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现代物理知识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Email Alert
会员登录
友情链接
-----常用链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更多...
2004年 16卷 01期 刊出日期 2004-02-18
论文
论文
3
探测地球内部隐秘的望远镜
奇云
在我们的卫星已经飞向太阳系的时候,我们的钻头却最远只能钻到脚下12公里的深处。这便是“上天有路,入地无门”的现实。为了探测地球内部的隐秘,科学家们要给地球深深地钻上几个窟窿,向地球内部发起了挑战!美国科学家要把探测器送到地心由于时下非典流行,影院的生意相当冷清。但也有票房不差的,庄·阿米尔执导的好莱坞科幻片《地心浩劫》(TheCore)公映以来,就吸引到不少戴口罩的观众,成为近日卖座榜首片。地球物理学家乔什·凯斯博士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从而拉开了这部影片的序幕。
2004 Vol. 16 (01): 3-5 [
摘要
] (
1805
) [
HTML
1KB] [
PDF
140KB] (
1906
)
6
畅通无阻的流动——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江向东,黄艳华
支配微观世界的量子物理学具有在我们普通的宏观世界一般不会出现的广泛而引人注目的效应。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量子现象却是可见的。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所奖励的工作就涉及到这样两种情况:即超导电性和超流性。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AlexeiAbrikosov,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1928年生于前苏联的莫斯科,现年76岁。1951年在莫斯科的物理问题研究所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伊利诺斯州阿贡国家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和维塔利·金茨堡(VitalyGinzburg,俄罗斯人。1916年生于前苏联的莫斯科,现年88岁。
2004 Vol. 16 (01): 6-9 [
摘要
] (
1852
) [
HTML
1KB] [
PDF
558KB] (
2044
)
10
生命与熵
廖耀发,廖彬,吕桦
熵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100多年前(1854年)就已有人提到了它;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了许许多多的科技领域及日常生活之中。本文不拟介绍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而只想就熵对生命科学中某些方面的影响作些初浅的说明。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生命是个开放系统。根据开放系统的热力学理论可以算出,其熵变ΔS=ΔQT-μjΔeNjT-μjΔiNjT(1)式中,ΔQ代表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总热量,ΔeNj代表生命系统与外界所交换的第j种组元物质的摩尔数.
2004 Vol. 16 (01): 10-11 [
摘要
] (
2162
) [
HTML
1KB] [
PDF
208KB] (
1797
)
12
漫谈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刘明
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其最小的组成单元是什么,这些“单元”或“微粒”具有什么特点,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权就曾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人们在不断地“切割木棍”的过程中逐渐进入了微观领域,并用在上世纪建立起来的、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量子力学来反映微观粒子特有的运动规律。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具创新性的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是一件既让人着迷又略感困惑的事情。
2004 Vol. 16 (01): 12-13 [
摘要
] (
3742
) [
HTML
1KB] [
PDF
409KB] (
1951
)
14
公共汽车内的力学
刘大为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中学老师举出的例子,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会使得站在车内的乘客向前倾倒。由此说明了任何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不变的性质即具有惯性。在公共汽车中,只要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其他力学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深刻反映出力学原理。1.在后面“大块头”坐得稳某单位的班车在等待人们乘车,当车上上来几个“大块头”时,人们往往会开个玩笑:“到后面压车去,你们坐到后面,车稳当!”事实上,这些“大块头”未必真的坐到了后面,大家只是一笑了之。车开动了,当车通过凸凹不平的路面时,车厢后面坐的体重轻的人被颠得离开了坐位,这时,大家又哄笑起来:“你们不行吧!
