 (05): 38-39 [
摘要
] (
1838
) [
HTML
1KB] [
PDF
123KB] (
1481
)
39
计算机成像技术在影视特效中的应用
向群,屈平
计算机成像技术(CGI,ComputerGeneratedImaging)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通常,用户通过三维立体眼镜、显示头盔或传感手套等装备,可以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中实时漫游,并通过视、听、触等直观感知“沉浸”于模拟环境中,好像就在那个世界中一样。计算机成像技术使电影电视特技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电影中虚拟的场景与真实的现实之间已经没有差别。计算机成像技术的发展回顾电影特技的本质,说到底是一种“以假乱真”的艺术。
2004 Vol. 16 (05): 39-41 [
摘要
] (
2606
) [
HTML
1KB] [
PDF
155KB] (
1458
)
42
现代防伪技术中的物理方法
唐义,苏海涛
假冒伪劣商品对当前国际市场的冲击,已成为国际性的一大公害。当前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6%,每年达到1500亿~1800亿美元,这种危害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但当前国内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严重地干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国际市场,已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声誉,破坏了原已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工业形象,同时也干扰了顺畅的出口。据统计,仅1997年在我国被查处和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总价值约达58亿远人民币。
2004 Vol. 16 (05): 42-43 [
摘要
] (
1761
) [
HTML
1KB] [
PDF
112KB] (
1369
)
44
农村中学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
孙功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启动。它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新举措。就《物理新课程标准》而言,是在总结多年来教改经验基础上,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的重大改革。首次定位了中学阶段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的本位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现代物理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物理教育,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2004 Vol. 16 (05): 44-45 [
摘要
] (
1868
) [
HTML
1KB] [
PDF
109KB] (
1022
)
46
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刘晓华,陈东生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兴旺的基石。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消除创新的神秘感,明确物理学本身发展即创新过程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作意向和愿望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
2004 Vol. 16 (05): 46-49 [
摘要
] (
1904
) [
HTML
1KB] [
PDF
193KB] (
1246
)
49
增加思维梯度 降低教学难度
王争
物理对高一新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难学在于思维的要求比其他学科来得要高,高中三册的物理的数学内容呈现先难后易的特点,高一物理的章节教学内容同样呈现先难后易的特点,高一物理的章节教学内容中,第一章《静力学》难度最大,其思维特点是:“要求高、跨度大、难度足”,由于教学难度过大,思维要求过高,在新生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因此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直接影响高中以后三年的学习。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思维梯度、降低教学难度,可有效地避免此类情况出现。
2004 Vol. 16 (05): 49-50 [
摘要
] (
2117
) [
HTML
1KB] [
PDF
108KB] (
1322
)
51
“电势”“电势差”的教学设计
陈学雄
设计思想物理知识与一般的文化知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如能把物理概念整合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就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包含“势”字的词语的讨论,使学生理解“势”的一般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电势概念。类比是人类研究、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学生对重力场中“地势”的概念、水流从“地势”高处流到“地势”低处的现象及重力做功跟始末位置的“地势差”有关的规律有直观的印象。所以从“地势”概念出发,通过类比建立电势概念,是一种易于理解而直观的方法。
2004 Vol. 16 (05): 51-52 [
摘要
] (
1806
) [
HTML
1KB] [
PDF
106KB] (
1380
)
52
物理竞赛中的分布力与微元分析法
严明
物理竞赛辅导对物理特长生的发展很有必要。物理竞赛对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各种物理思维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段从感知到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板块”问题的练习来逐步提炼。本文就分布力与微元法的“板块”问题作一序列分析。物体的个别点受到作用力时,称这种力为点分布力。绳通过与物体联结处对物体施力,当联结处可近似为一个点时,所施力属于点分布力。当物体的某线段上所有点均受到作用力时,称这种力为线分布力,如冰刀若足够薄,刀与冰面接触处可近似为一条线段,其间摩擦力属于线分布力。
2004 Vol. 16 (05): 52-55 [
摘要
] (
1967
) [
HTML
1KB] [
PDF
1827KB] (
1984
)
56
魔术中的平面镜
牛峰,刘伟