2004 Vol. 16 (01): 14-15 [
摘要
] (
1843
) [
HTML
1KB] [
PDF
98KB] (
1363
)
15
生物磁现象和磁效应及其应用
付梅
1.磁性和磁现象的普遍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磁性,现代科学技术完全证实了这个科学论断;只不过不同物质的磁性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物质磁性强,有的物质磁性弱。物质的磁性将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因此又可以进一步论断,任何空间都存在着磁场,只不过有的地方磁场强,有的地方磁场弱。这表明磁性和磁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极其丰富的内涵。正因为如此,磁性和磁现象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人类已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磁现象和磁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高能加速器、粒子检测器、高温等离子装置、热核聚变研究、磁共振成像以及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光通讯都离不开磁技术和磁性材料
2004 Vol. 16 (01): 15-16 [
摘要
] (
2368
) [
HTML
1KB] [
PDF
294KB] (
2211
)
17
物理污染
孙家军,尹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人身的健康。机器振动要发出声波,电器设备要发射电磁波,各种热源释放着热。诸如此类的物理运动充满着空间,包围着人群,构成了人类的物理环境,一旦这些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忍耐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电磁污染电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随着电子、电器设备的迅速发展,功率越来越高,他们发出的电子辐射越来越强,过量的电辐射可导致人体内白血球总数上升。
2004 Vol. 16 (01): 17-17 [
摘要
] (
2212
) [
HTML
1KB] [
PDF
65KB] (
1524
)
18
基本物理常数与物理学史
杨建平,李兴鳌
基本物理常数的确立及精密测定与物理学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物理常数总是伴随着物理学基本定律的发现而确立的;而这些常数的测定既是对物理规律的有力验证,又使应用物理公式作许多数值计算成为可能。物理学的新成果常为提高物理常数的精度提供条件。而高精度的测量又可能为新的科学发现准备好基础。精密测定的基本物理常数又可作为单位制和计量单位的基准。因此,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密测量就成了现代物理学与计量学的结合点。1.基本物理常数与物理规律基本物理常数是指自然界中的一些普遍适用的常数。它们不随时间、地点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2004 Vol. 16 (01): 18-19 [
摘要
] (
2447
) [
HTML
1KB] [
PDF
367KB] (
2568
)
20
物体做漂流运动的速度特征
王福谦
关于河水中物体的漂流速度,人们通常认为是和水的流速相等,这一观点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物理教材中。其实,物体的漂流速度并不等于河水的流速。在河水平面倾斜(实际情形大多如此)的河流中,物体的漂流速度不但与河水平面的倾角及河水和流速有关,而且还由物体的质量、形状等因素决定。准确地分析物体做漂流运动的速度特征,要用到较多的流体力学知识。本文将在引用流体力学的一些结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近似地进行讨论,虽然这种分析过程显得粗糙了一些,但由于一些近似和简化处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故所得结论能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做漂流运动的速度特征。
2004 Vol. 16 (01): 20-22 [
摘要
] (
2579
) [
HTML
1KB] [
PDF
453KB] (
2056
)
23
反物质和暗能量
张新民
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和物质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描述微观世界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描述宇观世界的大爆炸宇宙学标准模型。粒子宇宙学将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粒子物理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研究早期宇宙这一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规律,探讨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近代宇宙学研究表明,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暴涨(Inflation)阶段。基于粒子物理的标量场理论,暴涨宇宙学不仅为经典大爆炸宇宙模型中的初始条件和疑难给予了答案,而且提供了一个描述宇宙大尺度结构成因的合理理论,并为近年观测所支持。
2004 Vol. 16 (01): 23-25 [
摘要
] (
2053
) [
HTML
1KB] [
PDF
157KB] (
1847
)
26
浅谈分形
周胜
复杂的生命现象,暄闹的都市生活,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坑坑洼洼的地面等等,都表现出了客观世界极为丰富的现象。但基于古典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各门自然科学总是把研究对象想象成一个个规则的形体,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实际上却是不规则和支离破碎的,与欧几里得几何图形相比,拥有完全不同层次的复杂性。分形几何则提供了一种描述这种不规则复杂现象中的秩序和结构的新方法。通俗地说,分形几何就是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
2004 Vol. 16 (01): 26-28 [
摘要
] (
1720
) [
HTML
1KB] [
PDF
168KB] (
1337
)
29
引力波和引力透镜
李远略
引力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客观属性。大科学家牛顿以精确的数字形式表达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人类对引力认识的第一座里程碑。后来,牛顿引力理论对解释一些天体物理问题却遇到了困难。爱因斯坦于1916年提出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其中预言宇宙中存在着“引力波”。引力波即引力的波动,它与引力的强弱变化有关。引力波可由加速运行的物质产生,其传播速度应等于光速。在理论上,任何运动的物质都会产生引力波。比如,如果你把一只台球悬挂起来,使它像打秋千似的荡来荡去,当它荡到比较靠近你时,其引力作用比离你较远时更为大些,就形成引力波。换句话说,球的摆动,使它的引力发生一种像波那样起伏的变化。
2004 Vol. 16 (01): 29-30 [
摘要
] (
2430
) [
HTML
1KB] [
PDF
205KB] (
2023
)
30
NASA将按新方式观测地球表面
周道其
美国宇航局(NASA)已为研制新一代遥感地球传感器的9项新研究计划拨款,拨款是在NASA目标计划IIP(InstrumentIncubatorProgram)范围内完成,最近3年进行的科研总经费为2200万美元,这9项计划是从入围NASA审查的28项提案中挑选出来的。利用新型传感器将有可能对像监测沿海地区这样的重点区域进行研究,并能研究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表板块的相对位移,测定冰雪覆盖层厚度,分析工业污染引起的作用过程,以及研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004 Vol. 16 (01): 30-30 [
摘要
] (
1783
) [
HTML
1KB] [
PDF
64KB] (
1415
)
31
熵污染与绿色制造
王培霞,贾育秦
人类本来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许多天然的或人造的复杂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单元构成的,如生命系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人类社会、消费市场以及制造系统等。在如何组织、运行和优化这类由大量单元所构成的系统上,存在着自然造化与人工经营两种模式。当人类进化到工业经济时代以后,却用一个人造的“文明”将自己包围起来,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远离自然,甚至处在与自然为敌的地位。工业经济的行为模式是对于自然过程的人为的、强制性的干预。这种典型的“机械的模式”把企业组织得像一架机器,而每个工作人员都像一台机器中的零件,在那里机械地运转。
2004 Vol. 16 (01): 31-32 [
摘要
] (
1865
) [
HTML
1KB] [
PDF
198KB] (
2036
)
32
浅议IP电话
刘勍,铁云霞
IP电话是国际互联网电话(Internetphone)的简称,又称为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基于IP协议的语音通信),是一种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将语音信息转换和传送的新型通信方式,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语音通信技术新的综合集成应用成果。一、IP电话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提出了将计算机(computer)、电话(telephone)通过某些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体的技术,使语音和数据融为一体,并在一个终端上得以实现,但是当时由于技术上还不成熟,在实验及实际应用中未能成功。
2004 Vol. 16 (01): 32-34 [
摘要
] (
1805
) [
HTML
1KB] [
PDF
152KB] (
1128
)
35
主动电磁装甲控制系统
朱建方,孙忠胜,杨建华,王莹
主战坦克仍将是21世纪陆军作战中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随着智能化反坦克弹药的不断发展和未来电炮在战场上的应用,装甲车辆在战场上受到的威胁日趋严重。根据对当前局势及装甲防护技术背景的分析,世界下一代坦克将在激烈抗争的严峻态势下寻求新的发展,单从装甲的材料、结构等方面提高抗弹能力,虽可使坦克的抗破甲能力增强,但是再好的装甲也抵挡不住某些先进武器的攻击。电磁装甲是一种依靠储存的电磁能使来袭射弹失去或降低其侵彻能力,或者通过主动拦截而达到保护战斗车辆目的的防护装置。电磁装甲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
2004 Vol. 16 (01): 35-36 [
摘要
] (
3708
) [
HTML
1KB] [
PDF
117KB] (
1516
)
37
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段改丽,李爱玲,李军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是物理学中流体动力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学科技术的交叉应用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利用隐身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武器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在现代军事侦察中,往往是多种技术侦察手段并用,因此在反侦察的隐身技术中也要针锋相对地同时采用多种隐身方法。一、隐身技术的分类隐身技术按其物理学基础可分为无源隐身技术和有源隐身技术两类。所谓无源隐身技术,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根据波的反射和吸收规律,在目标上采用吸波材料和透波材料,以吸收或减弱对方侦察系统的回波能量.