平面镜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它所成的像与原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与原物大小相等、左右相反,镀银很好的光洁平面镜几乎能将入射光全部反射,用眼睛是看不见这样的平面镜的,看见的只是镜框或镜子的边缘,以及一切映在镜子里的像———但镜子本身是看不见的。我们看见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的漫反射。看室内平面镜中的场景就像透过窗户看隔壁的房间一样,只是所看到的是本室的情景。魔术表演中的道具里常隐藏着镜子,正是利用镜子本身看不见,看得见的只是镜子里反映的物体这个特性。在许多魔术表演中常巧妙地利用平面镜来产生令观众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2004 Vol. 16 (05): 56-57 [
摘要
] (
1978
) [
HTML
1KB] [
PDF
154KB] (
1344
)
58
应该界定黑洞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
李永兵
有关黑洞的习题在近几年的复习资料中经常出现,通过题中给出的一些有关物理量来估算黑洞的“最大半径”。那么什么是黑洞?一颗内部燃烧尽了的大质量恒星由于自身的引力作用,外壳不断向中心坍塌缩小,最后就会形成致密的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实体微粒,它们的体积趋向于零,而密度几乎是无穷大,由于具有强大的引力,物体只要靠近这个微粒,就会被强大的引力吸入,连光也不能幸免。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信号能够从黑洞的作用范围内传出,人类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对于观测者来说,那就是漆黑一片———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来。既然如此,那么衡量黑洞的大小只能用其作用范围(即“视界”)的“半径”来表示。
2004 Vol. 16 (05): 58-58 [
摘要
] (
2241
) [
HTML
1KB] [
PDF
160KB] (
2361
)
59
物理学革命与社会进步
王骁勇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其中“物理学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产生了对人类有深远意义的知识。它所孕育出的新技术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因此,物理学的每一次革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一、日心说的建立———科学战胜神学古希腊曾创造过灿烂的科学文化,以致“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地心说就是其光辉成就之一。从公元5世纪起,西方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此后,“科学只是教会恭顺的婢女”。
2004 Vol. 16 (05): 59-63 [
摘要
] (
2447
) [
HTML
1KB] [
PDF
388KB] (
1978
)
64
科学天空—颗璀璨的星—贺黄祖洽院士八十华诞
萨本豪,胡华琛,何汉新,苏宗涤
今年10月2日,是黄祖洽院士的八十寿辰,黄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祖国的核事业,在原子核反应堆理论,核武器设计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我们在此祝愿他老人家健康、幸福、长寿!黄祖洽院士如何以其敏捷的思维、孜孜的追求、顽强的毅力、高度的自信和独到的治学精神,由普通的学子成长为一位知名科学家,已有文章介绍;黄祖洽院士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巨大贡献,已有文章给了很高评价。我们都是黄先生的学生,谨以他领导下在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多年研究工作的亲身经历写下此文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祝贺。
2004 Vol. 16 (05): 64-66 [
摘要
] (
2502
) [
HTML
1KB] [
PDF
145KB] (
1675
)
67
德国的铀工程
张跃,汉斯A.贝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原子能的德国科学家们试图利用在铀中制造链式反应产生电能。沃纳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希望这项成就将会对同盟国产生压力,如果德国在战争中失利。为了在天然铀中获得链式反应,需要利用减速剂减慢由于裂变产生的中子。这在当时广为人知。两种减速剂被认为可以利用:碳或重水。德国主要的实验核物理学家沃尔特·博特(WalterBothe)做了决定性的实验并获得结论:碳在石墨结构的形式不能工作。在美国,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论是:石墨不适合于利用。他怀疑问题出在石墨中有杂质。
2004 Vol. 16 (05): 67-68 [
摘要
] (
1947
) [
HTML
1KB] [
PDF
197KB] (
1861
)
68
质疑暴涨宇宙模型
许梅
WMAR的观测结果强有力地支持了暴涨宇宙模型(见本刊2004年第1期张新民同志的文章《反物质和暗能量》)。但今年2月,几个观测小组却对此提出质疑。两个小组用地基射电望远镜测量不同天区的温度时发现:小天区温度的起伏比较大天区温度的起伏为小而对于大得多的天区温度的起伏反而变小了。这不符合暴涨学说的预见:温度的起伏与我们所注视天区的大小无关。在智利阿塔卡马研究宇宙背景成像仪(CosmicBackgroundImager简称CBI)数据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邦德(DickBond)认为上述两个反常现象的结论未考虑到统计的重要性,两者出现的几率均只约为1/20.
2004 Vol. 16 (05): 68-68 [
摘要
] (
1903
) [
HTML
1KB] [
PDF
212KB] (
2020
)
69
对极端条件下物理问题的思考
闫迎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已由对其自然状态下的分析研究,变成在极端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物理现象的极端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条件的顶点,即特定时期实验手段的顶点表现,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越深入需要的实验条件越高、手段越先进,而实验手段是受到当时科技条件限制的;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顶点,即某一时期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顶点,也就是说已有的物理规律是有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的,我们学习的理论是相对真理。极端是某一历史阶段的极端,因此我们应把研究物理现象的极端问题看作一个过程而不应该看作成为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的理想化的顶点。
2004 Vol. 16 (05): 69-71 [
摘要
] (
2010
) [
HTML
1KB] [
PDF
490KB] (
1878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