2004 Vol. 16 (01): 37-38 [
摘要
] (
5390
) [
HTML
1KB] [
PDF
187KB] (
2248
)
38
热波成像技术及应用
王保成,张欣卉,方延平,唐卫红
热波成像技术是人们根据热波形成的机理,并与现代扫描电镜实验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显微成像技术。该技术对物质表面和亚表面缺陷进行非破坏性无损检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一、热波成像技术的物理过程热波成像技术按其检测信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气体传声器光声检测系统,第二类为压电光(电子)声检测系统。气体传声器光声检测系统使用得最早,也最为普遍。在这里,用于热波成像的光源是经过聚焦的激光束,当强度受到调制、且经过聚焦的一束激光通过透明窗口照射在密闭空腔内的试样上时,试样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变为热能,热能以热波的形式出现,从样品内部传播到样品的表面上.
2004 Vol. 16 (01): 38-39 [
摘要
] (
1962
) [
HTML
1KB] [
PDF
759KB] (
1870
)
40
物性型湿度传感器的物理性能及其应用
王志刚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湿度的监测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国防、科研及人民生活等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湿度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对湿度进行控制则更不易实现。这样,人们熟知的毛发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等已不能满足现代要求的实际需要,为此,人们研制了各种湿度传感器。其中物性型湿度传感器以其测量范围宽,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等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仅就这一类型传感器的感湿原理及应用领域作简要介绍。
2004 Vol. 16 (01): 40-41 [
摘要
] (
1716
) [
HTML
1KB] [
PDF
117KB] (
2120
)
41
塞贝克效应与温差发电
许志建,徐行
将两种半导体的一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处于高温状态(热端),而另一端开路且处于低温状态(冷端),则在冷端(T1)存在开路电压ΔV,这个效应称塞贝克效应。如图1所示。塞贝克电压ΔV与热冷两端的温度差ΔT成正比,即ΔV=αSΔT=αSΔ(T2-T1)(1)图1塞贝克效应其中αS称为塞贝克系数,其单位是V/K或μV/K。塞贝克系数由材料本身的电子能带结构决定的。
2004 Vol. 16 (01): 41-42 [
摘要
] (
3817
) [
HTML
1KB] [
PDF
294KB] (
3269
)
43
X射线照相术中的物理学
刘东华,孙朝晖
通过人体的X射线,投射在荧光屏上称为X射线透视术;通过人体的X射线,投射到胶片上称为X射线照相术。这两项技术操作简便,造价低廉,能看到人体内骨折的程度,肺结核的病灶,体内肿瘤的大小、位置,因此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胶片的颗粒细,所以X射线照相可以发现较小的病灶,且胶片可在日光下读片。因此X射线照相比X射线透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X射线照相中为什么球管离人远,而胶片离人很近?这是本影和半影的问题。光源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下面我们来看点光源与线光源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2004 Vol. 16 (01): 43-44 [
摘要
] (
2018
) [
HTML
1KB] [
PDF
112KB] (
1320
)
44
熵教学过程中之难点析疑
高书霞
在“熵及熵增加原理”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较难理解“将卡诺循环结果推广到任意可逆循环”,经过反复交流,我认为出现困难的焦点在于对推导过程中的做功问题理解不透,而该方面问题的解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均未见报道或载录。现行各版本教材及教参中,对熵概念引入的表述基本相似,现载录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中之一段为例:“如图1所示是任意的可逆过程。考虑其中的任意过程PQ(P、Q两点实际上可取得很近,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才把图线夸大),通过P、Q两点做两条绝热线RS和TU,然后在PQ间通过O点画一条等温线VW,使三角形PVO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WQ图1的面积。
2004 Vol. 16 (01): 44-45 [
摘要
] (
1816
) [
HTML
1KB] [
PDF
332KB] (
1729
)
46
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
高剑森
在当前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形势下,不少物理教师提出并努力实践着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实验,这无疑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创新教育改革的需要。但从另一个侧面却反映了许多物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演示实验,将演示实验教学与创新教育相对立,认为演示实验的主体是教师,演示实验只能起到激发兴趣、看看现象、调节课堂气氛等作用,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2004 Vol. 16 (01): 46-48 [
摘要
] (
1797
) [
HTML
1KB] [
PDF
254KB] (
1840
)
48
几种测量光速的方法
赵旭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的基本常数,说明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是正确的。准确测定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特别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引出了群速的概念,它在现代量子物理学中也很重要。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与频率、光源和观测者的运动无关,是一切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速度,它为建立狭义相对论奠定了一定基础。光速的测定是光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课题。最早进行光速测量的实验,是由伽利略于1607年提出并实施的。他的实验没有获得任何结果而失败了,但实验表明:如果光速是有限的,那么其速度是非常之大的。
2004 Vol. 16 (01): 48-49,4 [
摘要
] (
2489
) [
HTML
1KB] [
PDF
470KB] (
4872
)
50
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开发设计性实验
李灵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世界正在发生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能否在创新机制的引导下,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工科院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性环节,是创新型人才生长的前进基地,而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则在这一培训链条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要真正担负起创新型人才的前期培养任务,就必须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带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2004 Vol. 16 (01): 50-52 [
摘要
] (
1688
) [
HTML
1KB] [
PDF
373KB] (
1545
)
52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张大华,董庆祥
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教书育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曾深情地勉励广大教师:“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还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我们稍微注意就会发现,物理中的许多知识都为育人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2004 Vol. 16 (01): 52-53 [
摘要
] (
1741
) [
HTML
1KB] [
PDF
299KB] (
1763
)
54
指导学生“研制水火箭”的做法
康良溪
高一年级物理新教材“课题研究”部分引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话:“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研制水火箭”是高一物理课后研究课题示例之一。该课题研制取材容易,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均可进行。有关研究性学习,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已是很明确了,为了贯彻落实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能力精神,本文拟谈指导学生“研制水火箭”的做法。
2004 Vol. 16 (01): 54-57 [
摘要
] (
2134
) [
HTML
1KB] [
PDF
509KB] (
2391
)
57
现代物理知识学习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
沈亦红
国际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质量的人才,国民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在21世纪能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进行良性发展的关键。所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国家。他们竞相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一致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重视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途径很多,如物理学史的学习、物理实验等等,这方面的文章也出了不少。而近代物理学在对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关注的人目前还较少。作者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效地讲授现代物理知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
2004 Vol. 16 (01): 57-57 [
摘要
] (
1713
) [
HTML
1KB] [
PDF
113KB] (
1237
)
59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学知识
张勇,龚忠清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并结合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搜集了数个例子,作了粗浅的定性分析,仅供参考。1.竞走运动员的动作特点为什么竞走运动员在快速竞走中总是不断地左右摇摆臀部呢?我们用力学知识可作大略的解释。竞赛规则要求运动员竞走的任何时刻至少有一只脚不离地,因此在竞走过程中运动员的质心运动轨迹为波浪线。每一步开始时质心最低双脚着地,后脚(如右脚)用力登地而离地,当质心升高到最高处两脚基本前后持平.
2004 Vol. 16 (01): 59-60 [
摘要
] (
3402
) [
HTML
1KB] [
PDF
211KB] (
2412
)
60
闪电在农业中的作用
郭延生
1.闪电的形成闪电是带电雷雨云的强电场引起的一种大气击穿的放电现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雷雨云的起电及其放电机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解释是:在天空阴霾或暴雨将临的夏天,随着地面水分的加速蒸发,空气中的水汽不断冷却凝结成水滴,这些水滴在天空中形成大块云团;同时,水分蒸发形成气流,在气流快速上升的过程中,气体分子之间、云粒子之间、气体分子与云粒子之间的摩擦以及相互之间的频繁碰撞使云团内聚积起大量的正负电荷。通常雷雨云中的电荷是这样分布的:大量正电荷聚集在云层上部,大量负电荷聚集在云层中下部,少量正电荷分布在云层最底部。
2004 Vol. 16 (01): 60-60 [
摘要
] (
1742
) [
HTML
1KB] [
PDF
105KB] (
1686
)
61
勒纳德与斯塔克
程民治
在物理学精英之林中,勒纳德(PhilippE.A.Lenard,1862~1947)和斯塔克(JohannesStark,1874~1957)属于极少数非常特别的人物。他们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科学经历,才华出众,硕果累累,分别摘取了崇高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但是后半生由于私欲急剧膨胀,最终使他们沦落为不可饶恕的历史罪人,成了科学界的败类,几乎完全乏善可陈。以至于许多史家学者往往由于厌恶,在著述中根本不愿提到他们。为了使科学界能够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使警钟长鸣,笔者特拟就勒纳德和斯塔克的科学业绩尤其是他们的后半生追随纳粹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要的介绍。
2004 Vol. 16 (01): 61-61 [
摘要
] (
1838
) [
HTML
1KB] [
PDF
202KB] (
1660
)
65
时空理论的演化历程
吴长龙,俞晓明
关于空间与时间的理论,从古至今有许多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为其倾注许多的心智和汗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可称为古代的探索时期中国古代的庄子就对宇宙有一个自己的看法:“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实”是指有形体的物质实在,而每一物质实在都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外形,占有一定的空间;“无乎处”,即没有穷处,没有界限。因此,庄子所谓“宇”是指广阔无边的空间实在。“有长”是指时间而言,时间只讲长度,即古今前后,它没有上下左右;“无本剽者”,即无始又无终。因此,庄子之谓“宙”是指无始无终的古往今来。
2004 Vol. 16 (01): 65-66 [
摘要
] (
1729
) [
HTML
1KB] [
PDF
107KB] (
1704
)
67
以人名命名的化学元素
姜广智,关咏梅
化学元素的命名按其来源可分为:化学史前名称、天体名称、由神话和迷信命名、由矿物命名、以颜色命名、以除颜色以外的性质命名、以发现者的籍贯或工作地命名、合成名、以人名命名以及以数目词头命名。本文就以人名命名的元素、发现过程、命名过程及被命名的科学家情况等作以介绍。以人名命名的元素一览表序号中文名拉丁名符号纪念的科学家62钐SamariomSm卡马尔斯基(Samarchu)64钆GadoliniumGd加多林(J.Gadolin)96锔CuriumCm居里夫妇(Curium)99锿EinsteiniumEs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00镄FermiumFm费米(Enr
2004 Vol. 16 (01): 67-69 [
摘要
] (
4765
) [
HTML
1KB] [
PDF
1061KB] (
2057
)
69
寻找宇宙原初物质
许梅
叶云秀在《最大和最小的和谐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一文(《现代物理知识》1994年第4期26页)中写道:“如果能产生出大爆炸后约10-6秒之内的物质态,并研究它的性质、它的状态方程、它的演化过程……,那就可能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佐证,也可以说我们回到了差不多1.5×10
10
年以前。”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在全世界一些粒子加速器上工作的小组你追我赶地试图重建宇宙的原初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自由漂浮的夸克和电子)的汤。在日内瓦欧洲粒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们曾主张用铅离子互相轰击发现这种等离子体的痕迹,但不少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实验也未进行下去。
2004 Vol. 16 (01): 69-69 [
摘要
] (
2082
) [
HTML
1KB] [
PDF
63KB] (
1365
)
70
他又送来一首诗
王直华
10月7日上午,江向东打来电话问道:“李启斌先生故去了,你知道吗?”我惊讶、语塞:“8月底我们还通过电话呢,怎么……”旋即打电话给先生夫人,得知李先生于2003年9月23日晚上7时17分逝世。大家都很沉痛。一位科学家去了,一位文化人去了。他走得太早。他有许多事情可做,他有许多事情能做,他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苍天给他的时间太少。他沉稳而温和,一看就是个科学家。但是,我知道,他爱好文学,喜欢写作。3年前,他,一个年过花甲的人,对我说:“现在才知道怎样写文章”。我当即感到,他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2004 Vol. 16 (01): 70-70 [
摘要
] (
1829
) [
HTML
1KB] [
PDF
63KB] (
1143
)
71
不需要燃料的激光动力飞机
周道其
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专家研制出一种全新原理的飞行器,其主要特点是舱内没有燃料。正如SpaceRefInteractive网站所报道,研究小组演示了这种飞机原型,利用地面上的激光辐射驱动它飞行。激光对准飞机模型上的专门光电池板,光电池产生足够的动力使螺旋桨旋转,研制人员证实,这种飞机可以在空中飞行无限长时间。专家们将这项发明称之为飞机制造业的一项革命。该飞机模型的重量只有300克多一点,其翼展不超过1.5米,但是科学家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们能成功建造出能找到实际应用的基础样机。
2004 Vol. 16 (01): 71-71 [
摘要
] (
1990
) [
HTML
1KB] [
PDF
155KB] (
1652
)
71
宇宙具有十二面体形状
周道其
在从观测宇宙微波背景的Wilkinson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获得的数据基础上,美国数学家计算出,宇宙多半最终会具有十二面体形状。进行的是反证法: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则在微波背景上应观察到任何大小的波,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Wilkinson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确实一次也没有观测到巨大的波。根据以杰弗里·威克斯(JeffreyWeeks)博士为首的数学家小组的计算,在宇宙微波背景上的波看上去完全像从规则几何形状十二面体内部看到的一样。其实,其他专家也证实,在其他几何形状内部也能产生类似的波结构。
2004 Vol. 16 (01): 71-71 [
摘要
] (
1880
) [
HTML
1KB] [
PDF
59KB] (
1524
)
71
日本科学家获取超密实物质态
周道其
2003年10月19日日本一研究小组声称,他们成功地在实验室再现超密实物质态,它可以与中子星内部物质状态相比拟:其密度超过水密度1015倍(即1000万亿倍)。这是一项巨大成果,可以期待在理解中子星内部发生的作用过程方面做出最重要的贡献。众所周知,关于中子星原先只是建立了理论上的推测而已。中子星由于巨大恒星体坍缩而被“封装”,最初其大小超过我们太阳1.5倍,但是最后被压缩成直径仅为20千米的球形,中子星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此外,科学家还获得了有关质子和中子结构的新知识。
2004 Vol. 16 (01): 71-71 [
摘要
] (
1605
) [
HTML
1KB] [
PDF
59KB] (
1533
)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编辑部公告
2018年全国物理科普大会通知
更多...
物理科普信息
更多...
现代物理知识
版权所有 © 2007 《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
通讯地址: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100049)
电话:010-88236284 传真:010-88236766 E-mail:
mp@mail.ihep.ac.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